王卫 谜一样的顺丰创始人
2012-09-22谭超
谭超
在中国快递行业,顺丰速运近年来无疑让人侧目。“自2011年10月8日起,对部分线路快件价格进行小幅调整,平均调幅2%~4%。”作为快递行业“巨头”,顺丰领涨再次将其推到了舆论潮头。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个能够叫板EMS的民营企业,人们对其的了解近似于零,甚至连其掌舵人是谁也鲜有人知——
低调的王卫,低调的顺丰
如果没有王卫,不会有今天的顺丰。
1993年3月,作为第一代“水客”,背着装满合同、信函、样品和报关资料的大包往返于香港和顺德几年后,22岁的王卫在广东顺德创立了顺丰速运。当时,这家公司算上王卫也只有6个人。
经过18年的发展,截至2010年,顺丰的销售额已超过100亿人民币,年平均增长率40%,员工11万多人。据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在广东市场,顺丰已经超越EMS,成为快递行业的龙头老大;在国内其他城市,顺丰的市场份额也飙升至19%,成为最大民营快递企业,离第一名的EMS仅有一步之遥。
然而,顺丰作为中国快递业里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人们对它了解得太少了,这家公司既不打广告,对外也异常低调。身为掌管百亿“快递王国”的顺丰董事长王卫,则比顺丰本身还要含蓄得多——此前从未正面接受过任何媒体专访,网上也极难找其照片;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出版7年来,也从未出现过这位掌门人的面孔。
顺丰一直是中国物流界的一个谜,核心在于创始人王卫自己也是一个谜。“即使王卫18年绝缘媒体,也并不妨碍顺丰成为中国快递业的独孤求败。”一位同行调侃道。
他是一个谦逊、谨慎基至有些悲观主义,且掺杂着一定程度自我为中心主义的人。
王卫的“谦逊”,相关主管部门的官员应深有体会。行业主管部门通知开会探讨行业问题,没有谁比他更有资格充当“布道者”,但王卫常常以自己不善言辞为由派副手出席。2011年王卫破天荒接受了《人民日报》专访,但谈及最多的仍旧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
“谨慎”过关
王卫的“谨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物流业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在2009年遭遇历史性低谷,加之在华跨国公司的价格战打压,国内很多公司亏损、倒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要中国快递业还有幸存者,顺丰一定身在其中;只要顺丰还活着,中国民营快递业就不会全军覆没——唯独王卫不这样认为。在2008年年底的一次名为《用生命捍卫价值观》的内部讲话中,王卫显得颇为悲壮。他说:“3年后,顺丰是不是能成为中国民族快递业的骄傲,我们能不能打赢这场与国外对手的保卫战,也许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要让大家看到的是:在中国的速递行业中,曾经有这样一批人……曾经有一家叫顺丰的民营企业,能从心底让对手感到可怕更可敬!人可以输,但不能输掉尊严!死随时都可以,但要死得有价值!——战死,好过做俘虏。”
一位业内人士说,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里,不乏嘴上喊坚持民族品牌,一看到国外巨头的收购支票就心软的主儿,“唯一一个坚持从来不卖身,对任何收购企图一律严词拒绝的,只有顺丰”。他说,如果肯卖顺丰,过去行业内所有的并购案,甚至都不会发生,因为无论UPS快递还是联邦快递抑或海航都明白,没有哪个企业比顺丰更有收购价值。也正因此,王卫的悲壮有其道理——别人做不下去尚可被收购,但顺丰不行,要么生,要么死。
但是,如果你真的被王卫煽情的演讲所感动,以为顺丰大厦将倾,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担心自己明天会死掉的企业会在今天买飞机吗?要知道,飞机这玩意儿刚买来时,只花钱不挣钱,而且此状况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对完全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至今的顺丰,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那无疑是雪上加霜。
2009年年底,民航总局发布了一条不起眼的公告,宣布顺丰航空正式获准运营。顺丰申请建立航空公司并一次性购买两架属于自己的飞机,正是在王卫发表“末日演讲”之后不久——这也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飞机。
耐人寻味的是王卫后来的反应。2010年,顺丰的一位高管透露,经济形势一好转,王卫就连连叫“后悔”,说自己保守,早知道危机这么快过去,飞机当时那么便宜,应该一口气多买它几架。
专注的强者
王卫的保守也好、低调也罢,不过是一家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本能反应。业内一直有传言说,早年面对邮政部门的罚款,王卫从来都是眼都不眨,罚多少交多少,并一再“教育”底下人要对有关部门“感恩”。另一位曾经和王卫同桌吃过饭的人说,王卫根本不是什么“不善言辞”,性格也很开朗。低调的原因,一是怕树大招风,二是“和物流行业无关的事,从来不关心”——包括媒体,这也是王卫几乎从不接受采访的原因。“王卫认为和媒体交流不会对业务有什么帮助,他个人也不想靠媒体出名。”
即使在同行眼中,王卫也不好接触,有位同行经深圳市政府领导联系,见到了王卫,双方见面无言。“可能他觉得和我没什么好说的,他也不会因为领导在就教我两招,我的公司也没有什么让他感兴趣的。”
王卫还热衷公益事业,只是从来不肯出镜,个人捐款多算在公司名下。“王卫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对员工很尊敬,第二是理想主义,第三是有社会责任感和一种关注弱者的情怀。”一位被王卫挖到顺丰的高管说。
申通的老板陈德军曾直言,不懂得王卫为什么要这么累,财富对王卫来说早已不是问题。对于有媒体称顺丰2010年营收为120亿元,这位知情人士一笑:“太小瞧顺丰了,只多不少!”
一位顺丰的供应商说:“顺丰一定会成为中国的联邦快递(FedEx)。这是不可避免的,你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它10年之内也许会买100架飞机,全国八成以上的机场周围将来都会有顺丰的地。光这两样,已经没有第二家能跟它比了。”
王卫曾说,同样画画,有人一辈子为画匠,有人却是画家,显然,他希望自己是后者。在谈及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时,王卫直言缺乏战略眼光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短板。这个只关心“物流”,“物流以外的事情都不关心”的人,对物流有着宗教徒般的忠诚和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即使强大如马云,也难以撼动他的原因。王卫以及顺丰对于电子商务大潮的冷静与隔岸观火,也因此可以理解——顺丰终究是要做一家真正的物流企业,而不是谁的附属品。
对话王卫
谈低调: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
问:这是您第一次接受媒体专访?
王卫:是的,这是我第一次直接面对媒体。 我习惯了享受低调的生活,做一个平常的老百姓、一个凡人很舒服,没有威胁。
问:这就是您保持低调作风的原因吗?
王卫:我认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只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而已。所以我认为,个人事业上的一些成绩不值得渲染。低调一点对于管理企业也有好处,没有员工认得出你来,你才可以深入到基层去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谈融资:上市会让企业变得浮躁
问:有没有让顺丰上市融资的打算?
王卫:我认为,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我是想做成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实现我的价值和理想。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就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问:您认为上市会对顺丰的发展不利吗?
王卫:是的,做企业应该踏踏实实的,真正想做好企业,不一定要上市,要做基业长青的企业,就要有远大的规划,要为未来进行大胆的投入、大量的投入。成为上市公司后,你的每一笔投入,都要向股民交代。这个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没有办法保证对未来的战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证我不会失败,这也违背了我做企业的精神。
同时,在国内快递行业面临着国际上四大快递巨头的竞争,一旦上市的话,就要信息披露,企业就要变得透明,这样将不利于我们制订战略性的计划,作为一家正在快速成长的企业,更加有必要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可以说,顺丰在短期内不可能上市,未来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圈钱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