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情过滤器”与“只爱同类人”

2012-09-22赵格羽

幸福·悦读 2012年5期
关键词:安澜替代品爱情观

赵格羽

那天和好友聊天,她特苦恼地跟我说:“我发现我自己无法逃离一个怪圈,谈了三段恋爱,男友全都是一米八以上的理想主义者,都是属于精神发达但执行力差的男人,每次为男友执行力差而纠结的时候,我就发誓下次再也不要这样的男友了。可是,下次选择的竟然还是这一类型。”

其实,只爱同一类人是普遍现象。生活中,我们往往被一类人吸引,我们感兴趣的圈子,常常是同一类型的。于是,我们下意识地排除了其他类型,就好像有爱情过滤器,把其他类型过滤掉了。

这种恋爱现象跟一个人的审美密切相关。比如张艺谋喜欢瓜子脸的女人,所以他的电影女主角大都如此,巩俐、章子怡、董洁的眉眼之间都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章子怡刚出道时,就顶着“小巩俐”的名号。

于是便有了“某某是我的菜”这样的话,所谓的“菜”,也就是说喜欢的类型。推及开来,有的男人喜欢白皮肤的女人,有的男人喜欢长腿女人,有的男人喜欢大龄女人,有的男人喜欢小萝莉……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会爱上哪一类人,需要归结到自己接触的第一个异性。那就是我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一次和安澜夫妇的聊天让我很有收获。作为心理咨询师,安澜夫妇非常看重父母和童年经历对人的婚姻观和爱情观的影响,在他们眼里,婚姻是一种“移情式关系”。

那么,我们能打破这个怪圈吗?

能!但很困难。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感情过滤器。心理学上,感情过滤器是指一个人最深的情感积淀,跟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很隐秘,它往往是人的无意识或认知偏差导致的。感情过滤器是比较学术的称谓,通俗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感情惯性,是我们对某种类型的人产生的依赖,甚至是条件反射。

人的“情感冰山”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水面上的是情感中的意识部分,在“理性——逻辑”思维层面运行;水面下的是情感中的潜意识部分,在“感性——直觉”层面上运行。当爱情来临时,很少有人能够理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过滤器,它会跟随一个人一辈子,很难改变,而且也是一见钟情的基础。

正是这种感情惯性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爱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这也就不奇怪情感替代品的存在了。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后来爱上的人都和初恋有或多或少的类似,让朋友惊呼简直是“某某的翻版”。经常听到人说:“她很像我的初恋女友!”实际上,他爱的还是初恋女友,后来的大都是替代品。这是残忍的事实,是“移情式关系”的延续!

初恋时,我们对世界、对感情都是懵懂的,那时候是探索阶段,所以恋爱对象会没有规律。但到了一定年龄后,通常30岁后,感情的模式趋于稳定。当一个人的爱情观固定下来之后,他的爱会显得比较可靠。因为这时候的爱情观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性格的综合产物,能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出这个人的好恶。

所以,“替代品”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必觉得自卑甚至苦恼,也不用在为对方爱我还是爱前任的问题上纠结。

摘自《新快报》

猜你喜欢

安澜替代品爱情观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加快黄河生态立法 守护“母亲河”健康安澜
集环保、长效、多效、无害等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化肥替代品——微生物肥料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燕麦糊精脂肪替代品在低脂奶油中的应用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美国开发医用PVC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