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美元打败2万亿
2012-09-22罗小四
罗小四
美国银行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马萨诸塞州银行,它拥有资产2万亿美元,在美国国内设有超个5800家分行及16000余部自动柜员机,附属机构和联枝机构约800过,服务遍及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家庭客户多达上亿,世界五百强企业有三分之二是它的商业客户,在全球最大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一,是全美第二大的银行。
可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财粗气大的银行,却因一个只有2200美元储户的不满,不得不终止了自己的收费规定。
茉莉·卡契波尔去年从美国罗得岛州布里斯特尔的罗杰·威廉姆斯大学毕业,主修艺术及建筑史,她读高中时是辩论好手,还经常给地方报纸写信发表意见。现在,她与男友蜗居在华盛顿特区一间小小的一居室,两人共同承担1250美元的房租,男友目前做着律师助手的工作,而茉莉则靠帮人带孩子等兼职养活自己。
有一天,她接到美国银行发来的短信通知,要对自己的借记卡征收每月5美元的使用费。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茉莉非常不满,因为美国多数银行对借记卡是免费的,而美国银行也是一直有多种免费的服务,正因为它的免费和悠久的历史、热情的服务,茉莉才选择这家银行,但是现在却要收费,这让茉莉看来就是一场赤裸裸的绑架行为,她勃然大怒,义愤填膺地说:“美国人民在金融危机期间拯救了制造危机的美国银行,它怎么可以从借记卡用户身上压榨一年60美元的费用?”
面对事实,茉莉没有接受命运,她跟男友一起,先在美国银行总部办公大楼前抗议,派发自己制作的宣传单,上面写着“占领华尔街,打倒美国银行”,并质问对方收取费用的依据,斥责美国银行是“剥削美国人民的坏蛋”。
鉴于在美国司空见惯的游行抗议,美国银行并没有引起任何重视,最开始甚至无人理会茉莉,银行高管、普通员工都对茉莉的行为不屑一顾,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抗议者表达了情绪后坚持不了几天,就会自然离去。如其所料,茉莉在抗议到第六天的时候离开了,银行工作人员都对此习以为常,认定抗议者不会再有任何举动,到此画一个句号了。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茉莉绝不是因为坚持不下去而放弃,她只是觉得这样的示威作用不大,她的离开,是因为她想到了更好的办法: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有限,她要找到更多的对银行不满的人一起来表达。
于是,她在网络上找到Change.org网站,这是美国一个允许任何个人与团体发布议题的无党派网站,诚如网站宣传语“改变不理想的一切,为了更理想的生活”一样,茉莉为了改变银行造成的不理想,她发起请愿活动,希望收集支持者签名迫使银行取消这一不合理收费。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茉莉太多事了,有人建议她“不喜欢就换家银行呗”,也有人嘲笑她不自量力,面对种种质疑,茉莉解释自己是个“月光族”,5美元费用令她相当“惊诧”,最重要的是,不能任由银行对自己的上帝增加不合理收费,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随便换银行的自由,在有些地区,找来找去就一家银行。在男朋友的鼎力支持下,茉莉坚持在网上宣传,继续征集签名。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茉莉,也有一些同样因为对美国银行收费不满而加入到签名中来,还有热心的人们帮忙宣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活动,一个哈佛大学的教授,也是美国银行借记卡的持有者,在签名后提出一个建议:只是签名还不够,要让美国银行看到我们的力量,建议有借记卡的人都把存款转到其他不收费的银行。
很快,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一项全美范围的“转出你的存款”活动就展开了,成千上万心怀不满的美国银行客户,将自己的账户转到社区银行或信用社,抗议美国银行的不合理收费。
就在银行宣布收费的26天里,茉莉的请愿得到了逾三十万人响应,而美国银行的储户在不断地减少,看到帐户上大量的金额转账,美国银行慌了。它先是派遣市场发展部长斯图亚特联系茉莉,劝说取消活动,对她个人提出赔偿,并邀请她到美国银行工作,茉莉果断拒绝了对方的劝说,坚持如果银行不取消收费,将联合三十万人诉诸法院。
在法律上,美国不少州和市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规范了银行业收费,银行的客户可以以各种理由挑战银行收费,如果客户起诉,而银行一旦败诉,成本会很大,不但要向原告退款或赔偿,还要向原告有相同经历的客户退款或赔偿,所以很多银行在收费上都不敢随意改变,迫于民众的压力,银行首席执行长肯尼思·刘易斯亲自到茉莉的家里道歉,最终收回成命,取消了5美元的收费,并退还已经扣除的第一次费用。
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茉莉很平静,她说:“这只是美国银行改正了犯下的错误而已”,Change.org网站首页专门为此打出“We Won”(我们赢了)的庆祝口号,包括CNN等在内的美国各大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而原先也打算收取借记卡月费的摩根大通、富国等大型银行,眼见民意势不可挡,只好纷纷打了退堂鼓。
一个只有2200美元存款的保姆,因为对银行收费的不满,合法利用维权方式,召集大批支持者,不惜代价、不怕麻烦,只为捍卫应有的权利,最终,打败了一个2万亿的庞然大物。
摘自《山东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