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国际标准下洗手依从性质量持续改进分析
2012-09-22段利侠黄海存段青梅
段利侠 黄海存 段青梅
(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 宁810000)
在严格的JCI衡量标准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工作量最大、重复且最繁琐的是洗手依从性的控制管理。为了达到JCI质量标准,我院从2009年对所实施的措施进行持续的整改完善,制定了严格的手卫生管理制度,于2011年7月11~15日正式迎接了专家的检查,顺利通过,现报告如下。
1 评估整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医务人员洗手的主观意识差,需要监督,盲点时间监督松懈,洗手合格率下降;工作量大,工作繁忙,如护士在连续静注时,对“一操作、一洗手”有抵触情绪;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摘手套后可以做到100%洗手,但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及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洗手依从性不达标;感染控制委员会监督检测结果持续性、有效性不够,如每个医疗区域没有检测、监督员,只是随机检测结果收集,没有持续长期对计量资料结果分析整改。
1.2 手卫生设施不完善,七步洗手法执行不到位。
1.3 进入医疗场所的患者、家属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没有常规接受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1.4 医院与科室之间关于手卫生耗材核算方式不合理,所有洗手液、干手纸、速干手消毒剂成本支出由科室自行承担。
2 改进措施
2.1 成立手卫生专项监督小组 组长为JCI办公室科长,部门有感染科、医务科、护理部、后勤部、药剂科,每个医疗单元设有JCI专职监督联络员。对全体医院员工循环式进行院内学习,营造重视手卫生工作的氛围。每个医疗区域张贴洗手必要性及洗手方法的温馨漫画,把它作为医院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强调洗手是医务人员的基本医德,确立了洗手依从性合格率必须达80%,重点强化JCI专职监督联络员,培训如何做好监督,收集有效的资料,监测内容按照六个洗手的必要的时间前后,医护分开监测,每月分析一次合格率,上报JCI办公室。医院JCI专项小组和院感科不定期下科室抽查监督检测的真实性,并有奖罚制度,对做得好的科室给予奖励,并让他们以ppt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全院做经验介绍,对全院的检测结果以质量分析柱状图形式下发给各个科室,且公示在展板上,让每个科形成对比,且知道自己科室处在全院的哪个水平,科室主任、护士长提出整改措施。
2.2 完善手卫生的设施 凡有医疗行为的诊室、护理区域均改造为脚踏式水龙头,安装一次性擦手纸巾盒,水池上方张贴七步洗手法挂图,配有洗手液,并注明洗手液的开启时间(100ml以上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有效期为30d)。
各治疗车上配有速干手消毒剂(如肌注车、静点车、基础护理车、急救车、除颤仪车等)供两个病人无菌操作间隔中速干洗手。每个病房门口配有速干手消毒盒,内装速干手消毒剂,供医生、护士进病房查看病人时行速干洗手,同时供病人必要时消毒手。
2.3 对进入医疗场所的患者、家属及其他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 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示范式手卫生宣教,并每人发放一本患者安全手册,上面详细介绍住院期间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主管医生与患者治疗沟通中,以手册深度宣教,手册中书写有患者监督医务人员的各种医疗行为,“建立患者安全文化”,洗手是一项重点监督项目,让患者监督医务人员是否做到规范洗手。JCI办公室和院感科不定期下科室,询问患者,你的医生或护士给你做一些医疗护理时是否做到了正确洗手,对做得好的科室给予经济奖励。
2.4 手卫生消耗成本管理及消耗量管理 手卫生消耗成本由院方与科室各承担一半,科室所承担的部分,医护各承担一半;以每个科室的病人量及医务人员数量每月核算手卫生耗材量来对比,表扬做得好的科室,并给予经济奖励。
3 结果(表1)
表1 整改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例(%)
4 讨论
通过两年多努力,尤其是近半年加强制度管理,大力改进洗手设施,由专人配备洗手耗材,专人监督、检测洗手依从性,同时,让患者参与手卫生监督,使手清洁与消毒达到了所拟定的目标,感染控制活动与医院的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项目相结合,医院感染率、危险因素及变化趋势得到监督,并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1]。从中认识到医务人员更缺乏的是观念,而观念是制约手卫生的第一要素[2]。并通过了JCI的认证,值得同行借鉴。
[1]徐敏,赖晓全.JCI标准下的医院感染管理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21(12):2533.
[2]王炳花,赵艳娟,魏青,等.手卫生医学伦理学教育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