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杓型血压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2012-09-21隽,王玮,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室器官

周 隽,王 玮,田 青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昆明 650031)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病常见的也是主要的并发症,左室肥厚是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1-3]。本文通过272例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结合心脏彩超,观察24h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昼夜节律与LVH之间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7-06至2008-06住院高血压患者272例,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男99例,女173例,年龄30-85岁,病史≥5年。

1.2 动态血压监测方法 采用Mobil无创性全自动血压监测仪,袖带捆绑在左上臂标准位置,白天(8:00-0:00)半小时记录一次血压,夜间(0:00-8:00)1h记录一次,监测前24h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动态血压的正常值推荐以下国内参考标准:24h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值低10%-15%。

1.3 观察指标 (1)血压峰值、均值、谷值;(2)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判定标准:夜间平均压下降>10%者为杓型,夜间平均压下降≤10%者为非杓型。

1.4 超声心动图检查 272例观察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美国GE Vivid7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3.5 MHz。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室壁厚度≥11mm为室壁肥厚。检出左室肥厚190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附表:

附表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经过四格表χ2检验,χ2=6.157,P=0.013,P<0.05。动态血压监测非杓型血压节律与左室壁肥厚具有相关性。

3 讨论

动态血压监测在反映昼夜节律状况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程度方面有较好的相关性[4-6]。人体血压24h昼夜呈现一定规律的波动,夜间血压水平低于白天,凌晨4:00-6:00达到高峰值,而凌晨3:00-5:00时血压水平达到谷值,在夜间睡眠过程中,人体收缩压一般下降10%-20%,舒张压下降14%-17%,这种变化称为杓型血压。但部分人群中,其夜间血压水平并无明显下降,这种变化称为非杓型血压。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特征与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有关,且无论患者的血压平均水平如何,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或无明显下降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动脉血压变异的紊乱,可能会引起或加重靶器官的损害。非杓型血压较杓型血压导致更多的靶器官损害,涉及心脏、肾脏、脑和脉管系统[7-9],非杓型血压对心脏重构有不利影响。

持续的动脉血压高水平不仅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同时也会导致靶器官的损害和心血管系统结构功能的重构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药物手段纠正其“异常”血压节律状态,将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可减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血压的晨峰夜谷现象和血压变异性是血压的两个重要特征,这种有节律的变异对适应机体活动、调节和保护心血管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控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在理想范围,已经被广泛接受和重视。但是,新近的研究显示,动脉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和动脉血压异常变异同样与靶器官损害、心血管重构有关,并且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动脉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和/或动脉血压异常变异,多因素共同作用,促进病情进展。鉴于动脉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和动脉血压异常变异本身不会引起相关症状和体征,而通过普通的常规临床检测也不易发现,我们就更应该重视它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要重视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运用,同时改进血压监测方法,满足对动脉血压无创连续监测的要求另外,它也必然是药物治疗高血压和相关靶器官损害的新靶点。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除了要使血压水平达标外还要考虑如何恢复和维护动脉血压正常的昼夜节律和变异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Mancia G, Parati G, Hennig M, et al. Rel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 variability and carotid artery damage in hypertension: baseline dat from the European Lacidipine Study on Atherosclerosis (ELSA)[J].Hypertens,2001,19:1981.

[2]Narkiewicz K, Winnicki M, Schroeder K,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 muscle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and diurnal blood pressur profile[J]. Hypertension, 2002,39:168.

[3]Bjoklund K,Lind L,Andren B,et al.The majority of nondippin men do not have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a population-base study[J].J Hypertens,2002,20:1501-1506.

[4]张维忠.动态血压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3):138.

[5]龚兰生,刘力生.血压昼夜变异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8):107.

[6]谈志强,庞振瑶.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6,17(2):129.

[7]Izzedine H,Launey-Vacher V,Deray G.Abnormal bloo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 a target organ damage[J].Int Cardiol,2006,107(3):343.

[8] Bastos JM, Bertoquini S, Silva JA, et al. Relationshibetwee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values and future occurr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and coronary event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 Rev Port Cardiol,2006,25: 305.

[9]钟杭美,罗昭林,何作云,等.老年人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5,34(9):1361.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左室器官
这些器官,竟然是你身上的进化残留
器官也有保护罩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类器官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