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视儿童家长对弱视知识认知水平与需求调查分析

2012-09-21苏炳凤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弱视保健患儿

苏炳凤

(广西北海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北海 536000 E-mail:1739023593@qq.com)

弱视是影响儿童视功能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在儿童中发病率是2%~5%[1],如果在学龄前,特别是在3~6岁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大大提高治疗效果[2]。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减退经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3],我国人口众多,如果弱视患者按检出率2.8%来计算,保守估计达4千万[4]。弱视儿童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差,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对弱视知识关注较少,弱视患儿如果没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给以后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弱视治疗已成为儿童眼保健工作的核心。为了让每个来医院检查的患儿得到更科学、专业、及时、恰当的治疗,充分地了解弱视儿童家长对弱视认知水平和相关需求,掌握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对策,提高患儿家长对弱视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弱视治疗依从性和信念,以提高治愈率为目标,笔者对来我科检查确诊为弱视儿童的家长200例进行调查问卷,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广西北海市妇幼保健院)弱视门诊确诊为弱视儿童的家长共200例,年龄25~60岁。男70例,女130例,所有对象为父母或近亲属(12名为留守儿童,家长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替)。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包括:①一般情况:了解儿童性别、年龄、家长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②弱视儿童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掌握采用单项选择方法,答案分为“正确答案 ”、“错误答案”、“不了解答案”,防治知识及需求采用“正确答案”与“否定答案”,需求获得途径采用“需求答案”与“无所谓答案”方法。

1.2.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均为在幼儿园经普查视力低于正常,经复查确诊为弱视的患儿家长,专人讲解填写,家长独立完成,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100%。

1.2.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进行统计和检验。

2 结果

200 名弱视儿童家长,对弱视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家长对弱视认知水平普遍高于高中以下,更有意愿配合治疗,对治疗更有信心。留守儿童家长对儿童视觉保健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认为弱视不治长大后也会好,态度表现出无所谓。因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患儿家长对弱视保健、治疗、康复知识的了解与需求情况,以便加强健康教育宣教的普及,制定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所以未对家长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进行分类统计。调查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弱视儿童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的了解调查情况 (n,%)

表2 弱视儿童家长对弱视防治知识了解与需求调查表 (n,%)

表3 弱视儿童家长对弱视知识的需求获得途径的调查表 (n,%)

3 讨论

3.1 儿童家长对弱视知识了解不够 从表1得知,“你认为弱视是一种病吗?回答正确只有61.50%”,“不是”和“不了解”各占13.00%、25.50%,提示利用媒体、学校、医疗机构对弱视相关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远远不够。部分家长在“你会带你孩子来进行治疗吗?弱视与儿童营养有关吗?”回答肯定分别占87.50%和77.00%,为表内所占百分比最高,说明家长对儿童健康成长极为关注,认识到视力不正常可能会带来危害性,寻求进一步治疗意愿。但有些家长把弱视和近视混为一谈,近视在青少年和成人中较为普遍,一般以配镜为主,并且陪伴终生,这种趋势暗示家长具有迫切焦虑的心情,希望得到眼保健服务及指导。在“你对弱视治疗有信心吗?”一项中57.50%回答“有”,只有7.50%回答“无”,余下表示“不了解”,说明家长对弱视治疗有期盼和信心,也有疑虑。通过对表1内容的调查,不仅提示儿童眼保健工作者要加强利用媒体、查体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儿童视觉功能发育及相关知识,更提示笔者必须对弱视患儿家长加强弱视相关知识教育、指导,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使弱视儿童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的信心及依从性。

3.2 儿童家长对弱视防治知识普遍认知不足 从表2得知,不论文化高低,年龄大小,对弱视形成的原因,弱视可能导致的疾病,弱视的治疗方法及治疗后果,了解较少,有些家长在患儿首次来诊时才得到过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但弱视知识专业性较强,调查发现平时对这方面的普及知识远远不够,他们表现出极大的需求,这是摆在我们眼保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我们根据患儿及家长情况制定适宜的弱视知识宣教计划,治疗措施及健康教育指导计划,制作发放弱视防治知识宣传手册,人手一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学堂,根据文化程度,从对弱视儿童验光检查、配镜、遮盖治疗、精细目力训练等方面进行治疗与护理的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讲解防治知识,使他们易于接受,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了解治疗方法,更好配合治疗,使他们充分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3.3 弱视儿童家长弱视防治知识获得途径 从表3得知,每个患儿家长都普遍迫切需要弱视防治知识的提高,他们要求得到多方面的指导,95.00%的家长希望得到专业的医务人员对个人的指导,88.00%的家长希望得到定期的跟踪回访,从中可以看到家长对我们医务人员的信赖,而我们作为市级医疗保健部门医务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国外Bangerter于1955年提出了弱视的定义,我国在1985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弱视的定义[3],国内外对弱视的认识有30年的差距。国内医学专家近20年来由于神经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对阐明弱视的成因及性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终因弱视是眼科学中新发展起来的专门课题,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甚多,在我国,近年来已形成了防治弱视一支专业队伍,并做了相当规模的工作,相信今后对保护儿童视力和预防弱视必然会取得新的成果,所以我们眼保健护理人员必须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新理论、新业务学习培训。我们会根据家庭情况、家长文化水平、患儿情况建立一套较完整的治疗方案,以个案教育为主,采用以一对一的交谈方式,建卡建档,定期复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学堂,重视宣传资料与宣传专栏的作用,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建议大家通过多种途径(如网络)来了解弱视,主动配合医生,加强医患沟通,提高责任感,爱心和耐心,通过知-信-行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儿童弱视治愈率[5],还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

[1] 李俊洙.实用小儿眼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66.

[2] 陈林义.儿童眼病诊断与治疗[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256-260.

[3] 贾达周.浅谈弱视(上)[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1(5):84-85.

[4] 王泽欧.有关弱视诊断的思考-弱视定义的再商榷 [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34(2):120-122.

[5] 颜婉华,苗均华.对健康教育的正确理解和运用[J].现代护理,2002,8(3):217-218.

猜你喜欢

弱视保健患儿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3~6岁是治弱视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