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技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①
2012-09-21蒋芳勇韦金儒
蒋芳勇,韦金儒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广西 柳州 545006 E-mail:jiangfy71@hotmail.com)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的研究进展及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主支血管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分支血管开口处再狭窄率的降低尚存在争议,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发现药物洗脱支架能显著降低主支血管(Main vessel,MV)再狭窄发生率,并接近相对简单病变的疗效。但是边支血管(Side branch,SB)开口处再狭窄仍未能降到预期水平[1,2]。因此,对于SB的不同处理方法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手术方式得出不同的结果。目前研究及应用较多的为Crush技术,并由此发展出T and small Protrusion(TAP)等几种亚组技术,我们的研究通过应用TAP技术植入国产药物支架,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7月~2009年10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患者50例。50例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7.22±13.14)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4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标准[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8),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n,%)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具有以下特点:①血管管腔狭窄>70%,主支与分支呈角<70°;②主支血管直径>3.0mm、分支血管直径>2.5mm;③均有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
1.3 手术方法 稳定型心绞痛及UA患者PCI术前均常规每天1次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连续3~5天。UA患者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AMI患者术前24h内一次性服用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A组患者采用边支球囊扩张,B组边支球囊扩张后采用TAP技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所用药物支架均为FIREBIRD支架(国产)。术后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续5天。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服用1年。
1.4 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即刻疗效 手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边支血管残余狭窄程度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主要包括心绞痛发作、AMI、再次血管重建及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手术成功的标准:所处理血管残余狭窄<30%,TIMI血流3级。
1.5 随访 50例患者均常规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部分患者予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所搜集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2.1 介入手术情况及术后即刻效果比较 A组患者接受分支血管球囊成形术;B组采取TAP技术植入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A组患者分支血管再狭窄5例(20.00%),B组患者分支血管再狭窄者2例(8.00%),两两比较,A组再狭窄率明显高于B组(P=0.01);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分别有4例(16.00%)及1例(4.00%)出现心绞痛,A组较为明显(P=0.008)。
2.2 复查冠脉造影及随访1年 术后6个月,B组(TAP技术)患者中5例复查冠脉造影,无支架内再狭窄;A组中5例再次行冠脉造影,均出现血管再狭窄(狭窄>50%),2例给予血运重建。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中分别有2例(8.00%)及1例(4.00%)出现心绞痛,A组较B组明显(P =0.04);两组中分别有1例患者出现心源性死亡,分别有2例及1例患者再次诊断AMI,均再次行血运重建,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根据AHA/ACC和SCAI的诊断标准,凡是同时累及主干和分支血管,并造成两侧血管开口狭窄程度≥50%时,即可定义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ifurcation coronary lesions,BCL)。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广泛开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日渐增多,约占PCI的15%~20%[4]。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率及MACE的发生率[5,6],但分叉病变因其再狭窄率高而仍然是PCI的一个挑战,主要原因有:①支架在分叉病变血管开口处贴壁不良,未能完全覆盖开口[7];②分支血管的“铲雪效应”导致其闭塞或明显狭窄[8];③为改善分叉病变血管的血流而进行的一系列复杂操作,使手术难度增加。对于SB的不同处理方法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国外有研究发现药物洗脱支架能显著降低MV再狭窄发生率,并接近相对简单病变的疗效,但是SB开口处再狭窄仍未能降到预期水平[5,6]。
1993年,Colombo等[1]率先用两个支架置入于分叉病变,至今已衍生出不同设计的支架和置入技术,较为成熟的技术有T形支架术(T stent),挤压支架术(Crush stenting),V形支架术(V stent)及裤形支架术(Culotte stents)。其中,T形支架术是在双导丝保护下,首先在SB开口部置入支架,勿使支架突出至主支内,撤除分支导丝和球囊后,植入主支支架,然后再次将导丝和球囊通过主支支架网眼进入分支,最后行对吻球囊扩张。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是TAP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T支架术式,其分支支架要向主支管腔内突出1~2mm,因此对于边支开口覆盖完全,降低了再狭窄风险。成万钧等[9]通过比较必要性支架和TAP技术在处理边支>2.0mm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疗效证实,TAP技术操作成功率高、简便,术后造影和临床长期疗效不亚于简单策略。我们的研究显示,采取TAP技术植入药物涂层支架的手术成功率高,短期疗效明显优于仅用球囊扩张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随访1年后应用TAP技术的患者虽然心绞痛发生率较低,但AMI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总之,分叉病变具有不同类型的解剖特点及病理特征,治疗的难度主要在于对SB的处理,目前尚未确定最佳方案,药物洗脱支架和支架植入术式已经降低主支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尚不能完全解决分支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TAP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安全性好,短期疗效佳,长期疗效亦满意,但研究样本量不大,观察时间短,因此,尚需大样本研究,长期的随访观察以及循证医学的进一步证实。
[1] Colombo A,Moses JW,Morice MC,et al.Randomized study to evaluate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implanted at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J].Circulation,2004,109:1244-1249.
[2] Tanabe K,Hoye A,Lemos PA,et al.Restenosis rates bifurcation stenting with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for de novo narrowings[J].Am J Cardiol,2004,94:115-118.
[3] 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病组.关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4] Steigen TK,MaengM,Wiseth R,et al.Randomized study on simple versus complex stenting of coronary artery bifurcation lesions:the Nordic bifurcation study[J].Circulation,2006,114:1955-1961.
[5] Colombo A,Moses JW,Morice MC,et al.Randomized study to evaluate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implanted at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J].Circulation,2004,109:1244-1249.
[6] Tanabe K,Hoye A,Lemos PA,et al.Restenosis rates bifurcation stenting with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for de novo narrowings[J].Am J Cardiol,2004,94:115-118.
[7] Shaoliang Chen,Junjie Zhang,Fei Ye,et al.Crush stenting with paclitaxel-eluting or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J].Sage,2008,59:475-483.
[8] Park DW,Hong MK,Mintz GS,et al.Two-year followup of the quantitative angiographic and volumetric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alysis after nonpolymeric paclitaxel-eluling stent implantation:Late"catch-up"phenomenon from ASPECT study[J].Am Coll Cardi,2001,6(48):2432-2439.
[9] 成万钧,周玉杰,赵迎新,等.TAP技术与必要性支架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对比[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