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2012-09-20王建

群众 2012年4期
关键词:村居民生机制

王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关键在民生。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社会所需、群众所盼出发,以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为抓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度满意度,打牢社会和谐的根基。近年来,泰州市高港区通过力量向基层集聚、资源向民生汇集、财力向村居倾斜的方式,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主动满足民需,筑牢为民服务的基层平台

基层组织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也是许多地方的成功经验。我们牢固树立“功在平时、重在基础”的理念,始终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搭建社区管理平台。认真分析高港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思路与原则,积极构建“一委一居一站一会”(社区党委、居委会、社会事业工作站、工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形成社区党组织统筹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属地“两新”组织的“五位一体”工作格局。这种新的组织架构,打破了传统社区发展的瓶颈,理顺了社区组织机构的职能定位,逐步适应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的发展趋向,使社区管理更加有力有序。

搭建村居公共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设立“村居社会事业工作站”,覆盖全区88个村居。一方面,将社保就业、民政福利、人口计生、慈善事业、政法综治等公共服务职能全面延伸到村,实行一站式管理、窗口式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技能优势,逐户建立村民家庭档案,推进信息上网、互通共享,既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又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增长才干、施展才华的舞台。

搭建村居干部交流培训平台。组建全省首家村居干部协会,免费为村居干部建立健康档案,组织村居干部学习交流、参观培训,拓宽村居干部的眼界和思路,着力提升村届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真正实现由“农村干部”向“社区干部”的转变。

立足改善民生,形成同步增长的投入机制

民生是发展之要、和谐之本。只有建立在改善民生基础上的和谐,才是最稳定、最持久的和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着眼于改善民生,真正做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牢固树立“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的理念,建立民生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刚性机制,通过充足的财力支持保障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长久受益。

设立“1%强基工程基金”。从2009年起,在村居“三项定补”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区财政每年拿出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主要用于提高村居干部待遇,并实行绩效评价、考核发放。村居定职干部平均年薪由过去的1.4万元提高到3.5万元,干部队伍进一步稳定、岗位吸引力大大增强。

设立“1%创新社会管理基金”。从2011年起,每年再拿出第二个1%,用于平安、法治建设,重点向基层倾斜。利用这笔专项基金,把社会事业工作站向园区和企业延伸,在所有镇街建起政法综治中心,同时落实治安中心户长的报酬,健全农村基层治安网络,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设立“1%村居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从今年起,每年再拿出第三个1%,并整合2000万元农村环境治理资金,确保每年不低于5000万元用于村居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在各村居建立集保安、保洁、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于一体的专业队伍,形成制度化长效管理机制,使村居物业管理真正达到城市社区水平。

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将每年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事业,努力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更好的公共服务。在全省率先实行“校车专用化”,向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实现14类弱势群体救助全覆盖;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并轨;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金,用于提高失地农民保障标准,并逐步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过渡。

积极维护民利,构建多元长效的保障体系

维护民利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切实解决好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维护民利的各种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使人民群众获益,进而赢得民心。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多元长效的保障体系,既保障和维护好群众的眼前利益,又谋划和落实好群众的长远利益。

健全城市拆建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居民住房“一户一卡”制度,对全区5万多户居民的住房现状、合法面积、违法面积逐一登记造册,核实确权到位后上网公示,并进行年度审核。此举为又好又快推进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由于对违法面积部分实行零补偿,仅此一项就减少政府拆迁成本10多亿元。严格实行“同动员、同入户、同丈量、同登记、同洽谈、同核准、同公示的阳光动迁机制,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操作,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区、镇、村三级联动开发机制,按照“好地段、高标准、全配套”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品位高、功能全、质量优的集中居住新社区。

建立“基层直评”机制。建立村民直评村官和民生部门、基层直评区级机关部门、各界代表直评区四套班子等“三大直评”机制,通过“示”、“访”、“述”、“评”、“改”等五步程序,进一步优化机关效能、干部作风,不断完善干部监督评价机制,努力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营造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积极引导群众由“信访”向“信法”转变。在公开全区乡科级以上干部电话号码的基础上,将民生及执法部门的工作职能和责任科室负责人的姓名、手机等信息以图表方式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第一时间接听群众来电、第一时间受理解决问题、第一时间督查反馈信息。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机关干部见习村居党组织书记等活动,深入社区、农村、企业蹲点调研,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创新社会维稳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加强基层综治网络建设,探索出“传统+科技、民警+群众、管理+服务”的群防群治新模式。截至目前,高港已连续八年被评为江苏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并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区和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区。

责任编辑:苏勝利

猜你喜欢

村居民生机制
村居
《村居》高鼎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村居
村居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