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2-09-20沈设芬李瑛毛云英金白梅王超群
沈设芬 李瑛 毛云英 金白梅 王超群
(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浙江 缙云321400)
脑卒中在我国诸多的致残因素中排首位,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据报道[1],脑卒中幸存者中约80%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功能障碍者高达4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5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脑卒中年发病率逐渐升高,在脑卒中患者中老年患者占多数[2]。大量的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康复治疗在减少脑卒中的致残方面效果好,并且方法安全[3]。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康复治疗的配合程度等均同一般年轻人不同,因此,其康复需求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群体性。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对就诊的12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指导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122名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5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24±5.47)岁;小学毕业46例,中学毕业53例,大学及以上毕业23例;在婚86例,非在婚(离婚、分居、丧偶)36例;平均月收入<1 000元33例,1 000~2 000元64例,>2 000元25例;有医疗保险支付86例,无医疗保险支付36例;并发高血压82人、冠心病42人、糖尿病25人;缺血性脑卒中76人,出血性脑卒中46人;平均病程(2.76±2.45)年。
1.2 研究对象 采用定点连续取样的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122例进行本次研究。纳入患者的标准如下:(1)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标准,经过CT或MRI证实为脑卒中,并且处于疾病恢复期;(2)年龄≥60周岁;(3)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正常,具有语言沟通能力;(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丧失语言表达者。
1.3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问卷分为“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调查表均由研究者本人发放,被调查者本人完成问卷,必要时研究者向调查对象对调研问题进行解释。对于无法书写的患者,可由研究者逐条念给患者,患者回答后由研究者协助填写问卷。本次发放问卷122份,回收122份,回收率为100%。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调查表。(1)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2)社会学资料: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3)疾病资料:合并其他疾病、脑卒中类型及病程等。
1.3.2 脑卒中康复需求调查表 参阅文献自行设计调查表,并咨询临床专家确定。调查表内容包括传统针灸按摩、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吞咽功能改善训练、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训练、脑卒中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干预治疗和康复支具。得分越高,说明该项需求程度越高。预试验结果显示: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
1.3.3 ADL量表 采用ADL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依赖性照顾的需求,根据评分分为4级:功能基本正常,生活基本自理(>60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60~4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40~20分);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20分)。
1.3.4 GSES量表 采用GSES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感。根据标准将自我效能分为高(>80分)、中(60~80分)和低(<60分)三个等级,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GSES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对康复需求的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平均得分为(3.05±0.43)分。其中,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占首位,而康复支具需求最低(表1)。
表1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
2.2 ADL得分和GSES得分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ADL得分和GSES得分分别为(42.63±27.50)分和(21.35±5.43)分。
2.3 对康复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康复需求得分为应变量,以患者一般资料、ADL得分和GSES得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c回归分析,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情况、病程、ADL得分和GSES得分是康复需求的影响因素(表2)。
表2 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康复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在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患者约150万,其中约80%丧失劳动力,40%中度致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遗留症状[4]。脑卒中患者中多数是老年患者,如何减轻脑卒中所致的残疾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使之回归家庭或重返社会是康复工作者在疾病早期就应关注的问题[5]。已有研究[6]证实,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后遗症期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仍有一定作用。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器官功能退化,脑卒中致残病因复杂,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明显下降。因此,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与年轻患者不同,在选择康复方案和实施时应更为谨慎。本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对康复治疗整体需求程度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老年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各个器官衰退迅速,自稳态控制能力降低,对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降低,因此,造成老年患者整体依赖程度较高。此外,老年患者的ADL较差,GSES较低,这也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康复治疗需求程度较高的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情况、病程、ADL以及GSES均为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的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年龄越大,对康复需求越高,患者教育程度越高,对健康需求越高,患者平均收入越高,其康复需求程度越高。病程与康复需求负相关,可能与患者病程越长,逐渐掌握了康复治疗的基本内容,自行进行康复锻炼有关。ADL与康复需求负相关,ADL较差的患者其康复需求程度较高。本研究显示,GSES得分高的患者其康复需求程度相对比较高。这与患者自我效能高,动机水平增加,康复意愿强烈,积极接受和配合康复治疗有关。
[1] 刘亚芳,江华,王秋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A):449-452.
[2] 叶财德,陈立典,陈少枚,等.厦门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9):677-679.
[3] 黄如训.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观点和实施[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6):543-544.
[4] 岳炜,戴红.脑卒中患者临床康复诊疗护理方法的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71-1173.
[5] 钟美容,胡艳宁,莫海花,等.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8):724-726.
[6] 白国芳,刘婷,何凤英.石家庄市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的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调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7):83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