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012-09-20许世梅
许世梅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专业认同是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和归属感,包括正面的评价、积极的情感和投入的行为倾向。学习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信念与判断,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顺利排除学习干扰,进行具体的学习活动,完成学业任务,达到学习效果所具有的能力的判断和评价[1]。目前,国内外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主要围绕专业认同的重要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力等方面开展[2]。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专业认同会影响大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和倦怠度,影响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影响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但缺乏实证探讨。专业认同和学习效能感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尚未出现,但现有的大量研究已从不同侧面显现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和相互影响。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探讨其中的相互关系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采用《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和《硕士研究生学习效能感问卷》进行调查,探讨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和学习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更好地了解分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为专业学习研究领域注入新鲜血液,丰富研究内容,也为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帮助,对教育目标从重视知识、重视技能转向重视培养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感有一定启发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厦门大学一、二、三年级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问卷378份,其中有效问卷378份,有效回收率为99.5%。被试分布情况为男生200名、女生178名,研一118名、研二109名、研三151名,跨专业考研134名、工作后读研35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自编《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共有26道题目,包含专业评价、专业情感、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和自我评价5个因子。总问卷α系数为0.91,各因子α系数分别为:专业评价0.83,专业情感 0.82,学习动机 0.77,成就动机0.64,自我评价0.70,问卷信度较高,内部一致性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总问卷与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2—0.86 之间,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37—0.60之间,相关均极其显著。表明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明显强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各因子既对整个问卷做出了奉献,各自又有独立性,结构清晰,内部结构效度较好。
修订后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效能感问卷》。参照李亚娟[1]编制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效能感问卷》减缩而成,共21道题目,包含综合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课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4个因子。总问卷α系数为0.86,各个因子的α系数分别为:综合学习能力0.79,自我管理能力0.75,课程学习能力0.59,实践能力0.61,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较高。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0—0.48之间,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4—0.79之间,相关均极其显著。表明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明显强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各自又有一定独立性,结构清晰,具有很好的内部结构效度。
2.施测及数据分析
主试由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担任,采用个别施测方式。数据采用SPSS13.0整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和学习效能感的状况
根据问卷调查整理后可知,女生的专业认同总分、专业评价、专业情感、自我评价得分极其显著低于男生。专业评价随着年级增长不断降低,研三的专业评价得分极其显著低于研一。有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在专业认同总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在专业情感、成就动机因子得分上极其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跨专业与本硕专业一致的硕士研究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无显著差异。
男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课程学习能力因子、实践能力因子得分上均极其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跨专业考研和本硕专业一致的学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上也没有显著差异;有工作经历学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上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因子上的得分极其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
(二)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效能感的关系
表1 专业认同与学习效能感的相关矩阵
由表1可知,硕士研究生学习效能感和专业认同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0.01)。说明学习效能感越高,专业认同的水平越高;专业认同的水平越高,学习效能感也越高。
三、分析讨论
(一)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特点
女生的专业认同总分、专业评价、专业情感、自我评价得分极其显著低于男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性别角色的传统定位。传统观念认为女主内、男主外,女生应以照料家庭为重,不必追求事业上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女生对专业的认同程度和对自己的评价。第二,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女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3]。在找工作的毕业生群体里流行一句话“最好找工作的是男本科生,其次是男硕士生,最难找工作的是女硕士生,其次是女本科生”。特别是近两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本就严峻的就业市场更加萎缩,女生的就业更加艰难,不少女生读研后便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这样读下去是否值得,甚至会想“学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导致她们对专业的评价较低,对专业的情感投入少,缺乏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当前剩女现象已成为社会的新热点之一。女生普遍处于大龄阶段,在婚姻市场上比较被动。她们自身的综合素质较高,对情感和婚姻的期望值也比较高,加上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生活圈子较小,她们开始面临着当剩女的问题。不少人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同样也会影响她们对专业的评价。
专业评价随年级增长不断降低,研三的专业评价得分极其显著低于研一。专业评价是硕士研究生在评估环境和自身基础上产生的对专业的认识和感受。当环境和自身发生变化时,对专业的认识和感受也往往发生变化。研一入学时,刚经历过考研的拼搏和成功的喜悦,不少硕士研究生怀着极大的热情,格外投入学习,但那时还没有深入了解所学的专业,对自身的需求和定位也不甚清晰,因而总体上对专业的评价比较高。研二从最初的兴奋期进入到平静期。随着学习的进展和了解的深入,开始发现专业学习变得艰深枯燥,不少人开始出现学习压力。并且对自己的专业和自身的兴趣有了更多的思考,有些人开始对专业产生怀疑和动摇,专业评价因此有所变化。对研三的学生来说,就业和论文两大任务使得他们压力重重。随着数量扩张和经济形势的变化,硕士研究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开始和本科生一起竞争,不断受到就业压力的冲击,他们开始贬低甚至否定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对专业的评价也进入了低谷期。
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而在专业情感、成就动机因子得分上极其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这可以从读研动机角度来解释。工作后再来读研通常是那些真正想读研的人。他们经历了社会的锻炼和职场的洗礼,所选专业一般是个人兴趣所在,且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和规划。他们对专业的了解比较理性客观,表现在专业学习上则是更加投入和成熟,因此他们对自我表现的评价较高,对专业的认同度也较高。因为喜欢专业,对所学的专业有兴趣,所以他们容易呈现出积极正向的专业情感,感到自己学有所成,渴望在专业领域做出一点成绩,拥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对大学毕业直接读研的学生来说,不少人的读研动机值得商榷。有调查显示56.28%的学生是为获得高学位,便于就业而考研;为提高自身素质读研的学生仅占30.69%[4]。更多的人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获得更高学历,增加就业筹码而去读研。他们对读研抱着比较功利的心态,很难静下心来钻研。这样的心态无法带来对专业的情感认同。他们一旦发现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如想象中美好,对专业的认同度就会降低,也无心在专业领域做出成绩,对自我的表现也不满意。
跨专业考研与本硕专业一致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无显著差异。这一发现和王顶明的研究结果[5]一致。原因可能在于:对本硕专业一致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坚持继续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说明本身对专业认同比较高;而对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能选择考这个专业,说明对专业的认同也比较高。
(二)硕士研究生学习效能感的特点
男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课程学习能力因子、实践能力因子得分上均极其显著高于女生,这种差异可能由于社会文化传统、不同的性别角色社会化,长期以来人们对男女不同的社会期待等因素引起的[1],也可能是男女生对学习能力的评价标准不同而导致。女硕士生在评价自身的学习能力时,更容易参考他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及自身学习成绩的好坏等因素,从而导致在学习效能感方面普遍低于男生。
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上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因子得分上极其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工作经历使他们更为成熟,更加富于责任感,对自己和学习都更加负责。有工作经历的学生一般年龄较大,对自我学习的了解更多,更认可自己的能力,表现在学习效能感上也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而且有工作经历的学生,他们以前从事的可能是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具体业务工作中运用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这种情形会使其在实践能力因子上的得分远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同学。
跨专业考研和本硕专业一致的学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这点和李亚娟的研究结果[1]一致。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三)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效能感的关系
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效能感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专业认同感越高,学习效能感水平也越高。当学生拥有较高的专业认同感,正面评价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专业充满激情和热爱,并愿意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时,他们在学习上就会更加认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更加有效率,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强化了学习的成功体验和满意感。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更加自信,从而增强了学习效能感。
学习效能感水平越高,专业认同水平也就越高。庞丽娟在研究中指出:教师自我效能是激励教师从事和热情投入教师专业的主观因素,是教师产生和提升专业承诺的重要的内在依据与动力[6]。刘里里研究发现免费师范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的自我效能是激励其热爱和投入师范专业的主观因素,是其专业承诺发展的重要动力[7]。同样,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所建立的能力信念和自我评价,也能够促进他们顺利排除学习干扰,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从而更加喜欢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更多的接纳和认同,并投入一定的热情和精力到专业学习中,增强专业坚定性。
四、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第一,女生在专业认同总分、专业评价、专业情感、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上极其显著低于男生。专业评价随着年级增长不断降低,研三的专业评价得分极其显著低于研一。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而专业情感、成就动机极其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跨专业考研与本硕专业一致的学生在专业认同及各因子得分上无显著差异。第二,男生在学习效能感、课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因子得分上均极其显著高于女生。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上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因子得分上极其显著高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跨专业考研和本硕专业一致的学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上也没有显著差异。第三,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和专业认同正相关极其显著,两者呈现同向的变化趋势。学习效能感越高,则专业认同的水平越高;专业认同水平越高,学习效能感也越高。
提高女生的专业认同应该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学生培养过程当中,应注意到男女性别差异,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女生的专业认同感,增强其专业学习积极性。社会方面,有必要转变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消除就业市场的不平等现象,提高女生的社会认可度。女生自身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规划好职业生涯,提高自信,积极参与到专业学习中。
特别要重视研二、研三学生的心理变化。研二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时期,针对研二学生专业学习的困境和自我定位的摸索,有必要为他们开设一系列生涯规划课程,帮助他们对自己和专业做出更恰当的评估,启发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目标,及时调整学习行为,规划好学习生涯。对研三的学生,则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恰当处理焦虑情绪,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此外,还应该完善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协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人资源,促进他们更好地就业,增强其专业认同感。
学习效能感和专业认同二者呈良性循环、相互促进作用。在学生的培养教育中,不能单一强调任意一种,应该同时抓住二者。不但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各种支持和协助,使得他们的学习效能感保持在较高水平,也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并促使这种认同感成为学习的动力。
[1]李亚娟.硕士研究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陈妍,梁莹,强丽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情况的校别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8(3):21-24.
[3]黄涛.上海市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4]佚名.关于为何考研的调查报告[EB/OL].[2003-09-26].http://www.edu.cn/20030926/3091907.shtml.
[5]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34-35.
[6]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5(4):34 -36.
[7]刘里里.免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