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室信息系统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意义

2012-09-20程真珍乔文斌王新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1期
关键词:检验科合格标本

程真珍,乔文斌,王新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检验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的核心,要做好质量保证,最重要的是了解影响实验室测定质量的实验室过程的所有步骤。而实验室测定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将反映实验室整个实验的质量。现代检验医学管理提出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的3个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实验室一般更倾向于关注实验室内的测定过程,即分析中质量控制阶段。但是,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阶段却往往被忽视。而这一阶段由于涉及临床各科室及检验科,在标本采集及转运过程中极易出现纰漏而导致不合格标本的出现,由此会引起检验结果偏差而导致临床误诊误治。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1]。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高质量检验结果的前提和基础[2]。减少分析前误差就是必须要保证检验标本能够真实反映病情,完全符合分析要求。我科与临床各科室积极沟通,对2010年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此制定相应对策。2010至今年,本科室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对病区检验标本进行监督和评价,与上一年同期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不合格标本统计资料来源

2010年1月至2001年6月利用LIS系统统计,将病区所有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并运送至检验科。

1.1.2 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HIS):厦门智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上海杏和软件有限公司。两系统实现无缝连接。

1.2 方法

1.2.1 收集方法

检验科根据《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接收标本的规定[4]对检验标本由专人在LIS上接收,将不合格标本的资料输入检验科LIS系统详细登记。针对标本采集运送流程(医嘱下达、当班护士执行医嘱、标本采集运送时间等)进行干预和持续质量改进。

1.2.2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类不合格标本原因构成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0~2011年标本总量及不合格标本统计情况(表1)

2.2 不合格标本原因构成及检验科室分布(图1~2)

通过图1、图2可以发现,在不合格标本中标本量少、标本污染、标本留取错误及条码问题占了绝大多数。检验科内不合格标本基本上分布在临检、免疫、细菌室,可能因为这几个科室所检测的项目较多,对留取的标本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易受标本留取量、条码问题及标本留取错误等因素影响。经过与临床医生沟通及护理干预、LIS监控,不合格标本的构成比有明显下降的同时,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构成、主要检验科室分布的构成也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造成不合格标本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3 讨论

图1 2010~2011年不合格标本原因构成(%)

图2 2010~2011年不合格标本检验科室分布(%)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实验室也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临床诊治中日趋重要,LIS是一种负责管理患者样本信息、检验申请、结果报告、检测的质量控制和其他期望的样本分析的信息系统[3]。特别是近年来,HIS和LIS应用的逐渐普及,彻底改变了临床实验室传统的工作方式。随着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开展,工作流程进一步简化,工作效率得以提高[4-5]。我院检验科2000年使用网络版LIS,2010年引入条形码技术,但是由于临床对检验信息流程和检验项目组合内容不了解、使用程序不清楚等原因增加了由条码原因造成不合格标本的数量[6]。另一方面,护理与检验的协同质量管理也是影响不合格标本产生的重要因素。患者采集前的准备、标本采集及运送环节都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7]。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比较容易被医护人员忽视,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除疾病因素外,还有如采血部位、时间、患者体位、情绪、年龄等原因[8]。因此,为了获得真实可靠的检验报告,有必要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以尽可能地排除以上这些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医护人员对这些非疾病的影响因素缺乏了解,因而会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我们根据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流程控制与护理管理对策,对医嘱下达、当班护士执行医嘱、检验科签收表本事件等进行评估。针对护理管理,与护理部、教学科共同协作,对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进行标本采集的岗前培训。利用HIS平台将采集检验科有特殊要求的标本或新开展项目的标本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方便临床护士采集标本时有据可查。另外,针对性的学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与临床的沟通,让临床医生和护士了解检验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检验标本的管理运用了ISO-15189规范管理制度范本中的相关要求,制定了标本采集及接收的作业指导书。不合格标本通过LIS退回,如实填写退回原因并电话告知,记录接受退回标本的当班护士姓名,做到责任到人。经过改进后,不合格标本送检率2011年(0.14%)与同期2010年(0.18%)相比明显降低。以上均说明,与临床沟通交流及相互协作,可以有效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尽管我们对检验标本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干预和LIS系统的监控,但是还有很多不足。我们发现,标本污染、条码原因和标本量少造成的不合格标本率在2011年有所上升。为此,我们考虑有以下几个原因:① 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收住的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因此采集标本会比一般医院的患者困难,故会造成标本量少。② 正是由于收住的是肿瘤患者,当他们进行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后,采集血液标本也会增加难度造成标本量少。③ 标本污染主要集中在细菌室。可能是患者对留取标本的方法不够明确。④条码原因是因为我科在今年增加了很多项目,临床对有些组合项目和新开展项目还不是很熟悉而造成项目重复和误开。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控制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① 我科的质量管理小组应定期去临床发放意见建议表,搜集临床一线科室对检验方面的需求,了解我们为临床服务的盲区与不足之处,以便使检验科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② 每月将不合格的标本及结果向临床反馈,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的“横向交流”。③ 要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对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整改,加强分析中分析后检验流程监督的细化。④ 要做到不仅培训临床护理人员的标本采集知识,更要与临床护理人员一起,以多种形式做好对每位需要做检验患者的教育和沟通工作。⑤ 要求科室人员每天下班前在LIS系统的标本校验功能上检索未完成的报告,帮助监督和了解当日是否有遗漏而未完成的标本。对不合格标本的统计及干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时时监测,不断总结原因。要加强对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责任心,使不合格标本量始终处于低水平,以提高检验效率和检验结果的真实性。

[1]徐改香.不合格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9):1949.

[2]张静.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减少临床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关键[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3):311.

[3]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AUTO-10A VOL 26,NO.32:2Autoverification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 results,approved guideline[S].USA: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4]李艳红,阎锋,沈喜,等.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在检验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0,14(5):242-243.

[5]Garza D,Murdock S,Garcia L,et al.Bar code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J].Clin Lab Sci,1991,4(1):23-25.

[6]Wiwanitkit V.Types and frequency of preanalytical mistakes in the first Tai ISO9002:1994 certified clinical laboratory,a 6-month monitoring[J].BMC Clinical Pathol,2001,1(1):5.

[7]崔永熙,姚敏捷.医学实验室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133.

[8]李素珍,林福喜,沈波,等.体位改变对32项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2):107-109.

猜你喜欢

检验科合格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检验科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建立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