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成像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
2012-09-20汪桦张威江吴文娟鲁晓杰蔺玉昌王清
汪桦,张威江,吴文娟,鲁晓杰,蔺玉昌,王清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a.影像科;b.脑科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2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来自外胚层,又称为胆脂瘤或珍珠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残余组织异位所导致,囊壁为正常表皮,内含角质物,有时存在胆固醇结晶,约占颅内肿瘤的0.2%~1.8%[1],桥小脑角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因其内容物的不同,影像学检查的表现也各异,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本研究主要讨论磁共振扩散成像又称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中的诊断价值,同时与传统的T1WI、T2WI以及快速水抑制反转恢复(Fast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的影像表现相比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1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19~73岁,中位年龄55.4岁。病程4个月~5年。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可有三叉神经痛、听力下降、耳鸣、耳聋、面部感觉减退等。
1.2 方法
使用GE公司的 Signa EXCITE HD 1.5T Twinspeed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头部八通道相控阵线圈或头部正交线圈。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扫描序列包括SE序列T1WI(TR500 ms,TE12 ms)和FSE序列 T2WI(TR4200 ms,TE90 ms),层厚 6 mm,层间隔 2 mm,矩阵 256×256,FOV 220 mm×220 mm。FLAIR 序列(TR6000 ms,TE150 ms,NEX 1,反转时间2000 ms);弥散加权成像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轴位扫描,(TR3000 ms,TE107 ms,TI2200 ms,TA 180),层厚 6 mm,层间隔2 mm,矩阵128×128,FOV 373 mm ×221 mm。以上检查结束后,经前臂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行T1WI增强扫描,用量:15~20 mL(0.1mmol/kg),速率2.5 mL/s。图像及数据处理:所有DWI图像均用GE工作站AW4.4中的Functoo1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依据ADC图分别在表皮样囊肿、深部正常脑白质以及脑脊液选3个感兴趣区(ROI),测量其ADC值并求平均值。ADC值低于深部正常脑白质为降低,高于深部正常脑白质为升高。
由2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分别观察MRI影像,存在不同意见时通过商讨以取得一致。观察者比较肿瘤在弥散成像中的信号特征,肿瘤的边界以及肿瘤内部的均质程度,评价术后肿瘤的残存和复发;同时对其他MRI序列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对比。
2 结果
25例颅内表皮样囊肿DWI均呈高信号,强度明显高于脑脊液;T1WI呈欠均匀的较低信号,强度等或略高于脑脊液;T2WI呈均匀或欠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当;T2 FLAIR呈不均匀絮状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大部分病变均未见明显强化,仅有2例呈细线状或不规则线样边缘强化,术前诊断正确。 ADC值测量结果:颅内表皮样囊肿平均ADC值低于CSF(t=-29.92),高于脑白质(t=4.87)。
3 讨论
DWI是目前能在活体上进行水分子弥散测量与成像的唯一方法[2]。它与传统的MRI技术不同,它主要依赖于水分子的运动而非组织的自旋质子密度、T1值或T2值,为组织成像对比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组织中水分子扩散是指组织内(包括组织内和组织外)水分子的一种随机的热运动,扩散的方向与幅度受生物膜和组织中大分子的影响。MRI能控制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磁化状态,却不影响其扩散过程,因此,MRI是目前监测活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最理想方法[3-5]。而传统的T1WI和T2WI扫描序列以质子在经受一系列激励后重新回到初始静止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为基础对组织进行成像[6]。一般情况下,表皮样囊肿内为富含结合水的无定形物,Tl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当病灶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差很小,并且病灶较小未见明显占位效应时,常常被脑脊液掩盖,因此,常规MRI平扫不易发现病灶。FLAIR是利用反转恢复脉冲,当反转恢复时间(T1)接近脑脊液的T1时间,通过抑制病灶周围脑脊液,强化病变长T2属性。因而能更清楚地显示表皮样囊肿,在FLAIR上表皮样囊肿与脑脊液相比信号明显增高,高信号原因是囊腔内蛋白质和角化物所致。所以,FLAIR序列对表皮样囊肿的显示优于T1WI和T2WI。DWI序列是由于表皮样囊肿囊腔内主要成份为浓稠的豆渣样角化物,黏稠度极高,细胞外水的浓度高,水分子运动受限,弥散速度慢,病灶内部增加的T2效应致信号不减低,因而DWI表现为高信号[7]。所以本组中,25例表皮样囊肿在DWI上均呈明显高信号,与文献[7-10]报道一致,并全部被检出、正确诊断,与常规序列组和FLAIR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见图1~5。
注:图1~5分别为T2WI、TIWI、FLAIR、DWI和增强T1WI图像。病灶呈不均匀性长T1、长T2信号,FIJAlR上为混杂絮状高信号,DWI上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病灶分界清晰,呈分叶状,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
表皮样囊肿应与下列肿瘤鉴别:蛛网膜囊肿、脂肪瘤、听神经瘤囊变。蛛网膜囊肿内成分相对较单纯,其信号强度较均质;脂肪瘤在T1WI及T2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且信号强度比较均质,T1WI信号强于T2WI信号,应用脂肪抑制序列扫描,脂肪瘤高信号可被抑制;听神经瘤位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易发生囊变,但强化检查时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而表皮样囊肿则不强化[11-12]。
通过以上病例MRI各序列比较分析及文献复习,MRI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扩散成像)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3]。
[1]Mohanty A,Venkatrama SK,Rao BR,et al.Experience with cerebellopontine angle epidermoids[J].Neurosurgery,1997,40(1):24-29.
[2]Seki H,Takano T,Sakai K.Value of dynamic MR imaging in assessing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volvement of the cervix[J].AJR,2000,175(1):171-176.
[3]杨振汉,冯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63.
[4]张坤毅.核磁共振(MRI)的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5):101-103.
[5]谢琳,王亮,郝淑煜,等.颅内表皮样囊肿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1):46-48.
[6]刘卉,崔世民,刘梅丽,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颅内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2):165.
[7]吴光耀,孙骏谟,田志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常规TIWI,T2WI,FLAIR及DWI对比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32-1235.
[8]郝大鹏,徐文坚,解桂花,等.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的DWI的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6,21(5):484-486.
[9]李相宁.磁共振弥散成像鉴别颅内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囊肿[J].中国医疗前沿,2011,(10):72.
[10]张婷,马杰.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2):187-189.
[11]李军,杜龙庭,朱襄民,等.颅内表皮样囊肿13例MR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7):1634-1635.
[12]谢雷,符伟平,何以郎,等.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MRI鉴别诊断[J].中国医药导报,2011,(14):96-97.
[13]浦智韬,魏乐勋,王友良,等.MRI弥散加权成像对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J].浙江实用医学,2010,15(4):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