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处理问题的独特方法

2012-09-20刘明钢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7期
关键词:个圈汪东兴画圈

因一块肉绝交

1913年至1918年5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蔡和森、李维汉等人。这些热血青年经常聚集在一起畅谈理想,探讨科学。1936年,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记者斯诺曾谈到这样一件事:“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位青年的家里去,他对我说要买些肉,而且当着我的面把他的佣人叫来,谈些买肉的事情。”毛泽东说:“当时我感到恼火。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

就因为这点小事,毛泽东就与之断绝交往,并使用“家伙”一词,表达自己的鄙视与厌恶之意。为什么会这样呢?毛泽东说:“我的朋友们和我只乐于谈论大事。”

重大问题轻松阐释

20世纪60年代,中国和苏联两党之间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意识形态大论战。1964年3月,罗马尼亚试图调停中苏之间的关系,派代表团来中国进行访问。针对罗马尼亚对公开论战的担心,毛泽东轻松地说:“公开论战,第一条不死人,第二条天不会塌下来,第三条山上的草木照样长,第四条河里的鱼照样游,第五条女同志照样生孩子。”这是毛泽东的一个习惯,对于十分严重的政治问题,往往讲得极其轻松。

1965年,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访问越南路过北京,向毛泽东提出希望停止苏中之间的公开争论。毛泽东再次讲了给罗马尼亚代表团讲的那层意思并强调:“原则争论还要继续下去,但国家关系应改善。”

柯西金认真地问:“要争论多久?”“一万年。”毛泽东不假思索地回答。柯西金马上问:“能不能缩短一些?”毛泽东回答说:“可以,减少一点也可以。你是十月革命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看在这个面子上,我让步,减少一千年。你看这一让步多大呀,一让就是一千年嘛!”

毛泽东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想告诉苏联人,论战还要继续,还要长期地进行下去。实际上,仅仅过了24年,中苏两党就正式恢复了关系。

模糊自己的态度

1970年7月23日和25日,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纪念“八一”建军节社论草稿。陈伯达主张将“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人民解放军”一句中的“毛主席和”几个字去掉,张春桥不同意。周恩来最后表示“要请示主席”。

当时毛泽东在杭州,周恩来写了一封信报给毛主席。毛泽东当时眼睛患白内障,视力模糊。汪东兴将信念给毛泽东听,毛听后没有表态,说:“你画个圈退回去。”汪东兴考虑此事他不好画圈,就搁下了。

7月29日,周恩来、黄永胜找毛泽东请示。毛泽东回答说:“至于提法问题,这无关紧要。”周恩来等告辞后,毛泽东问汪东兴:“不是让你画圈吗?”汪东兴回答:“我不敢圈。再有,两种意见,您到底赞成哪一种?”毛泽东说:“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听了这番话,汪东兴明白了毛泽东的心思,于是画了个圈,把稿子交给周恩来。

8月1日,两报一刊发表提法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社论。社论刊出后,毛泽东很不满意,认为突出林彪对军队的“直接指挥”是别有用心的。

这件事情体现了毛泽东在处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时,采取一种模糊自己的态度,进而观察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再作处理的处事方法。

猜你喜欢

个圈汪东兴画圈
在我生活的地方
“功臣”汪东兴1978年为何被点名批评
套圈?圈套!
肩周疼痛没事画画圈
算你机智
开国少将汪东兴一生如何紧跟毛泽东
脸部按摩有章法
察言观色
汪东兴:带着争议离职,不带争议离世
汪东兴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