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旬阳崛起实录

2012-09-20李承明周励

西部大开发 2012年4期
关键词:旬阳工业园区县域

◎ 文/本刊记者 李承明 周励

旬阳崛起实录

◎ 文/本刊记者 李承明 周励

旬阳始终坚持“循环经济、生态立县”的科学发展理念,实现了经济社会、 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尤其生态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四年来,从当初零散的工业集散地,到今天的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再到未来的生态文明新城,探索出了一条集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经济循环、环境友好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秦巴腹地、汉水中游,被称作秦头楚尾的地方,坐落着一个精致的小城——旬阳。浩瀚的汉江和灵秀的旬河在这里合二为一,深情拥抱后构成一幅天造地设的太极图,神形兼备,巧夺天工,因而旬阳就有了“太极城”的美誉。

近期,有两则报道使旬阳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一是当年被人弃于路边的旬阳鸡血石横空出世,在游资和藏家的追逐下,在这个宁静的县城,一幕新版《疯狂的石头》正在上演;二是旬阳工业产值首破百亿大关,2011年度陕西省重点建设工业集中区综合排名,旬阳生态工业园区位列第三。

2011年旬阳县完成工业产值102.88亿元,这在西部县区中数值并不算大,且毫无竞争优势。但对于这个国家连片扶贫重点区和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区的旬阳来说,却非同寻常。

一个山区农业大县,为什么工业产值能够连续五年保持26.6%的增速?县委书记邹俊杰自信地说:“我们坚持以工业强县为核心战略,以循环经济理念引领县域工业向园区集中,让工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扩张,实现民富县强目标。”

2009年才正式成立的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在短短4年里,迅速崛起为陕南县域工业园区的典范,旬阳也由此找到了破解县域工业园区实现循环生态发展难题的答案。

事实上,作为聚集县域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西部各地的县域园区近年来的发展并不尽人意。因此,剖析旬阳园区迅速发展之谜,也就有了现实意义。

奇迹般的发展成果

4月14日,本刊记者一行漫步在十里旬河两岸,呼吸着秦巴大山里沁人心脾的空气,听着远处悠悠传来的机器隆隆声,看到的是旌旗飘扬,施工场面热火朝天……这就是陕西新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之园——安康市唯一被列入陕西省重点建设的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

2011年,旬阳县生产总值达67.77亿元,工业总产值首超百亿达到102.88亿元,工业增加值17.37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2.51亿元,四项指标分别占安康市九县两区的16.94%、29.87%、19.74%和29.79%。

而在这些数据中,记者发现为旬阳发展增速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

旬阳生态工业园区从2008年始筹建,到2011年底,园区工业产值从建园初的10.4亿增长到45亿元;园区规模企业由4家增加到18家,规模工业产值达到37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70%;实现税收7.5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5%;就业人数达到5660人。

记者们甚是惊奇,2009年园区在县城外的一片乡村正式成立,四年后这里就已成为陕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并开始从县域工业集中区向实现生态循环发展的一流工业园区迈进,成为安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初步走出了一条集“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经济循环、环境友好”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成为陕南开发速度最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能力最强的县域工业园区。

四年来,先后有33家企业入驻,中烟、有色、尧柏、陕汽、中电投等10多家大集团大公司落户园区。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如果说旬阳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以工业为主导,那么工业发展的主体就是旬阳生态工业园区。旬阳的成功实践开创了县域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了新的理念和机制,为西部乃至全国县域园区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利用县域特色资源优势招商

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旬阳招商亦是做到知己知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满足对方需求,利用县域特色资源优势招商。

旬阳县委书记邹俊杰

旬阳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武臣向记者介绍,旬阳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交汇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襄渝、西康铁路及316国道、102省道在旬阳交汇,境内铁路128公里,设站达14个,是全国铁路设站最多的县。随着西康铁路复线及襄渝铁路复线的建设,汉江航线的建设,旬阳将成为陕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旬阳生物、矿产、水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国际型优质烤烟基地、全国人工栽培黄姜第一大县。县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39种,汞、锑、铅、锌、镁、铁、石灰石、白云石储量尤为丰富,汞锑矿为全国特大型矿床。

旬阳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招商,目前基本形成鲁家坝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草坪烟草食品工业区、青泥装备制造工业区、柳村新型建材工业区、白柳生物制品加工等5个初具规模的循环工业小区。一个小区布局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有一个龙头企业引领,一个大项目带动,一批企业配套,培育发展一个循环产业,构成了园区跨越式循环化发展的格局。

旬阳县县长张益民

据了解,这些企业中,宝通汽车、宝利机械、健兴魔芋、科威公司、中科纳米、润农饲料、瑞鑫粮油公司、四建司、亨通铸造等已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建设的现代物流、粮油加工、水泥制品、球磨铸件制造等产业项目正在带动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科学规划奠定发展基础

规划是引领科学发展的蓝图,园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旬阳作为陕南山区县,在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资源、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依托科学规划,走出了一条拉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新路。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郑双成对此评价,园区的规划就是在科学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围绕旬阳资源特点和工业基础科学编制的。

据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邓帮财介绍,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综合性、系统性和操作性。2009年,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结合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聘请8名省内著名专家组成园区规划顾问组,聘请陕西省发改委研究所、省环科院、长安大学规划设计院、东西部经济研究院等5个研究机构,联合作战,集思广益,开门纳谏,完成了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控规、道路布局规划、园区主导产业选择与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园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6个专题规划编制,形成了园区5-10年的发展纲领和方向。

陕西省政府研究室工交处处长白振中认为,这个规划起点高、定位准,实施性强。首先是把园区循环主导产业的选择定位和项目载体作为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充分把旬阳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发展基础与时代发展新要求、新理念结合起来;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统筹起来;把生态化、低碳化、循环化发展理念融为一体。

记者认真阅读了此规划,规划选择了“烟草食品、新型材料、电力能源、水泥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制品”作为园区六大产业,配套编制了100个重点项目。从中又优选了80个好项目,总投资约250亿元,远景投资500亿元。清晰的发展思路,明确的主导产业,具体的发展项目,先进的工艺路线,严格的准入条件,为园区的科学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把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研究的重点。结合园区山地多平地少的地形、地质、地貌和山水特点,围绕确定的6大主导产业的生产特征与标准要求,因山就势,扬长避短,科学布局,充分利用山体、水体、滑坡体,巧妙艺术地构建园区产业隔离带、水体景观带、山体生态带,集约利用了建设用地,又合理搭配了企业生态绿化用地,形成了山中有水、水映林绿、林掩工厂的独特生态景观园区,努力把园区规划建设成美好城市。

最后是把循环发展作为规划布局研究的核心。在循环发展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立足县域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以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为主,建立起产业成链、系统集成、规模配合、共享服务的生态工业系统,初步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发展模式。

陕西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洪峰高度评价: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创新了县域工业园区规划编制体系和方法,对全省特别是陕南搞好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提供了示范。

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县域工业处处长孟尉校告诉记者,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西安曲江出版传媒公司联合出版的《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了县域工业园区规划编制体系和方法,对全省搞好工业园区规划提供了示范蓝本,被许多园区借鉴参考。

服务平台破解发展难题

为促使入园企业快步加速,迅速步入快车道,旬阳采取政府资助、吸收民资、民营方式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助推企业发展的平台,破解发展难题,为园区一跃成县域经济突破发展中的一匹“黑马”奠定了基础。

县水利局投资840万建成园区供水管网;电力局投资5500万建成变电站,改造园区线路;财政局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鲁家坝大桥;政府通过争取项目筹措1500万元完成了陕汽所需的100亩地的三通一平;县发展改革局、经贸局等部门在争取工业贴息、陕南突破发展专项资金中优先扶持园区企业。

长7.3公里的旬阳尧柏水泥公司亚洲第一长管式原料输送长廊像一条巨龙腾跃起伏,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

人才技术一直是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园区管委会主动与西安科研院所联系合作,与8所高校签订了“县域合作框架协议”,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陕西东西部经济研究院联合成立了旬阳工业研究分院,有2名博士、多名研究生长期为园区企业和机构提供有偿技术咨询服务,破解了园区发展的技术人才难题。4年为企业的8项发明专利、26项科技奖在园区转化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园区在起步伊始,就对申请入园的企业从严把关,注重淘汰落后产能,禁止此类项目入园,把生态、低碳和循环经济融为一体,突出新兴产业发展这一主线。

优势凸显渐入发展春天

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在陕南循环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创新。

采访中,中科纳米副总经理刘清泉感慨地对记者说:“几年前觉得园区比较荒凉,现在来的人多了,人气旺了,这里成了一片朝气蓬勃的投资热土。”

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已经挂在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者的脸上。“要加快加快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无论是普通的建设工人,还是园区管委会职员,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别人办不到的,我们要办到;别人能办到的,我们要办得更好”这是邓帮财对几年来管理运营园区的自我要求。“搞园区建设,必须要有前瞻的眼光和战略,还要有坚持的恒心和毅力、更要有拼搏创新精神!”也许,正是这种精神的张力造就了旬阳园区超常规发展的现象。

“只争朝夕”,成为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关键词。自此园区景象由春到夏,热火朝天。邓帮财说,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需要富有激情的泼墨者积极参与进来。其中既需要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龙头引领,也需要本土企业成群结队,在循环发展中优势互补,成龙配套。

我们相信,随着旬阳县委、县政府关于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发展重大部署的推进,旬阳生态工业园区无疑将成为旬阳发展新格局的制高点,成为实现资源快速聚集的集中区域,也是企业家实现美好未来的创业之城。

猜你喜欢

旬阳工业园区县域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传统音乐类】 旬阳民歌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旬阳民歌大家唱活动正式上线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传承保护民间文艺 塑造动感美丽旬阳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县域经济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