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慧语
2012-09-20
智人慧语
县官要以品德立身
“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你既要从政,又要发财,就只能去当让人指脊梁骨的贪官、赃官,既名声不好,又胆战心惊,只怕被别人捉住,最后落个不好的下场。”
中华几千年的政治哲学中,县官非常重视品德立身。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说: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做个好县官,首先必须加强个人修养,做个好人。
怎么做个好人?何谓做人之本?自古到今的共识只有两个字:品德。古语云:“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品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这说明,立身做人,以德为先。为官一任,品德立身。
官以德立身,人以品为重。注重品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党历来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县一级干部的道德修养和建设。毛主席在70多年前,号召共产党人,像白求恩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今天,胡锦涛总书记又明确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告诫县委书记说:“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你既要从政,又要发财,就只能去当让人指脊梁骨的贪官、赃官,既名声不好,又胆战心惊,只怕被别人捉住,最后落个不好的下场。”
目前,县级领导干部的品德建设任重而道远。在社会转型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处身于不断增加的各种诱惑中,有些县级干部忘掉了做人之本,最终失德失身,害人害己害党。历数近年来被查处的县委书记,他们之所以目无党纪国法,肆意妄为,说到底是他们丧失了为官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为所欲为。
现实生活中,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县官不修品德者屡见不鲜。在各种思潮和利诱的影响下,一些县官对立身乃做人之本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县官视权势为立身之本,当官不为民做主,一心想着向上爬,向钱看,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经营关系,甚至买官卖官;有的县官视名利为立身之本,做事但求虚名,不务实际,追求虚假的政绩,遗祸当地的百姓;有的县官视财富为立身之本,为官一任搜刮一方,利用手中的权势,大肆敛财;有的县官视享乐为立身之本,奉行人生在世,及时行乐,不顾法纪道德包二奶、养情人,败坏社会风气。
对县官来讲,立品德做人,不仅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更是关系到一个县的兴衰、县域治乱和社会风气好坏的大问题。县是国家的基石。孙中山先生曾说:“政党之发展,不在乎势力之大,而党员之智能道德低下,内容腐败,安知不由盛而衰?”“大凡一个国家所以不能够强盛的缘故,起初的时候都是由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发扬,便能成功。但是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是孙中山先生从一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值得县官们学习和铭记。
县官加强道德修养就是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重就是不忘做人的本分、做官的“身份”;做人要尚德,为官要尽责,爱民亲民。自省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自省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警就是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励就是不懈怠,不骄矜,不甘于平庸。讲党性、重品德、作表率,就是要求县官不忘记党的宗旨和职责,做人以德为本,做事以德为据,做官以德为重。
县官个人的品德修养固然离不开本身的自警、自省、自律,但是,县官的道德养成并不完全是靠闭门思过得来。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道德养成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县官立身的问题上,除强调县官的个人自律自主外,更应加强对县官的教育和管理,用教育促进县官品德的提升,用制度引导县官追求美德,使之不敢胡作非为,做楷模,当典范。县官修身立德是自己毕生的功课,需要长期坚持,需要恒心和韧劲。有些县官上任之初,也能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但上任不久,难以抗拒诱惑,从接受小恩小惠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道德的堤坝在一点点崩溃,最终完全冲破底线,坠入犯罪的深渊。
因此,立德修身贵在持之以恒,县官要抵得住诱惑,挡得住干扰,经得住考验。县官只有让外在的品德要求化为内在的道德本性,则其“身”才能真正“立”于县域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