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山”从长计议
2012-09-19张晓恩
张晓恩
【摘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应对的是高考作文,所以在高三之前适当地加大考场作文的训练和分析力度,既能给高三作文训练打下良好基础,也能使学生尽快完成从自由写作向考场作文写作的转型,节省时间,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C633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最能体现语文能力的优劣。因此,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被形象地比喻成“半壁江山”。许多语文教师对于作文训练基本都采用高一、高二以自由写作为主,并按《课程标准》完成若干次命题作文写作。高三加强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写作,并限制写作时间。我认为,这种做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毋庸讳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应对的是高考作文,所以在高三之前适当地加大考场作文的训练和分析力度,既能给高三作文训练打下良好基础,也能使学生尽快完成从自由写作向考场作文写作的转型,节省时间,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有鉴于此,现将我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供大家商议。
一、准备作文材料库
我们不能想象一篇没有任何材料,只有平淡的叙述、空泛的抒情、干瘪的议论的文章能成为一篇好文章。而丰富的作文材料必须在平时一点一滴中慢慢积累。以前,我总是等高三时将我收集的素材分门别类地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读背。后来我慢慢发现,往往是学生拿着一大堆作文素材却不知道怎么用。这种做法既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之后我尝试把收集素材的工作提前到高一、高二,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己收集,并按自己的想法分门别类地总结,结果效果要好得多。当然,在收集素材过程中,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指导学生从若干方面归纳。同时我还要求学生以收集的素材为依据,做简要点评或写简短感想,把素材变成自己的东西积累起来。学生带着数量可观的素材迈进高三,在高考作文训练中就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困惑和尴尬了。
二、力求“五好”
“五好”即好题目、好开篇、好结构、好结尾、好书面。要做到这“五好”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必须在高一、高二的日常训练中从这五个方面要求学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既扣题又新颖的题目会给读者第一好印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扣题又精彩又优美的“凤头”会让整篇文章开始就彰显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结构显思路:思路凌乱必然导致结构凌乱,将直接影响文章中心的凸显。这就要求学生结构清晰完整实属必要。尾声响全篇: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结尾都要力求简洁扣题,精彩有力,曲终奏雅,余味绵长。
三、精雕细琢练语言
语言是文章表情达意的载体。无论多么深刻的思想,多么精致的结构也必须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而语言是绝不可能只在高三时突击训练几十篇就能迅速提高的。所以必须把语言训练放在平时作文训练的重要位置上。学生的作文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也要制定相应不同的目标。首先做到通顺无语病。其次力求语言简洁。啰唆是学生作文的通病,要纠正这种毛病,要求学生在完成一篇习作之后先自我反省,看看哪些地方可以删减。其次由教师批改,还可以作为范文拿到课上由全体同学共同讨论批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简洁的好习惯了。第三,在通顺简洁的基础上追求优美。“文质兼美”是对好文章公认的评价。要做到语言优美,必须加大平时语言的训练力度。训练可以由句子开始,之后一段,最终扩及全篇。练习中,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调动美词、美句用于表情达意,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诗词警句。
四、形式上求新出彩
在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前提下讲究一下文章外在形式的修饰和包装,也能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现提供几种形式供大家参考:一是采用题记或后记的形式,或高度精练概括,或生动形象描述,或感情真挚抒情,既突出了文章主旨,又彰显作者的语言功力。二是采用小标题形式,将文章分成或并列或递进的几部分,分别冠以简洁的小标题,让读者一目了然,文章结果清晰可见。三是采用书信体,书信体的文章便于抒发情感,而“感情真挚”是高考作文评分中很重要的一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有写信的经历,运用起来驾轻就熟。四是采用小说的体裁,学生对小说的阅读量是很大的,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小说的创作。高考作文中,以小说的形式取胜不胜枚举。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作文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作文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将更多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里,让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作文课,不再把写作文当做一种负担。“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同学们用十年寒窗的心血浇灌的作文之花能在高考中美丽绽放。
(责任编辑:刘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