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意识在问题设计中得到突破

2012-09-19赵芳莲

课外语文·下 2012年7期
关键词:求知欲创新意识

赵芳莲

【摘要】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教师精心设疑,而课堂设疑必须在吃透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重点、难点加以确定,同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遵循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既讲究技巧,又顺乎自然,才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就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师和学生课堂问答设计中、逐步培养中做了探索。

【关键词】创新意识;悬念性问题;求知欲;独创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疑”之重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善于牵线搭桥,“授疑质理”,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设问要有效,即设问要力求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善思维的品质,有益于学生的创新。某小学教师出了一道练习题问学生:“雪化了变成什么?”绝大多数学生回答“变成了水”,老师都一一打勾,只有一名学生写的是“变成春天”,老师却给打了叉,由此联想到我们语文教师总是带着学生进行整齐单一,公式化的训练,缺乏创新意识。所以,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当从问题设计中寻找突破口。

一、巧设悬念性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仅有119字,文字不艰深,寓意匪浅,像这样短小精悍的名篇易通不易懂,我在教授这一课文时,没有对字、词、句作繁琐的串讲,而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章法上和思路上汲取教益,可以设计两个问题:1.为什么作者不直接点出莲花?2.作者为什么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收尾?这时课堂雀跃,议论纷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握住了入题,引出,铺题点旨到铺题收尾的思路,弄清了衬托、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又如我教《孔乙己》一文之前,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有三块“伤疤”不能碰,一触即恼,读课文找找是哪三块“伤疤”。这样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即“半个秀才未捞到”,此其一;“偷窃”,此其二;“被打”,此其三。

二、设计求异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

老舍的《小麻雀》一文最后说。小麻雀“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课后练习提供了四个理解,1.“人”有好坏善恶之分;2.弱小者要以抗争求生存;3.不能奢望敌手赦免;4.不要幻想意外出现救星。我于此设问,大家同意上面的意见吗?如不同意,你认为小麻雀好像明白了一点什么呢?有的学生说要学会自我保护,有的说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还有的说应苦练基本功。可见,一个求异性思维能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设计想象性问题,训练学生扩展、再造、推测能力

如学生续写《孔乙己》结尾一段,“我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怎么死的?读者不得而知,从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到终究一死之间,鲁迅留下了空白,我于是引导学生根据孔乙己的性格境况,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推究“孔乙己之死”。又如让学生为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设计一幅画面。还可以让学生学完《故乡》一文后,写《30年后的故乡》,以表现宏儿与水生相逢时的神情、动作、语言以及他们新的生活。

四、设计比较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品评优劣中获得新知

比较是进行科学分析的重要手段,也是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也就区分不出事物的相同、相异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修辞方法或者层次结构,课文中这样用好在哪里,需要比较。教学中习惯的做法是举出差的、错的来对比,以证明作家的独具慧眼。久而久之,学生就把课本奉若神明,唯有揣摩学习,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后果是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这类问题可换个角度去设疑,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结尾用三个比喻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形象新颖,含义深刻,其表现手法出神入化。我启发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比喻来形容春天的特点?结果学生们想出了新奇的比喻,如“春天像英俊的少年,意气风发”,“春天像色彩斑斓的画卷”等,这些比喻也许不如作者高明,却给了学生一个信念:我也可以出口成章,写出妙句。

五、设计争辩性问题,培养变异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明辨事理

我教《愚公移山》时,在勾勒人物的品性完成形象板书之后,设置小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从而更好地把握“愚公不愚”的智者形象。再如,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很多同学认为他心胸狭窄,忌才妒能,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学生阅读原著,主要是有关曹操的情节,对曹操巧借粮官之头、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允许关羽归主等情节,学生共同研究、探讨,看看曹操身上没有“义”字吗?曹操统一北方没有贡献吗?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各表心声,看来曹操的形象不只是奸诈狡猾,更多的是讲义气,重贤能。如此的阅读、分析、求异的过程,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豁然开朗。正所谓“把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变成学生主体乐于参加,乐于接受的过程,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六、在无疑处设计问题,于平淡中见新奇

不少学生认为语文明白如话,好像没什么学头,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平淡中发现新奇,例如,我在教《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勾画出描写托尔斯泰肖像的句子,然后归纳发现,作者在刻画托尔斯泰的形象时,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丑陋,然后写他非同寻常的眼睛,尤其是引用高尔基的一句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此时,我就此设问:作者为什么要着力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高尔基的话又有什么含义?通过讨论,学生悟出:托尔斯泰的眼睛是他丰富思想和非凡智慧的反映,所以作者要着力描写。此外,引用高尔基的话,从修辞上看是夸张,但他恰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从而使学生悟出平淡的句子中所蕴含的不平常。

总之,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教师精心设疑,而课堂设疑必须在吃透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重点、难点加以确定,同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遵循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既讲究技巧,又顺乎自然,才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责任编辑:刘宝瑞)

猜你喜欢

求知欲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