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恒通烈士传略
2012-09-19魏志文镇江市档案局江苏镇江212000
魏志文(镇江市档案局,江苏镇江,212000)
巫恒通烈士传略
魏志文(镇江市档案局,江苏镇江,212000)
巫恒通,字天侠,1903年生于江苏省句容县白兔镇柘溪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巫恒通兄弟三人,兄巫全仁,弟巫恒达,皆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后人称巫氏三兄弟为“伯仲三杰”。巫恒通生前曾任新四军新三团团长、苏南行署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巫全仁任地方抗日武装中队长,巫恒达任新四军《火线报》编辑。
巫恒通年少时目睹国弱民穷,立志教育救国。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到无锡县立第四小学任教,不久调任地方教育指导员。此后历任句容县督学、泰兴县教育局长等职,以德才兼优闻名苏南教育界。抗战前,巫恒通从事教育10余年,一心梦想教育救国。但军阀混战、国共纷争、国无宁日,使他的梦想成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兵侵占东北三省。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抗日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巫恒通深受影响。1936年,巫恒通任泰兴县教育局长,适逢“西安事变”发生,他关切时局,热心国事,慢慢有了投笔从戎、为国请缨的想法。
1937年“七七”抗战兴起,随之“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军。巫恒通即与友人筹划抗日活动,支援前线爱国将士。12月南京失守后,泰兴县县长单成仪等弃城逃跑。此时,身为教育局长的巫恒通即相约泰兴县警察局长张恨愚,集中200余人枪,向泰州、高邮转移,计议奔赴洪泽湖开展游击。单成仪外逃后,见日军无意占领泰兴,便重返县城,反诬陷巫恒通等惧敌外逃,勒令率部速归。张恨愚恐归后受到追究,即骗去巫恒通携带之4000元公款,又将所部枪支奉送南通如皋保安司令部,谋得一官半职。这使巫恒通处境不利,泰兴县政府借口巫恒通擅离职守,携款潜逃而通缉他。1938年3月,巫恒通在如皋被捕,解押泰兴入狱。在狱中,巫恒通谈笑自若,宣传抗日救国,使探监人和同牢人无不折服。当局为加强看守,即令巫恒通改与看守人同住。但为时不久,看守人又被巫恒通说服,并暗中为巫恒通传递信件。当局再将巫恒通软禁在一家旅社,派法警看守。而法警与旅社主人张某均对巫恒通蒙受不白之冤深表同情,尽力给予方便。巫在旅社食宿达10个月之久,张某分文不取,并提供报纸书刊,使巫身陷囹圄仍能知晓国家大事。
1938年夏,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抗日,自夏而秋,连战皆捷,迅速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这时巫恒通的老同学管文蔚已在丹阳本乡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管文蔚与巫恒通在无锡省立三师求学时即相识,“五卅”运动中又曾并肩战斗。后管文蔚在大革命时期从事革命活动,但两人仍有交往。巫恒通得悉管文蔚近况后非常高兴,即让长子巫健松去丹阳致信管文蔚,并让同事卢肇熙回句容家乡探听情况,决心回乡抗日。1938年底,巫恒通交保释放。在此之前,管文蔚已复信巫恒通欢迎他回乡抗日,因此巫恒通当机立断,让卢肇熙相邀领衔保人和一名法警同时脱离是非之地,分头南渡至丹徒姚家桥友人家会合。巫恒通则先到教育厅所在地淮阴述职,向朋友致谢。朋友推荐巫恒通担任新的职位,巫婉言谢绝,然后兼程南下姚家桥,会同卢肇熙等转往丹阳管文蔚处。这时候,恰逢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陈毅到管文蔚处视察,于是见到了陈毅。
当晚,荒村寒夜,一灯如豆,而陈毅与管文蔚、巫恒通畅谈抗战大计,议论风生,更深不倦。当陈毅论及坚持江南抗战急需扩建地方武装时,指出句容东北层峦叠嶂,居高临下,俯视京畿(南京),足以扼制长江及京沪铁路,地势险要。如果在这能组建一支武装游击,必如利刃刺敌腹背,作用极大,勉励巫恒通放开手脚。巫恒通欣然受命,第二天即随同陈毅返回句容,并送长子巫健松往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学习。巫从此投笔从戎,决心追随共产党抗日救国。
巫恒通返乡不久,即与胞兄巫全仁联络亲友,筹集20余人枪,干1939年3月2日在本乡正式成立“句容县民众抗敌自卫团”。陈毅当即邀请巫恒通等到一支队司令部,商讨如何扩大武装和开展对敌斗争。1939年3月下旬,巫恒通一行至溧阳东会村再次会见陈毅。陈毅就发动群众建立抗日组织以扩大武装,团结开明绅士和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巩固统一战线,争取与分化瓦解杂牌武装以安定社会秩序,打击罪大恶极之汉奸以拔除敌人爪牙等大政方针,—一详加阐述。同时,陈毅建议抗敌自卫团简化组织,并派得力干部曾昭墟协助工作。这使巫恒通信心倍增。
此后,巫恒通即在曾昭墟帮助下,联络东乡洪天寿、徐德润两股武装,合编为一支队伍,改称“句容县东北区民众抗敌自卫团”,巫恒通任团长,曾昭墟任参谋长。下设1个大队,2个中队,洪天寿任大队长。之后,陈毅又派新四军副营长吴嘉民率一团八连配合行动,将北乡几支杂牌武装一一收编,扩大为5个大队。1939年夏天,巫恒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下半年赴皖南军部受训结束后,即出入镇江、句容、江宁3县北部地区,抗敌锄奸,保境安民,并将部队改称“镇句江国民抗敌自卫团”。
1939年11 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建立。陈毅、粟裕决定将巫恒通部编入新四军战斗序列,改编为新三团,接替已调回皖南军部之第三团防务。1940初,陈毅邀请巫恒通到溧阳西塔里,面商部队整编事宜。巫恒通欣然同意整编,立即着手整顿。此时,正逢巫恒通兄嫂被敌杀害,第二大队长朱烈玉等不纯分子叛变投敌,使巫恒通内恸于兄嫂罹难,外困于部队受损,处境艰难。但他仍坚韧不拔,在曾昭墟和洪天寿协助下,将4个大队带往溧阳江南指挥部进行整训,正式改编为新四军新三团。改编后巫恒通仍任团长。全团辖2个营4个连,共600余人。随后又经短期军事训练,部队战斗力大有提高。新三团重返镇、句、江后,连战皆有斩获,成为新编部队一支劲旅。对此,巫恒通不胜感慨地说;“书生从军,要努力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学会带兵打仗。我早年梦想教育救国,逐步改良,但国民党腐败无能,倒行逆施,使我完全失望,混了半辈子,一事无成,如今找到共产党,要重新开始新生活,弥补过去虚度之年华。”1940年5月28日,巫恒通于南京近郊土桥向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副团长钟国楚赠送照片时,曾在照片背后题诗述怀。全诗是:“南京郊,茅山麓,铁蹄下的群众,纷纷的觉悟了,卷到抗战的大漩涡。投笔从戎,献身革命,斗争了一年,昨死今生,形成划时代的我!继续坚持着,抗日反汪反封建,目的在求民族和社会底解放,准备流最后一滴血,高唱凯旋之歌!”诗中所述感受,真实地反映了巫恒通当时的心境。
1940年6 月,巫恒通的胞弟巫恒达自大后方辗转还乡,被分配在新四军《火线报》》任编辑。巫恒达工作努力,成绩显著,使巫恒通甚感欣慰。6月中旬,江南指挥部率江南新四军主力北渡长江,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7月,巫恒通率部于石马庙与日伪军作战获胜,分兵转战横山。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日军乘机反复“扫荡”茅山抗日根据地,新三团在失去主力支持下,与敌人重兵连续奋战。巫恒通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毫不畏惧。1月22日,新三团驻上庄遭敌突袭,巫恒通打退敌人围攻。25日,敌人于石头岗再次袭击新三团。26日,新三团会同“四县抗敌总会”独立营日夜与敌苦战,部队严重减员,但仍然一往无前,顽强奋战。2月中旬,新三团奉命转移丹、金、武地区。此时,巫恒通之弟巫恒达在宜兴和桥西施荡战斗中壮烈牺牲。消息传来,巫恒通慷慨陈词:“坚持抗敌,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有敌人在,房屋被毁,人被杀,这是必然遭遇。只有把敌人驱逐出国境,才能保全生命财产。现在什么是我所有的呢?我只有抗战到底的决心。这是我应有的,而且是我应尽的天职。”
1941年春,新四军奉命改编,新三团与长滆人民抗日自卫团合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四十七团。同时,又自上而下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府,茅山地区划为第五行政区,巫恒通改任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句容县长。巫恒通不顾艰险返回茅山,在敌伪日夜包抄下穿插游击,边恢复抗日根据地,边开展民主政权活动。此时,敌军将巫恒通年仅11岁之幼子巫健柏掳至句容城内,妄想以此动摇巫恒通抗战意志。但恰恰相反,巫恒通每念及兄嫂被杀,弟弟牺牲,幼子又被掳,则慷慨激昂,誓死抗战到底,斗志益坚。
1941年夏天,新四军主力一部回师茅山,连克蒲干、延陵、九里、丁庄、西旸等20余据点。日伪集中优势兵力,再次大举“扫荡”茅山地区。9月6日,巫恒通与县机关少数随行人员驻句容二区中心乡大坝上,因通信员陶发根被捕后供认,巫恒通驻地突遭敌伪袭击。巫恒通率众突围,突围中被日军开枪击伤,不幸被俘,被押送至句容宪兵队。
巫恒通被俘后,敌人欣喜若狂。先进行诱降,盛餐款待,但巫恒通视而不见,使敌不知所措。后敌人又百般威胁,逼巫恒通充当“清乡”专员。巫恒通勃然大怒,厉声痛斥道:“你们这些无人性的野兽,是我不共戴天的仇敌!我今天到此只有一死以赴之,我生得光荣,死得光荣,想让我卖国求荣那是妄想!”
此后,巫恒通即拒医绝食,决意以身殉国。敌人忙授意巫恒通幼年老师、伪句容县长陈希周出面劝降。巫恒通卧于囚室,闻陈希周至,即面墙以背相向,不屑顾之。陈希周便自报姓名道:“我是陈希周呀!”巫恒通骤然转身,怒目逼视道:“不,你不是陈希周!陈希周是中国人,你是汉奸走狗卖国贼,我不认得你这个民族败类,你赶快滚开!”陈希周在严词训斥下无地自容,只好扫兴而去。其后,大汉奸周佛海闻知巫恒通负伤被俘,即致电慰问,并派心腹尽力劝降。周佛海战前曾任江苏省教育厅长,妄想以旧日上下级关系拉拢巫恒通就范,但同样被嗤之以鼻,毫无结果。敌人黔驴技穷,又将早被抓来的巫恒通幼子带入囚室,先让他劝父进食,以亲情软化巫恒通不屈意志。幼子巫健柏见父伤重体弱,面容消瘦,不禁失声痛哭。巫恒通于生命最后时刻见到幼子,一时百感交集。他手抚幼子,历数文天祥、史可法等至死不屈大义凛然之民族英雄,然后谆谆嘱咐道:“你要永远记住你伯父、伯母和你叔父是怎样死的,永远记住你爸爸是怎样至死不投降的。如今你哥哥参加新四军在苏北抗日,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但是你爸爸就要为国牺牲了,你要继承父辈遗志,长大后献身革命,做一个有志气又有骨气的中国人。”
1941年9月14 日晨6时许,巫恒通在绝食8天以后壮烈殉国。巫恒通壮烈殉国的噩耗传来,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无不肃然起敬,沉痛致哀。新四军十六旅在祭悼烈士挽联上赞为:“民族英雄,万古流芳。”陈毅发来唁电,以文天祥
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悼词,并在1942年为《新四军抗战阵亡将校题名录》所写书端中评价巫恒通:“加入本军后,即在家乡领导抗日游击于京畿近郊,出入重地,敌寇无可如何。不幸于去秋被围,弹尽粮绝,卒至被俘。被俘之日起,即义不食敌寇水米,敌寇利用其旧友亲朋来劝降,均遭严拒。周逆佛海为巫公之素识,旧同隶所谓江苏教育系者,以旧谊欲移巫公意志,亦不果。最后敌寇勒逼幼子哭泣劝巫同志进食,巫同志执意不从,计绝食凡八日而气绝,死节之惨烈,抗战以来所仅见。方诸古贤文天祥、左懋弟,足以无愧。”甚至日军也钦佩烈士气节,出于发扬其“武土道”精神之需要,不惜备棺殓尸,在句容崇明寺设灵堂致祭,而且在烈士亲属运柩回乡时,下令至东门桥列队送行,并举枪施军礼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