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统计分析
2012-09-18宋光宇
宋光宇
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统计分析
宋光宇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漯河462000)
目的 对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5000例高考生体检后发现有500例为颌面部不对称畸形,在高考后将他们收治入院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收集牙齿萌出史、外伤史、发育史、治疗史、颌面部受伤史;评估牙齿类型和骨类型,区别好牙性、骨性及其功能性的不对称。确定好牙齿及下颌部软组织的累及的范围以及程度。结果 髁状突疾病共108人,占总人数的21.6%;单纯颏部偏斜畸形共55人,占总人数的11%;单侧颞颌关节强直共75人,占总人数的15%,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共218人,占总人数的43.6%,第二鳃弓综合征共44人,占总人数的8.8%。结论 本研究不对称畸形患者中,因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和髁状突疾病而导致面部畸形者占大多数,根据颌面部不对称畸形原因指定不同正畸方案可取得良好疗效。
颌面部;不对称畸形;临床疗效
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是牙颌面畸形中的一类,病因较为复杂。我们收集了500例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牙齿发育史和外伤史的收集,并进行临床评估及诊断,指出正畸的方案,以期为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诊断及今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0年5月在我院门诊体检的25000例高考生中所发现的500例为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均符合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12例,女188例,年龄在17~21岁之间,平均年龄(18.7±2.2)岁。在高考后陆续将其收治入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及统计分析。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
1.2 病史收集 对500例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病史进行收集,主要包括为牙齿在何时萌出,牙齿的外伤史、牙齿发育变化史、牙齿的治疗史、颌面部受伤史、颌面部治疗史等。
1.3 临床评估 评估牙齿的类型及牙齿中线偏斜的程度,观察患者面部畸形是否由面部骨骼两侧不对称而造成的。观察患者是否有关节窝和下颌骨两侧不对称等骨性不对称。区别好牙性、骨性及功能性的不对称。了解牙齿中线的偏斜程度。
1.4 临床诊断 对500例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临床诊断以及X线检查,X线学检查包括有:①关节 CT;②关节 X线断层片;③关节 Schüller 位 X线片;④关节放射性核素检查(测定髁状突骨生长活性);⑤关节磁共振影像检查;⑥关节内窥镜;⑦关节造影。确定好牙齿及下颌部软组织的累及的范围以及程度[1]。根据病因、发病机制等对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分类,500例患者依据每种类型人数的多少,共分为5类:髁状突疾病,单纯颏部偏斜畸形,单侧颞颌关节强直,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第二鳃弓综合征。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算数据用数值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结合诊断结果,将本组500例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统计分型为5类,髁状突疾病共108人,占总人数的21.6%;单纯颏部偏斜畸形共55人,占总人数的11%;单侧颞颌关节强直共75人,占总人数的15%;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共218人,占总人数的43.6%;第二鳃弓综合征共44人,占总人数的8.8%。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分类 (n,%)
3 讨论
颌面部不对称畸形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并可影响咬合的功能,或导致颞颌关节的功能紊乱。由于病因的复杂,常影响治疗[3-4]。对于不对称畸形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诊断、X线检查确定骨骼、软组织、牙齿的累及范围。由于髁状突疾患造成的不对称畸形,可单纯行下颌骨手术,髁状突截除以后将会降低患侧升支的高度,摆正患侧咬合关系,如果畸形较为严重,需要行上、下颌骨及关节手术[5]。根据统计分析出的患者畸形的类型和部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正畸。正畸准备主要包括有排齐牙列、调整Spee曲线等。上颌骨正畸术以及颏的成形术均采用坚强内固定,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后不作固定或用钢丝固定。
[1] 丁寅.牙齿与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2,18(1):82-85.
[2] 贾绮林,朱宣鹏,吴东.头颅后前位 X线投影测量标志点的研究[J].口腔正畸学,1994,1(3):120.
[3] 曾融生.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分类和治疗[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09,3(05):552.
[4] 刘彦普,顾晓明,彭品祥.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附 44 例报告[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18(4):319-321.
[5] 王红梅,纪昌蓉.安氏Ⅲ 类错伴有下颌偏斜者颌面部不对称性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3,11(1):4-7.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8.077
1672-2779(2012)-18-0108-01
201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