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2-09-17单南冰
单南冰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科,安徽阜阳 236015
由于ICU病房患者病情多较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多需进行紧急侵入性操作治疗等因素,导致了ICU患者感染发病率较高,增加了ICU病死率[1-2]。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为呼吸道感染,多方研究证明,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3]。目前因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致使病原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了解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和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存率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及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3月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98例,其中,男63例,女 35例,平均年龄(54.7 ±21.4)岁,入院时间> 72 h,于入院后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3~43 d;其中,气管插管51例,气管切开19例,无创通气28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方式及时间、侵入性操作种类及频次、体外插管留置时间、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及药敏结果。
1.2 方法
1.2.1 诊断及标本采集 呼吸道感染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4],采集患者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检。
1.2.2 细菌鉴定 本研究所有试验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规定进行,细菌分类鉴定使用生化编码鉴定管(天和微生物试剂)、ATB生化鉴定系统(法国梅里埃)。
1.2.3 药敏试验 采用英国Oxoid公司Mueller-Hinton Agar、药敏纸片、美国BBL公司M-H琼脂及BACTEC9120 型血标本培养仪。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方法及标准进行结果判断。
表1 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n(%)]
1.2.4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3、粪肠球菌 ATCC2921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菌株鉴定情况
革兰阴性杆菌占所有菌株的56.5%(432/764)。排名前5 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37 株)、肺炎克雷伯菌株(65 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株(52 株)、鲍氏不动杆菌(34 株)及不动杆菌(28 株)。
2.2 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
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最高,对头孢他啶耐药率最低,且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见表1。
2.3 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年龄、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均与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相关。见表2。
3 讨论
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NI)是指住院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也非已处于潜伏期的,而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无论受感染者在医院期间或是出院以后出现症状,均定义为医院内感染。ICU是收治医院其他科室伴有各种严重基础疾病的危重患者的特殊病房,患者多需接受气管插管、静脉插管以及留置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及卧床治疗,免疫力极低,另外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ICU患者易感因素增多,院内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医院内感染是ICU患者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5-6]。研究表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属最为常见的严重医院感染,病死率高,相关因素复杂。近年来,各种微创及介入技术发展迅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恶性肿瘤放化疗、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均为呼吸道感染创造了条件,及时掌握其致病菌种类及耐药特点、危险因素,将对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表2 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本研究收集ICU机械通气呼吸道感染患者98例,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总共分离病原菌764 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6.5%),与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报道基本一致[7],其中,按所占比例大小排列,位于前5 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37 株(32.6%)、肺炎克雷伯菌65 株(15.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2 株(12.0%)、鲍氏不动杆菌34 株(7.9%)及不动杆菌28 株(6.5%),该结果与国内郑瑞强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在研究中,笔者等对11 种常用抗生素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1 种常用抗生素总耐药率从高到底依次为头孢西丁(93.7%)、庆大霉素(80.4%)、阿米卡星(69.9%)、环丙沙星(62.3%)、头孢呋辛(60.8%)、左氧氟沙星(56.0%)、亚胺培南(42.1%)、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4.8%)、头孢他啶(30.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6.6%)、头孢吡肟(29.7%),且多种病原菌表现出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现象。故在对于ICU患者进行抗生素的选择中,应注意尽量选择耐药性较低、抗菌谱广的药物。本次研究关于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住院时间较长、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较多且不规范、侵入性操作频繁、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等因素均可导致其感染率上升,其中,住院时间及体外导管留置时间≥14 d患者感染例数为住院时间及体外导管留置时间<14 d感染例数的近2 倍;机械通气时间≥14 d感染例数为<14 d的近3 倍;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率为68.4%,显著高于未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感染率(31.6%),考虑可能与基础疾病对患者总体免疫力的损伤有关;使用抗菌药物多于3 种的患者感染率(62.2%)显著高于仅用2 种及以下抗菌药物者(37.8%)。由于长期大量抗菌药物的应用,造成了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也是导致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掌握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耐药特点及相关因素,可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且对其治疗方案的制订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1] 王晓丽.综合ICU医院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6):160-161.
[2] 史文昕.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3):169.
[3] 谢伟,谢伟霖,李文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3):351-353.
[4] 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
[5] 吴安华,李丹.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09-912.
[6] 卢丹.ICU病房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61-162.
[7] Erbay H,Yalcin ANS.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n a turkish university hospital:a 2-year survey[J].Intensive Care Med,2003,29(9):1480-1488.
[8] 郑瑞强,杨毅,邱海波,等.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7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