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浅谈专副刊稿件采写中的体验
2012-09-17徐霞鸿
□ 徐霞鸿
(绍兴日报社,浙江 绍兴312000)
屈指算来,笔者从新闻第一线转到专副刊已经整整两年了。人们的印象中,往往认为专副刊是时尚的、小资的,甚至是比生活更高一些的阳春白雪。但以笔者这两年的工作体验下来,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在专副刊的采写中,我们距离官方更远了,距离基层老百姓更近了。而且笔者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专副刊的题材与新闻题材并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是越到基层越鲜活。具体的例子有很多,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扎根乡村土壤,采写更动人的越文化
《绍兴晚报》每周日推出的《新知周刊》是由笔者主写的,这个周刊的宗旨是:品味古今绍兴,相约文化新知。而笔者在采写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想要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越地文明,还是要多下到基层去,于是也就有了笔者的一次次“乡村穿行”。就这样,2011年4月就有了笔者撰写的走进绍兴古村落系列。
第一站,笔者走进的是绍兴首个国家级古村落,位于绍兴县稽东镇东北部的冢斜古村。鲜为人知的是,那里还是一个与禹陵村齐名的大禹后裔村。相传,这里是大禹后裔余氏的集聚村,村民百分之八十为余姓,村里现在还保存着大量的名胜古迹和完好的古建筑群。若不是亲眼实地探访,笔者又怎么能体会到那6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台门带来的雄壮,也感受不到那无尘的永兴公祠的神秘和八老爷余炳焘的宝藏之谜。这些鲜活的素材给笔者写稿的灵感,让行文一气呵成,一个版面的《冢斜古村大禹子孙的“桃花源”》就伴随着泥土的芬芳新鲜出炉了。这些鲜活的素材,也让笔者有了继续下到基层乡村的勇气和信心。虽然路途是遥远的,采访也有诸多不便,但笔者依然勇往直前地走访了诸暨等地乡村。很快,《万绿藏一坞别有小天地》、《深山古村竹溪:白云深处有人家》等古村落系列的文章接踵而至,版面也变得鲜活耐看起来。
这样的来自乡村基层的鲜活版面在《新知周刊》上还有很多。比如2010年3月推出的《香炉峰360度》、《大舜庙:远古的呼唤与惊艳》、《悟道重阳宫》等系列越文化专题,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虽然这三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新鲜地方,但是因为记者的再次实地探访,才能从那些熟悉的风景里找到陌生的前尘往事,让读者看来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深入基层,挖掘更精彩的草根人物
除了穿越在乡村间找寻失落的越地文明,笔者的另一项采访任务也同时是离不开基层的。在《绍兴晚报·求学导刊》中,时不时出现的精彩的草根人物也往往出现在基层第一线。
2011年教师节期间笔者赶赴嵊州农村采访的那位美丽乡村教师赵瑶海。从这位默默扎根农村教育37年的男教师身上,笔者感受到作为人民教师的崇高和农村人的淳朴。应该说,绍兴的乡村并没有西部地区那样落后,绍兴教师也不可能向西部那边那样清贫。但是一个老师能够做到这样真心地对待学生,那就已经足够感人了。说实话,若不是笔者亲眼所见,真是有点不相信。更让笔者感动的事情还有,赵老师告诉笔者,他已经连续好几年订《绍兴晚报》了。但是,因为他所在的学校实在太偏远,所以邮递员经常是几天才送一次报纸,还经常缺张少页的。赵老师并没有选择向报社投诉,而是请学校的保安问清楚邮递员的家庭住址,自己每天上门去取。这原本是报社的工作不到位,却因为遇见了赵老师这样宽容的人,而并没让人知晓。这样一个不经意间的细节,赵老师的人格魅力就出来了。如果没有面对面地交流,仅仅凭借电话中的交谈,肯定很难发现这样的细节。
远一点的,还有两年前笔者报道过的“流动花朵”马文豪的故事。当时,在刚刚揭晓的浙江省第六届“十佳少先队员”中,有一个叫马文豪的12岁男孩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个正在上虞市盖北镇小读六年级的孩子,获得了阳光健康、自强自立的“十佳少先队员”称号,这是整个绍兴唯一获此殊荣的孩子。而笔者去实地走访了他所在的学校、家庭后,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流动花朵”能成为值得全绍兴孩子学习的榜样。马文豪的故事,看起来似乎很平凡。也许,这只是众多外来农民工子女的一个小小缩影。就连他曾经的班主任也说,他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上,集中了好学、上进、坚强、仁爱等许多可贵的品质。他总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能感觉到这个农村孩子的谦逊、诚恳和良好的素质。这些认识,正是来自记者下到基层的实地采访。这些认识,也让这个人物变得丰满起来,让记者写出来的稿件也不是一板一眼的先进人物报道了。
扫街,寻访基层平民的人间百味
再来说说笔者主持的美食栏目。所谓“人间烟火”,“烟火”就是在“人间”的。笔者在7年多的“食记生涯”中也是深有体会的,往往美味的东西就是来自街头巷尾一家不经意间发现的小店。
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也是笔者写的第一篇美食稿,写的就是府横街上的一家夫妻小店里的鸡蛋烤饺与豆腐馒头。记得那是2004年的夏天,笔者刚来绍兴不久,对绍兴的街道还没有完全摸透,对绍兴当地的小吃也不了解,只是觉得这家店里的鸡蛋烤饺与豆腐馒头味道非常不错,就很想把它写出来与读者分享。没想到,这一写还引来了不少“粉丝”。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看到文章后很馋,特意打电话给笔者,问笔者这家店的具体位置。原来,笔者粗心大意的将“府横街”写成了“仓桥直街”,害得这位老大爷骑着自行车在“仓桥直街”上来回找了几遍,汗水都湿透了背心也找寻不到。也就是因为这篇来自基层但受到绍兴老百姓追捧的文章,开始了笔者的“食记生涯”。从此,笔者也对自己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美食方向:鲍鱼、鱼翅谁都知道好吃,但不是所有老百姓都吃得起的,而笔者希望介绍的美味是最平民化的人间百味,人人可以分享。
正是因为当初这样的定位,使得笔者这7年来在美食的一方天地里如鱼得水。这些年,笔者也写出了无数平民百姓吃得起、喜欢吃的美味佳肴,许多寻找美食的食客成了笔者的朋友,一些开着特色餐馆的小老板、大师傅也成了笔者的朋友。互相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美食圈,大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有空的时候聚在一起,到处找好吃的,而笔者的《美食版》自然也不愁没有好的素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