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

2012-09-17李文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5期
关键词:征象乳腺病理

李文峰

乳腺癌是临床妇科中常见的肿瘤疾病,临床调查显示每年约120万女性患上乳腺癌,接近41.67%的患者死于该疾病[1]。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相关的治疗方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治疗前准确诊断乳腺癌的病灶情况对于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临床上主要采取的影像诊断乳腺癌的技术方法包括钼靶X线、超声、CT检查和磁共振(MR)等,而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有助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因此本研究对MR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治76例乳腺癌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48.8±4.6)岁;所选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乳头凹陷8例,乳腺肿块68例,乳头溢液10例,腋窝触及淋巴结26例;癌症类别:粘液腺癌6例,浸润性导管癌46例,腺样囊性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16例,原位癌6例。所选患者无其他严重的脏器官疾病或肿瘤,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等对本次试验无显著性影响。

1.2 试验方法 在进行治疗前对7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MRI和钼靶X线影像学检查,对两种影像资料数据进行观察比较,结合病理诊断结果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分析MRI和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1.3 影像检查

1.3.1 钼靶X线检查 采用美国GEDS乳腺钼靶数字乳腺机根据自动参数选择和76例患者的乳腺情况行内外斜位摄片和头尾位摄片。

1.3.2 MRI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具有类PET功能HDe至臻版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患者取俯卧位,双环极乳腺相控阵表面线圈,双侧乳腺自然垂于线圈内,患者先进行横断位常规扫描(SE序列压脂T2W1和T1W1扫描),小角度快速激发动态成像序列T1WI压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TR 4.42 ms,TE 1.49 ms,层厚 1.2 mm,连续扫描 6 次,60s/次,前两次的扫描间隔时间20s,出现病灶后静脉注射0.1 mmol/kg钆喷酸葡胺(对比剂),2 m l/s,扫描时间为6分20秒。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TR 1500 ms,TE 135 ms,翻转角为直角,扫描时间4分54秒。

1.4 病理检查 对手术切除的乳腺进行标本采集,保证标本的新鲜度,取肿瘤中心及其周边组织进行全面的病理检查,对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卫星病灶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标本进行HE染色,显微镜观察原发病灶的病理学变化。

1.5 观测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乳腺癌的病灶位置、浸润范围、数目、大小、位置和腋窝淋巴结状态等,根据MR和钼靶X线的影像资料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

1.6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MR和钼靶X线的征象 乳腺癌MR的征象:直接征象:形态不规则肿块68例,环形强化60例,毛刺征42例;间接征象:病灶粗大扭曲血管影46例,周边密集血管影40例,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Ⅱ型11例,Ⅲ型53例。

乳腺癌钼靶X线的征象:直接征象:泥沙样钙化42例,毛刺征38例,肿块61例;间接征象:乳头凹陷16例,皮肤增厚10例,导管征12例,血运增加25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3例。符合1项直接征象和1项间接征象即可判定为乳腺癌。

2.2 乳腺癌MR、钼靶X线和病理结果比较 通过观察发现MRI的临床确诊率为96.05%,钼靶X线检查的确诊率为88.16%,两组比较χ2=3.26,P=0.071,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查的确诊率为98.68%,要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钼靶X线诊断χ2=6.85,P=0.008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MRI影像资料对乳腺癌病灶的位置、大小、数目、范围等指标有较好的评价效果,具体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乳腺癌MR、钼靶X线和病理结果比较(±s)

表1 乳腺癌MR、钼靶X线和病理结果比较(±s)

观察项目 MR 钼靶X线 病理检查大小(cm)96.05 88.16 100 3.72±1.6 3.62±1.7 3.70±1.3主要病灶 数目 74 72 76子病灶 数目 18 8 23同乳晕间 <2 cm 18 24 21的距离 >2 cm 57 48 54钙化 例数 0 42 52周围侵润 乳晕 15 18 13胸肌 16 14 20淋巴结转移 数量 316 158 230确诊率%

3 讨论

众所周知乳房对于女性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心理意义,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如家庭、饮食、环境等的影响导致女性乳房癌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3]。乳腺癌对女性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若得不到及时的诊疗,就会危及生命,对患者本身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较多,而及时有效的对乳腺癌进行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临床主要用于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包括钼靶X线、超声、CT检查和MR等。临床研究证实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简便有效的工具,在操作时要控制和掌握乳腺投照位置和压迫技术要点[5]。其优势是对单纯微钙化导管内癌有较高的敏感性,适合常规检查。该影像诊断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患者的病变部位可能会和腺体组织重叠(尤其是年轻女性),难以显示病灶全貌,导致假阳性;定性诊断较差;容易漏诊小癌灶等。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其独特的诊断优势,该种成像技术可以将肿瘤的生长类型、范围以及内部结构进行清楚的显示,同时可以较好的显示多中心的病灶。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清楚的对软组织进行分辨,动态增强扫描敏感性和准确性都非常好,对肿瘤复发灶、多中心癌、手术瘢痕和假体置入后乳腺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其主要的不足有两方面,一个是不能够显示病灶钙化情况,再就是低效价比。本研究对两种主要的诊断乳腺癌的影像资料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R的临床确诊率要略好于钼靶X线检查,且该方法可以对乳腺癌的病灶全貌进行比较完整的呈现,和已有的文献报道[6]基本相符,两种手段联合诊断的确诊率为98.68%,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钼靶 X线检查的确诊率,说明MR能够补充X线检查的局限,可作为临床诊断乳腺癌的重要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检查(MR)和钼靶X线检查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确诊率,钼靶X线操作简便,是常规检查乳腺癌的有效方式,MR可以较为准确对乳腺癌的病灶特征进行全貌反映,两者联合检查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率,对乳腺癌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秦燕,夏进东,赵年,等.钼靶X线摄影与MRI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28(5):417-420.

[2] 林光武,刘伟,嵇鸣,等.乳腺癌保乳术前的动态增强MRI和X线摄影联合评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1):13-17.

[3] 阮正敏,赵斌,盛华强,等.乳腺癌的MRI和X线钼靶摄影对照研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10(6):543-545.

[4] 牛克伟.乳腺影像设备检查对比分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1):60-61.

[5] 徐传辉,徐晓东,高长忠.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7):183-184.

[6] 林光武,刘伟,嵇鸣,等.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行保乳术的术前评估价值研究.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7(6):360-363.

猜你喜欢

征象乳腺病理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