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2-09-17郑利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胆红素尿酸冠心病

朱 旭 郑利平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南宁 53003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系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供血供氧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1]。其发病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变引发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据资料报道[2],除了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等传统高危因素外,血清中的某些指标水平异常变化也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酸(U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了血清胆红素 (Bil)、UA、hs-CRP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期为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冠心病患者为2010年5月~2011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 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51~71岁,平均57.2岁。根据上述患者病情及症状,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pectoris,SAP)组 46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ma pectoris,UAP)组 30 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20例。正常对照组30例为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0~68岁,平均56.9岁。所有受试对象均排除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恶性肿瘤、严重肝肾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近期服用过可影响血清胆红素、UA、hs-CRP水平的患者。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对象均于入院后次日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矾酸盐氧化法检测胆红素,尿酸酶法检测UA。试剂及校准品由上海申能德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测试仪器为日立7600-020E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利用Pearson作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患者组血清Bil、UA、hs-CRP水平比较

冠心病患者组血清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UA、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胆红素、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1 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胆红素、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 TBil(μmol/L)DBil(μmol/L)UA(μmol/L)hs-CRP(mg/L)冠心病患者组正常对照组96 30 9.96 ±1.05*14.67 ±1.58 2.69 ±0.32*7.09 ±0.82 376.52 ±40.21*271.24 ±29.08 11.35 ±1.26*2.94 ±0.41

2.2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组血清Bil、UA、hs-CRP水平比较

SAP、UAP组患者血清TBil、DBil水平均显著高于AMI组,UA、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AP组患者血清UA、hs-CRP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胆红素、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胆红素、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注:与AMI组比较,*P<0.05;与UAP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 TBil(μmol/L)DBil(μmol/L)UA(μmol/L)hs-CRP(mg/L)SAP组UAP组AMI组46 30 20 11.21 ±1.12*9.86 ±1.04*5.21 ±0.68 3.59 ±0.36*2.98 ±0.32*0.96 ±0.12 292.05 ±29.12*#427.41 ±41.98*566.52 ±40.21 6.31 ±0.64*#10.67 ±1.14*16.64 ±1.64

2.3 冠心病患者血清 TBil、DBil、UA、hs-CRP 等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患者血清 TBil、DBil、UA、hs-CRP 等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TBil、DBil与UA、hs-CRP均呈显著负相关(r=-0.61、-0.59、-0.63、-0.60,均 P < 0.05);而 UA 与hs-CRP 之间无相关性(r=0.21,P > 0.05)。

3 讨论

胆红素是由血红素降解生成的人体排泄物,以往临床上常将其作为肝胆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指标,并认为胆红素水平升高对人体健康不利。近年来研究表明[3],血中胆红素水平低于正常值可增加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其原因在于,胆红素是机体内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剂,适量浓度的胆红素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而与血液中白蛋白结合胆红素可在血管内外直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氧化,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

UA是人体内嘌呤类物质的代谢终产物,经肾脏排出体外。有资料表明[4],高尿酸血症可增加冠脉内血栓形成的危险系数,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患者大多数最终可发生冠心病。另有研究报道,血液中UA水平升高可增加血小板的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5];血液中UA水平升高时,伴随着过氧化物自由基生成增加,后者可直接造成冠脉血管损伤;此外,UA在血液中升高后会出现UA盐结晶,后者沉积于小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损伤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据此推测,血液中UA水平升高可作为冠心病的一个重要诊断性指标。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典型的急性期反应蛋白,以糖蛋白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其在正常人血液中的浓度极低,在感染或组织损伤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时可异常升高。有资料表明[6],血清CRP水平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及心源性猝死呈正性显著相关。但以CRP作为炎症反应标志物,用普通的免疫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时,灵敏度较差,不能对冠脉事件的发生进行较好地预测,而hs-CRP是敏感度更高的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指标,通过检测血清hs-CRP水平,可以反映机体中更微量的CRP水平变化[7]。

本研究选择血清 TBil、DBil、UA、hs-CRP 为检测指标,对96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组血清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UA、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时,SAP、UAP组患者血清TBil、DBil水平均显著高于AMI组,UA、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而SAP组患者血清UA、hs-CRP水平显著低于UAP组。且TBil、DBil与UA、hs-CRP均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血清TBil、DBil、UA、hs-CRP等检测指标对监测冠心病患者病情发展及探讨其发病机制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在冠心病患者中定期检查血清TBil、DBil、UA、hs-CRP等指标水平,可动态掌握其病情的发展及严重程度,对临床预防及治疗冠心病均可产生指导性意义。

[1] 植志勇,谭宗宪,梁宁.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7):1060-1061.

[2] 钟永根.血清学指标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及诊断价值的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9):743-745.

[3] 薛邦录,刘彤,刘毅,等.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11):778-779.

[4] Tokuda Y.Risk factors for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 among Okinawans[J].J Nutr Health Aging,2005,9(4):272-276.

[5] 张岚,温主治.384例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水平测定结果分析[J].新医学,2011,42(5):322-323.

[6] 张瑞青,尹艳霞,刘海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MA、cTnI和hs-CRP水平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0,13(6):1033-1034.

[7] 张越,张世新.静息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I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7):6591-6592.

猜你喜欢

胆红素尿酸冠心病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喝茶能降尿酸吗?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