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要害是数字化水平不高
2012-09-17撰文张小虞
撰文/张小虞
对于自主品牌,我对政府所谓的扶持不抱什么希望,必须将其平等地纳入市场竞争体系。
中国汽车工业在竞争中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增强了实力。
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面对这一现实,当前出现了两种论调:一种是自主品牌需要政府扶持;另一种是自主品牌依旧要在市场中竞争求得生存。
在我看来,市场竞争决定一切,我对政府所谓的扶持不抱什么希望。目前的汽车工业已经完全市场化。所谓市场化,就是少靠政策,多靠市场竞争。对于自主品牌,该扶持的国家都已经有所扶持,必须将其平等地纳入市场竞争体系。
自主品牌如此,合资自主也同样要以市场规律为基础。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说,只要是在中国投资,按照中国法律注册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他们在中国的创造,都是中国创造。因此,简单地将企业划分为合资、独资或自主,从法律上来讲并不严格。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的确存在引进技术和自我研发技术的区别。但是这两者绝非是对立的关系。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鼓励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中心,而它们设立研发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温家宝总理讲得很清楚,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包括创新产品,都要一视同仁。虽然从感情上来讲,我们既有自主品牌,也有外国品牌;既有进口汽车,也有合资生产的汽车。所有车企都需要通过市场来考验。
当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大多是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这种多元化发展对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是有利的。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广汽和长安皆是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既有自主创新,也有引进技术;既有自主企业,也有合资合作企业。这也表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汽车工业不能闭关自守,不能闭门造车,要开门参与国际竞争,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中国企业。
10年前,我们在研究入世的时候,曾经把汽车工业列为最令人担忧的企业,担心其不具有全球竞争的能力。但是10年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从一个最令人担忧的产业,变成了最令人振奋的支柱产业,而这种进步的内因,正是由于我们参与了全球市场竞争,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在WTO议定书里面做的关于汽车工业的所有承诺,包括关税、国产化率、许可证的配额等,都完全履行了承诺,有的甚至超过了原来的承诺,这种承诺对中国汽车工业本身就是严峻的挑战。
在进口增长的同时,中国汽车出口大幅度增长。2005年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2008年的出口量达到68万辆。尽管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波折,但2011年又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中国汽车工业在竞争中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增强了实力。
大型跨国集团纷纷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合作企业,使中国的汽车工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市场是世界市场的1/4,中国资本有1/3是外来资本。
过去“走进来”的较多,“走出去”的比较少。下一步要积极“走出去”,不仅要参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竞争,而且要参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竞争。为实现快速的发展,我们很多关键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那么,未来我们要更多地强调自主创新。
总体上来讲,经过10年奋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未来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从制造大国变成产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