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属性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以莱阳凹陷白垩系莱阳组水南段为例

2012-09-15卢春红纪友亮潘春孚

特种油气藏 2012年5期
关键词:莱阳沉积相层序

卢春红,纪友亮,潘春孚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2.中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6; 3.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 廊坊 065007)

地震属性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以莱阳凹陷白垩系莱阳组水南段为例

卢春红1,2,纪友亮1,潘春孚3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2.中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6; 3.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 廊坊 065007)

莱阳凹陷发现了大量的油气显示和油砂,说明该盆地有油气生成和油气的聚集,但钻孔未取得突破。为改变此现状,充分应用盆地内钻井取心资料,编制了岩心单井相分析柱状图。结合水南段沉积期特点,将莱阳盆地白垩系莱阳组水南段的沉积相划分为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滨浅湖、深湖半深湖、近岸水下扇6种沉积相类型。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将地质研究与地球物理手段相结合,对莱阳组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对地震相进行分析及对地震属性进行提取,再综合考虑原型盆地类型和区域构造背景,得出水南段的沉积相分布特征,对取得勘探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属性;地震相;沉积相;莱阳组;白垩系;莱阳凹陷

1 地质概况

莱阳凹陷位于山东省东部,是胶莱盆地北部的1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南侧以五龙村断层为界,与大野头凸起相邻;东侧以桃村—东陡山断层为界,与牟平—即墨断裂带相邻;西界是莱西断层,北部是胶北隆起。莱阳凹陷基底埋藏南深北浅,地层倾向南,凹陷东部倾向南西。盆地内部断层发育,正断层和逆断层都存在。其中,莱阳组发育褶皱构造,反映出莱阳凹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活动,是白垩纪残留盆地的一部分。同时,胶莱盆地发现了大量的油气显示和油砂,说明该盆地有油气生成和油气的聚集,但钻孔没有取得突破,运用现有资料预测有利的储层,是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1]。

2 地层特征

根据岩石组合类型、构造变形特征和变质程度,可将盆地内地层划分为基底和盖层2大层系,基底层系自下而上由太古界胶东群、下元古界荆山群、粉子山群及上元古界蓬莱群组成。盖层岩系发育下白垩统莱阳组、青山组,上白垩统王氏组。其中,莱阳组分为6段,从下至上分别是逍仙庄段、止凤庄段、马耳山段、水南段、龙旺庄段、曲格庄段等岩石地层单元[2]。研究目的层段为水南段,经过野外露头及岩心资料分析认为,水南段为典型的深湖、半深湖相沉积,该段地层为湖泊鼎盛时期沉积的产物,在莱阳凹陷内分布广泛,广泛形成超覆。沉积物色调暗,粒度细,岩性以深灰色、灰黑色页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有浅灰色、灰黄色微晶灰岩及灰黄色、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页岩及薄层粉砂岩中常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如昆虫、鱼类、叶肢介、松柏类等。

目前,莱阳凹陷的钻井、钻孔有莱浅2、莱孔2、莱浅1、莱参1,所达到的最大深度为550 m(莱参1井),揭示了龙旺庄段、水南段及止凤庄段、马耳山段的地层,其中莱浅2、莱参1井揭示的莱阳组地层较完整,盆地鼎盛时期沉积的深湖—半深湖相的水南段厚度在350~430 m之间。

3 层序边界的识别

莱阳凹陷白垩系莱阳组地层被分为2个三级层序,逍仙庄段独自构成1个三级层序SQ1;止凤庄段—马耳山段—水南段—龙旺庄段—曲各庄段构成另1个三级层序SQ2,水南段位于SQ2的湖侵域,水体最深,范围最广,为深湖半深湖相沉积(图1)。从莱阳凹陷地震剖面812.6上可以看出,地层整体南厚北薄,且向北超覆[1]。根据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寒武纪基底与逍仙庄段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为SQ1层序的底界;向上有1个很明显的强轴,为莱阳组碎屑岩与青山组火山岩的强的反射界面,是SQ2层序的顶界,这两个界面之间的地层为莱阳组地层。对于SQ1和SQ2的界限,由于没有井的标定,识别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但在SQ2内部可以识别出很明显的上超面,为SQ2的底界,即是SQ1和SQ2的分界面,同样在野外地质露头上找到了SQ1和SQ2的分界。由于地震剖面质量的限制,在SQ2内部可以隐见退积的反射特征,退积反射的上部有一个强轴,可以认为是最大湖泛面(图2),在最大湖泛面之上可隐见进积的反射特征[3-4]。

图1 莱阳凹陷莱阳组垂向层序划分

图2 莱阳凹陷812.6测线莱阳组地震反射特征及层序格架划分

4 地震属性的分类及其应用

地震属性分为地震波形的几何特征属性、地震波的动力学属性和表征介质特征的地震波反演属性3大类(表1)。

表1 地震属性分类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应用了振幅属性,振幅信息与地层的反射系数相关,均方根振幅用于显示孤立或极值振幅异常,用来追踪岩性变化。由于均方根振幅是将振幅平方的平均值开方,振幅值在平均前平方,因此,其对特别大的振幅非常敏感[5-8]。均方根振幅可识别出亮点和暗点,扇体及河道砂的横向变化引起的均方根振幅变化特征较明显,同时,储层含气也容易引起均方根振幅异常,能量半衰时表示地层的横向变化、不整合或岩性异常所造成的振幅异常[9-11]。

5 地震属性的提取

利用Geoframe软件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地震解释并提取各个段的地震属性(以水南段为例)。对水南段提取了均方根振幅、能量半衰时、瞬时频率、瞬时相位和弧长等属性,并对异常的属性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导入双狐软件中平面成图,经过多次的插值细化,直至得到准确的结果[9-12]。在该区的应用过程中,除均方根振幅和能量半衰时外,其他属性对沉积相的表征意义不明显,在水南段由于均方根振幅属性与井的对应性较好,以采用均方根振幅为主、能量半衰时为辅的方法,共同指导水南段沉积相的划分(图3、4)。

图3 莱阳凹陷莱阳组水南段均方根振幅属性平面分布(SQ2的湖侵域)

图4 莱阳凹陷莱阳组水南段能量半衰时属性平面分布(SQ2的湖侵域)

图5 莱阳凹陷莱阳组水南段沉积相平面图(SQ2的湖侵域)

6 地震属性向沉积相的转变

莱参1井水南段的优势相为深湖—半深湖,其均方根振幅值为0.2~1.0;莱浅3井的优势相为扇三角洲前缘,其均方根振幅值为1.2~1.9。通过水南段均方根振幅属性的插值细化及与井的相互对照分析,表明莱浅3井位置黄色—深黄色的区域与砂体较多的前缘相对应,而莱参1井浅绿—绿色的区域代表深湖—半深湖相,再结合莱阳凹陷的区域构造及地质情况,得到了莱阳凹陷莱阳组水南段的沉积相展布格局[13]。

水南段在莱阳地区为典型的深湖—半深湖相沉积,以暗色页岩、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为主。水南段沉积期是莱阳凹陷发育的鼎盛时期,该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南部的陡坡带由于大野头凸起的物源供应,加之沉积坡度比较陡,近岸水下扇沉积较发育。同时,盆地北部的坡度较缓,湖侵期的水体范围最大,水体最深,使得北部胶北隆起提供的物源经短距离的搬运后入湖,形成扇三角洲沉积(图5)。

7 结论

(1)在该区沉积相的研究过程中,在探井较少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岩心资料,结合区域构造和沉积特点,利用地震资料的地震属性对沉积相进行划分,尽管得出的结论稍显粗糙,但是在区域前期勘探中,对储层砂体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提供理论指导。

(2)水南段沉积期南部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中部发育深湖—半深湖沉积,由于沉积坡度较陡,伴随重力流沉积,在岩心观察中也发现了重力流的沉积迹象。同时,水南段广泛发育页岩、泥岩,提供了有利的生油条件。

(3)在莱阳凹陷东部山前店背斜翼部,未被断裂破坏且盖层条件较好的砂岩透镜体圈闭及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是下一步勘探的目标区。

[1]吴智平,李凌,李伟,等.胶莱盆地莱阳期原型盆地的沉积格局及有利油气勘探区选择[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28(3):330-332.

[2]姜在兴,熊继辉,王留奇,等.胶莱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组沉积作用和沉积演化[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2):8-12.

[3]纪友亮,张世奇.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35-80.

[4]周勇,纪友亮.山东省胶莱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莱阳组震积岩特征及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1,13 (5):519-523.

[5]曾忠,等.地震属性解释技术的研究及确定性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6,26(3):42-43.

[6]李坦,殷小舟.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分析[J].复杂油气藏,2009,2(3):26-28.

[7]周路,李新豫,吾许克,等.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断层地层圈闭识别中的应用——以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5):898-899.

[8]于建国,姜秀清.地震属性优化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3):291-294.

[9]王永刚,乐友喜,等.地震属性与储层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1):29-32.

[10]张永刚.油气地球物理技术新进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224-238.

[11]陈启林,杨占龙.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5):622-626.

[12]杨占龙,彭立才,等.地震属性分析与岩性油气藏勘探[J].石油物探,2007,46(2):131-135.

[13]纪形洲,丘津,王冰.应用地球物理信息预测河道砂体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J].特种油气藏,2003,10 (S0):4-6.

编辑 黄华彪

TE121.3

A

1006-6535(2012)05-0038-04

10.3969/j.issn.1006-6535.2012.05.009

20111222;改回日期:2012022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前陆盆地构造-沉积响应特征与沉积充填模式”(2006CB202302)

卢春红(1982-),女,助理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1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油藏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莱阳沉积相层序
莱阳茌梨老梨园吊拉枝技术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重庆市城口高燕矿区锰矿沉积相特征及成矿条件
层序地层研究在豫北小南海石膏找矿的应用与效果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V-C”层序地层学方法及其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应用
白云凹陷SQ13.8层序细粒深水扇沉积模式
适时采收对莱阳梨品质的影响
沁水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划分与聚煤作用
灰屑砂岩在须家河组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