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卡特罗辅助治疗儿童慢性咳嗽38例

2012-09-14冯俊杰毛顺峰

中国药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卡特变异性儿科

冯俊杰,毛顺峰,孙 飞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儿科,浙江 嘉兴 314000)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症状之一,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状持续4周以上[1]。临床上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复杂,治疗迁延不愈,久治不愈易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笔者对慢性咳嗽患儿应用盐酸丙卡特罗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患儿,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1]筛选患儿,选取符合咳嗽症状持续超过4周的慢性咳嗽患儿共75例,其中男 37例,女 38例;年龄 4~10岁,平均(7.35~3.6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检测呼吸道病原,明确病原者予相应抗感染治疗以及相应对症处理,均未予任何中枢性镇咳药治疗。对照组37例未予其他特殊处理,观察2周。治疗组38例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用法为小于6岁者1.25 μg/(kg·d),大于6岁者5 μg/次,均为每12 h 1次,连服2周。

咳嗽症状评分方法[2]:0分为无咳嗽;1分为偶有咳嗽;2分为频繁咳嗽,轻度影响日常生活或睡眠;3分为频繁咳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记录患儿进入访视以及2周后结束访视的情况。在结束访视时评估盐酸丙卡特罗的治疗有效性。显效:用药14 d无咳嗽或咳嗽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用药14 d咳嗽减轻;无效:咳嗽无变化或加重。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显效 14例(36.84%),有效 13例(34.21%),无效 11例(28.94%),总有效率为 71.05%;对照组显效 7 例(18.92%),有效9 例(24.32%),无效 21 例(56.76%),总有效率为 43.2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5.93,P <0.05)。

2.2 咳嗽症状评分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治疗组(n=38)对照组(n=37)治疗前1.52 ± 0.63 1.55 ± 0.51治疗2周后0.78 ±0.58 1.12 ±0.63*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发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

3 讨论

丙卡特罗为羟基喹啉衍生物,选择性β2受体激动作用强,作用持续时间长,1次用药可维持作用10~12 h;还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可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组胺等过敏物质释放,对过敏原诱发的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肝脏首过效应小,可迅速由胃肠道吸收,1~2 h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喘作用在2 h达到高峰,在肝、肾、肺、支气管浓度高,但在中枢及末梢神经系统的浓度则很低;药物主要由肝脏和小肠代谢,由尿和粪便排泄[3]。因此,该药可用于慢性咳嗽,尤其适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炎症、异物或理化因素刺激等引起的保护性反射,通过咳嗽,机体能清除咽喉部和下呼吸道中过多分泌物、清除吸入的有害颗粒和异物等,但过度的咳嗽对患儿不利[4]。按照可能的潜在疾病可将咳嗽分为预期的咳嗽(expected cough)、特异性咳嗽(specific cough)和非特异性咳嗽(nonspecific cough)。预期的咳嗽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症状,如急性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儿童咳嗽绝大部分属于此类。而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则属于慢性咳嗽的范畴。特异性咳嗽,根据患儿就诊时伴随的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胸部摄片可基本明确病因或基本能确定下一步需要作何检查,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疾病等。非特异性咳嗽则指患儿就诊时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对诊断没有线索,有时咳嗽为唯一症状,X线胸部摄片往往无明显异常,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5]。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过敏性咳嗽(AC)的发生机制与咳嗽受体敏感性增加有关,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6],三者之间有无相互关联尚待探讨。由此可见,慢性咳嗽患儿中,在去除感染因素后,很大一部分患儿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上通常将无明确病因同时具有支气管高反应性特征的慢性咳嗽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由于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临床往往存在诊断过度和误诊的情况[7]。笔者通过给予口服丙卡特罗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丙卡特罗服用方便,副作用少,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症状的有效药物,但对其他如呼吸道感染及感染后咳嗽等无效,故对于这部分患儿在诊断性治疗疗效不佳时,需进一步进行呼吸道影像学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3]曲政海.高美华.儿童变态反应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7.

[4]陆 权.儿童慢性咳嗽——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81 -82.

[5]张海邻.儿童慢性咳嗽诊治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41-44.

[6]魏金凤.刘恩梅.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治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36(3):252 -257.

[7]洪建国.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儿童慢性咳嗽[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6):431-434.

猜你喜欢

卡特变异性儿科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卡特智讽记者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眩神迷的色彩表达——贝尔纳·卡特林
安吉拉·卡特:重返灰姑娘的故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