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水河流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09-14

体育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来宾市红水河行政村

韦 李

(1.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系 柳州 545004)

红水河流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韦 李1

(1.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系 柳州 545004)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水河流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得到普遍实施,存在问题是:“工程”宣传欠深化、健身项目单一、体育骨干缺乏等现象。提出:加大乡镇、行政村级“工程”宣传力度;加强行政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组织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本地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和组织方式等建议。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现状分析;红水河流域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是民生的一部分,办老百姓满意的体育,只有这样才能更给力——这已成为体育人的共识[1]。红水河流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走廊,流域面积约占广西总面积37%,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人口1690万,90%以上是农业人口。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红水河流域约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72个,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发掘和促进该地区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是提高各族人民身体素质,加强民族团结,推进红水河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重要手段之一。广西体育局在“十一五”期间,结合广西区情,组织实施了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和中越边境(广西)全民健身工程“两大”特色惠民工程,全区为农村群众参加全民健身资产投资35亿元[2]。国家体育总局于2009年将全国乡镇全民健身工程试点放在广西,作为对广西两个工程的支持[3]。至今,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已实施2年,对建立少数民族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来宾市是红水河流域重点地区,选取来宾市为个案,对来宾市农村“工程”的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宣传、体育活动开展、体育骨干培训等重点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探索出一套适合广西农村民族体育健身的服务体系,为广西和其他地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广西红水河流域重点地区的来宾市农村“工程”实施现状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9月2011年2月18日期间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对全市4县1区1地级市随机抽34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样2个行政村,共68个行政村构成问卷调查样本。每个村发放农民问卷10份,共680份,回收618份,回收率90.9% ,有效问卷605份,有效回收率97.8%;发放村干部问卷68份,回收64份、回收率94.1% ,有效问卷61份,有效回收率95.3%;发放乡镇干部34份,回收28份,回收率82.8% ,有效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97.6%。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场地建设现状

体育场地是农民从事体育锻炼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根据“工程”的建设目标,来宾市立足本地区民族体育特色实施了“三求”惠农的配套工程。目前,全市724个行政村已完成58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建成灯光篮球场856个(有12个行政村因地理环境无法修建篮球场,只有健身路径、乒乓球桌)、文艺舞台754个,成立农民篮球队1155支、农民文艺队851支[4]。同时,通过访谈来宾市“工程”负责人得知,有199个自然村也从“工程”中受益,每村得到政府 2~3万元的资金资助,与行政村的公共服务中心相比,除少了综合楼和文艺舞台外,大部分自然村也配有排球场、乒乓球台、健身路径。与本次调查98.5%的行政村都已有灯光篮球场的结果一致。另外,还有一些没有得到资助的自然村也纷纷集资修建了篮球场,全市体育场地设施呈现出超常态的趋势。

3.2 “工程”的宣传现状

3.2.1 农村群众对“工程”的了解

“工程”活动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跨世纪的,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全民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还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在农村群众中深入普及“工程”内涵的宣传,将有利于促进“工程”的实施。调查发现,农村群众对“工程”了解程度偏底,如图2所示,仅有4.30%的群众对“工程”内涵“了解”;有46.94%是“部分了解”;有48.76%是“不了解”。对“了解”的群众进一步交流时发现“了解”也仅限于知道政府出资修建行政村公共服务中心的事,对其中的目的意义并不真正的了解。

图1 农村群众对工程了解情况分布图

3.2.2 乡镇、行政村干部对“工程”的了解

乡镇文化站、广播站、行政村干部是 “工程”信息在农村的主要传播者,他们对“工程”内涵的了解程度反映出“工程”在农村传播的中介力量。图2所示,农村乡镇、行政村干部对“工程”的了解程度很低,对“工程”了解的只有15.91%和5.8%,不了解的共有34.09%。说明,农村乡镇、行政村的“工程” 传播力量还很薄弱,尤其在行政村。

图2 农村乡镇、行政村干部对工程了解程度分析图

3.3 农村体育组织建设现状

农村群众性体育组织是开展农村体育工作的保障,是农村体育事业赖以发展的依托,是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推进农村体育社会化的关键,也是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争夺农村群众的重要工作[5]。有研究表明,参与俱乐部活动,是长期从事体育运动的一项重要保证[6]。当前,来宾市乡镇、行政村民族体育项目的体育组织(俱乐部或协会)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作用发挥上都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和群众体育意识发展的需要,只有29.6%和19.8%的乡镇、行政村有相关民族体育的俱乐部或协会等组织,这与来宾市“三求”惠农工程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极不相应。

3.4 农村体育骨干培训现状

由于农村居民众多,人员分散,需求多样性,仅仅靠县文体局专职人员或农村学校教师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各级县、乡镇政府部门应有计划地帮助行政村培养体育骨干,以确保乡镇、行政村能经常性地开展体育活动。本次调查表明(图3所示),只有22.22%的乡镇干部和9.84%的行政村干部接受过相关技能的培训,大部分的乡镇、行政村的干部没有经过培训。武宣县文体局于2010年12月举办了乡镇、行政村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全县乡镇、行政村都非常支持,选派代表大大超出规定人数,但由于人数多、时间短,培训较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图3 乡镇、行政村干部培训经历情况

3.5 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如表1所示,观察组56例患者中,25例治疗后基本痊愈,占比44.64%,16例治疗后显著有效,占比28.57%,8例治疗后有效;占比14.29%,总有效率达到87.50%;对照组的56例患者中,18例治疗后基本痊愈,占比32.14%,12例治疗后显著有效,占比21.43%,10例治疗后有效,占比17.86%,总有效率达到71.43%。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总体要求强调: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不是目的,在建场地的同时,培养增强农民的体育意识,推进农村体育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才能使“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7]。

3.5.1 体育活动开展时间

本次调查发现,受习俗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不同乡镇、行政村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春节71.9%、元旦60.5%、国庆16.7%、庙会15.7%。表明,来宾市乡镇、行政村没有经常性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走访时发现,来宾市乡镇、行政村健身场地的日常使用率并不高。据一些老者回忆:现在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已大不如以前,春节期间的活动也少了许多,在包产到户前,农村的体育场地虽然很简陋,但活动内容很多,各大队每年春节期间都有篮球、拔河、乒乓球、象棋、跳绳、顶鼓等比赛,猜迷、游圆活动也有,参加队(人)数很多,比赛休息时还有舞狮、舞龙、踩高跷表演活动,晚上还有各个村的彩调剧文艺队联合演出,相临大队之间也都有篮球队、文艺队相互汇问演出。整个春节是最喜庆的日子;以前大队经常开大会,开会前都安排一两场篮球表演赛,篮球场是青年每天必到的娱乐场所。可见,来宾市农村体育活动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好的身体素质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而不是靠周末、节假日短期的突击锻炼来形成的[8]。当前,如何激发农民自学地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工程”持续发展的关键。

来宾市为推动“三求”惠农工程的普及开展,于 2009年、2010年举行了两届“农民篮球运动会”,这两届运动会有规模大、时间长、比赛场次多的特点,如,2010年农民篮球赛有715个行政村参赛、时间从7月15日开始,12月16日结束,共打了1223场比赛[4]。但是,这项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如:比赛地点设在市内,农民无法看到比赛,不利于“工程”在农村基层的宣传和普及;比赛裁判员都来自市区内各学校、体育局等单位,不利于农村裁判队伍的培养;比赛对手互不相识,不利于农民感情上的交流;水平不高,难以吸引市区内的观众等。

3.5.2 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群众的体育意识决定了其体育健身活动的行为及参与程度。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有了正确的理解和爱好,知道体育的功能和作用,体育与健康意识强,那么,在温饱之余,即使闲暇时间少,经济和健身条件差,他也会积极主动地挤出时间、创造条件参与体育健身;反之,即使客观条件优越,也难以投身到体育锻炼活动中[9]。本次调查表明,农村群众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见如图 4),只有 38.18%的群众认为有必要进行体育锻炼,46.61%的群众认为没有必要。农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要加强引导。

图4 农村群众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重点区域的来宾市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找出红水河流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1)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呈超常态的完成趋势,但设施日常使用少。(2)“工程” 传播力量薄弱,农民对“工程”了解程度偏底。(3)相关俱乐部或协会等组织大多数还没有建立。(4)农村体育骨干相关技能的培训少。(5)开展体育活动集中于春节、元旦,项目单一。(6)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

4.2 建议

农村群众体育仍是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的基础性薄弱环节,在农村要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宣传教育,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和农村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农村群众体育组织,积极开展特色民族体育活动,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1)充分利用电视、乡镇画廊、宣传板报等媒体和体育下乡活动,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更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以营造良好的农民健身气氛。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在“村村通卫星电视”工程里增加CCTV-5频道,当地电视台增加更多有关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竞赛等内容,让农村群众直接通过电视了解更多的体育竞赛和健身知识;体育部门定期开展“体育下乡”活动,组织科学健身演讲团,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推广全民健身新项目。

(2)鉴于在市、县内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活动不现实,应组织专家下到乡镇开展培训活动,乡镇、村应选派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参加,将他们培养成为健身教练员,能组织活动和担任比赛裁判等角色的农村体育骨干,做到村村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村村有各种民族体育项目的群众体育组织。

(3)要持久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民族体育活动,打破农村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教少、不够经常等问题。在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行政村,政府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多开展跨村联赛、友谊赛等体育竞赛活动,内容也不仅局限于田径、篮球等。建议将后续的“万村篮球赛”、“全市市农民篮球赛”等大型比赛,采取分阶段、分赛区的形式,比赛地点设在行政村、乡镇、县等地,让广大农民能亲眼看到本村球队的比赛,这更利于全民健身工程宣传的更深入、也利于农村群众之间的交流和农村篮球裁判队伍的培养。

1 曹彧,窦雨佳.让百姓满意才能更给力——体育局长会议代表话民生谈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1-1-12(1)

2 范国忠,姜焕龙.广西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显成效[N].中国体育报.2011-1-20(4)

3 庞东霞.广西启动两项重大体育建设工程[N].广西日报.2008-12-23(004)

4 陈坤.来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今年要实现全覆盖[N].广西日报.2011-02-19(1)

5 何茂.对制约广西农村体育健身服务发展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128-132

6 汪流,刘国永,贺风翔,郝建峰.全民健身活动组织模式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10(3):25-28

7 刘江山,邰崇禧.江苏太湖周边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3):32-34

8 刘江南,赵广才.体质健康与科学健身指导[M].理工大学出版社,广州,2008(8):181.

9 宁亮生,温志宏.对我国农村健身活动影响因素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7):383-385

Hongshui river basin of the sports fitness project development analysis

WEI L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 Liuzhou,Guangxi,545004,China )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questionnaire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to China (guangxi)hongshui river basin peasant sport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Results show that "national sports fitness project" has obtained universal implementation, existing problems is: "the project" propaganda owe deepening, body-building project onefold,sports backbones lack wait for a phenomenon.Put forward: increase township, administrative village "project" propaganda;Strengthen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and sports organizations team construction; Actively developing local 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 sports items and organized way and so on.

the sports fitness project;administrative villages;development status;Hongshui

广西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编号:2011C0157。

韦李(1969—)男,广西来宾市人,学士学位,高访学者,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来宾市红水河行政村
更正说明
来宾市中学篮球教学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红水河之百里画廊
精神的落实与远游
来宾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丰富多彩的“3.15”活动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断航39年红水河“复航”调查:东兰至广州航线已开通 全线复航“桎梏”仍存
来宾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