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英语元音发音错误分析*
2012-09-13彭泼
彭 泼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语言是一个大系统,语音则是构成此系统的重要内容。[1]任何人在学习一门时,首先接触的是语音,因为它是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中国各高校英语专业均开设有语音课,并将它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语音课承担着重塑学生语音,培养流畅会话能力的基本作用。2000年4月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语音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发音正确;语调自然;语流顺畅。[2]在2001年6月启动的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是:能使用恰当的英语语音语调进行口头表达并流畅地进行交际。从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检索来看,学者们对语音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刘锦明等所做的语音矫正及其理论依据研究;[3]李明喜等人所做的语音教学方法和模块似的研究;[4]以及娄雅楠等人所做的语意意识的研究。[5]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得知语音教学的研究正在经历从显性语音教学走向隐性教学,对语音教学的内在因素的研究成为当下语音研究的趋势。
语音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但与学习者的语言环境有关,也与学习者的生理机制、心理过程以及神经机制等有关。[6](P164)研究者发现,当学习者把语音的声学符号加工转换为头脑的音位表征时,实际上经历了感觉系统 (sensory)——辨认过程 (discrimination)——分辨过程 (identification)——深层加工 (deep processing)——精细化操作 (elaboration)——图像建立 (constructing image)等的一系列编码来完成对语音信息的存储。当特定情景出现时,声音符号在大脑中的音位存储会被提取 (retrieval),经过反应加工器(response generator)最后输出。
目前语音教学两极分化的问题较为突出。一部分学习者热衷研究语音的生成过程,有兴趣看、听、说、模仿影视作品的语音特色,另有一部分学习者只关注语言的笔头训练,不张口,不张耳,以无声的语言学习代替有声的语言训练,其结果就是“哑巴英语”的学习结果。
语音教学离不开语言教师的讲授和传达。语言教师自己不仅要能讲一口正确、流利、标准的语音,更要在日常教学中探索和钻研中国二语学习者语音发音错误的原因、负迁移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以促进学习者语音的标准化。
如果认真分析英语学习者的发音情况,可以看出元音的发音错误远远多与辅音的发音。这一方面是由于英语的元音在数量上多与汉语10个,另一方面是由于英汉语的元音在其功用、音位组成及规律性方面都与汉语有较大的不同。语言学者对于英语的12个单元音的描述较为细致,从四个方面细化和分析了其发音特点:1)舌头抬升的部位——分舌前、舌中、舌后,对应的位置发出的元音分别称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2)舌头沿上腭抬升的程度——一般分为高元音、中元音和低元音;3)唇的开合度——圆或展的不同程度;4)软腭的位置——发口腔元音时抬升、发鼻化元音时下降。这些复杂又细微的划分,说明英语的元音发音相对汉语更加复杂和细化,而这正是汉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语音时存在的“外国腔”的问题。语音学习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个人感知的差异,“二语学习者能够判断出他人口音中的‘外国腔’,但却无法克服自己口音中的‘外国腔’”[7]。发好英语元音是保证英语发音正确的关键。本文就二语学习者元音发音错误进行分析,以图找寻产生元音变音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为语音教学提供途径。
1.英语单元音发音错误
由于受汉语普通话或学习者地方方言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分不清英语单元音的/e/和汉语拼音的e,在单词发音时常常将带有/e/的音发为普通话的e音。尤以单词desk,red,pen最为突出。有些学习者也不能分辨单元音与双元音的区别,常将双元音的音省略发为单元音,如late/leit/发为/let/,kite/kait/发成/ket/等。
在目前的二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教师注重的还是语言的笔头使用能力,以便取得较好的升学率和学校排名。在随意抽取我系2010级英语专业50名新生进行语音朗读时发现,近四成的学生认为课时紧,课堂练习时间不充裕,自己没有机会接受系统和充分的语音训练,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只放在讲解和完成大量的语法练习上,因此,即使进入大学校门,语音知识依旧模糊混淆,拼读单词时仅凭自己的习惯随意发出一个音,有时不仅存在大量的元音错误,还伴有大量辅音的发音错误,学习语言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出现语言习得的消极情感。这对语言学习者而言,是个十分不利的作用。
英语的元音 (vowel)来源于拉丁语“vocalis”,即为发出声音的语音。它在发音过程中声道不会受到压缩或阻碍,也不会有气流的紊乱或停滞。英语中共有12个单元音,即/i:/、/i/、/e/、/æ/、/ə:/、/ə/、/ʌ/、/u:/、/u/、/ɔ:/、/ɔ/、/ɑ:/,汉语共有 6个,即a、o、e、i、u、ǔ。为方便比较,现将英汉语的单元音系统列表如下:
表一 英语单元音
表二 汉语单元音
通过对比两表可发现英汉语的单元音非常不同。对于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而言,碰到与母语相似却又存在差异的音时,往往会使用母语的发音去代替英语的发音,尤其对于有些母语中不存在的元音,学习者无法理解其发音技巧和理论时,只好将汉语的发音模式套用在英语上[8],其结果是造成发不对音、读不准单词等影响英语纯正语音习得的一系列问题。
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单元音发音错误常常集中在与汉语相似又存在差异的几个音上,如/e/、/æ/与汉语拼音的 e 混淆,/ʌ/、/ɑ:/与 a 混淆,/u:/、/u/与 u 混淆,/ɔ:/、/ɔ/与o混淆,看下表;
表三 单元音与汉语拼音的混淆
在上述的示例之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二语学习者在单元音的发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汉语中的原因发音部位比较靠前,非常少使用后元音,比如在汉语中,5个基本的元音a、o、e、i、u之中,i和u是属于前元音,而a、o、e是属于中元音,没有任何一个是属于后元音的。而在英语的12个基本的单元音之中,却只有四个是前元音,三个是中元音,五个是后元音。汉语学习者长期接受汉语教育,平时的语言环境也为汉语言环境,自然而然的在发音的过程中,就趋向于发前元音和中元音,而很少发后元音,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会发英语的后元音。
除此之外,英语元音按照传统的方式分为短元音和长元音,但是在汉语环境之中,并无长短元音之分,因此就会出现上表中将/u:/发成u,将/ɑ:/发成a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出现在口语之中,很有可能会导致误解,比如将“I’m going to live here(我将住在这里)”说成“I’m going to leave here(我将离开这里)”。意思完全不同。还有一部分学习者片面的认为,长元音就是发音的时间长,而短元音就是发音的时间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区别,而忽略了长元音和短元音除了发音时间长短之外,长元音的舌位比短元音偏高舌体更为紧张等细微的差别。
2.双元音的发音错误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发英语双元音时,大都发音短促,缺乏滑动,有时以发汉语双元音的方式来发英语的双元音,有时又以英语的单元音来代替双元音的发音。本文对一些常见的单、双原因区分不清的现象进行了总结,详见下表:
表四 双元音与单元音不分的变音现象
由于平时的语言环境以及语言习惯对二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造成的负迁移作用,二语学习者往往在单元音与双元音的区别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出现。另一个原因是汉语的复合元音发音滑动过程是非常快的,而英语则是力求滑动过程的充分,尤其是英语中的双元音是由两个元音合而为一,发音时要由第一个元音向第二个元音滑动,滑动过程中没有任何停顿,其发音特征为:第一个元音长、响亮而清楚,第二个元音短、微弱而含糊。但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使得二语学习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因此会将“area”一词的两个双元音发为只有一个单元音的音,将数字的5“five”发为/fiv/这样明显的发音错误。
3.改善二语学习者元音发音错误的途径
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为交际服务的。一口正确、标准的英语语音不仅能使学习者树立交际信心,更能为学好以结构主义为语言理论基础,以“听说教学法”为主要训练的一套以供二语学习者学习语音的模式已趋完善和成熟,至今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句型操练的原理,英语语音教学设计出相应的语音对比操练模式,如:
1)单词语音对比操练 (Word Drills)
/i:/ /i/
leap lip
green grin
2)结构内语音对比操练 (Syntagmatic Drills)
Don’t sit in that seat.
Don’t you at least get the list?
3)结构外语音对比操练(Paradigmatic Drills)
Don’t slip on the floor. Is that a black sheep?
Don’t sleep on the floor. Is that a black ship?
受交际法的影响,目前的语音训练方式更加多样化,如M.Celce-Murcia[9](P8)提出了课堂语音教学10种练习形式:
1)听音和模仿训练 (Listen and Imitate);
2)语音听力训练(Phonetic Training);
3)最小对语音操练(Minimal Drills);
4)情景化的最小对语音操练(Contextualized Minimal Pairs);
5)视觉辅助语音训练(Visual Aids);
6)绕口令语音训练(Tongue Twisters);
7)近似语音发展操练(Developmental Approximation Drills);
8)元音变位练习(Practice of Vowel Shifts);
9)朗读和背诵(Reading Aloud/recitation);
10)学习者录音 (Recordings of Learners’Production)。
3.1 减少母语负迁移效应
母语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是二语学习中非常难以避免的,这是因为学习者都是处于母语的生活环境之中,不可避免的自身的母语发音习惯会影响到其英语的元音发音。要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效应,首先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中尽量的全部采用英语进行教学,同时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组织一些英语环境浓厚的活动。
3.2 正确看待负迁移
虽然在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汉语的负迁移要远远多于正迁移,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忽略了正迁移的作用。在汉语和英语的发音方面也有很多共同的特征,作为教师应该更多的去开发并且利用这些共同特征,并促成学生英语元音发音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全面的认识负迁移,不能只将其做诶二语习得的一种阻碍,同时还应该将其看作是二语习得的一种必经过程,当作一种学习策略,通过对比分析,查找错误的原因,加深学生对于错误的印象,从而改进发音。
3.3 增加语音输入量
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因为母语的负迁移而导致自身的英语元音发音错误,是因为目的语的输入量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加强目的语的语音输入,从而避免本文分析的情况的出现。
4.结语
二语习得中,由于母语和英语之间在发音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很多学生在元音发音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发音错误,文章研究了其中较为常见的几种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该正确的认识母语负迁移现象,并且基于母语迁移的基本原理,从减少负迁移和增加目的语的语音输入量几个方面出发,提高二语学习者的元音发音水平。
[1]陈冠英.英语标准音,标音法及Ginson体系[J].外国语.1999:51.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搞定呢过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刘锦明,等.语言习得错误:类型,成因及矫正[J].外语教学,2005,(5).
[4]李明喜,等.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5).
[5]娄雅楠,等.论二语习得中语言意识与阅读能力的存在关系[J].科技信息,2005.
[6]John Cark et al.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M].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7]Hui-Li Lin,Hsing-Wu Chang,Hintat Cheung.The Effects of Early English Learning on Auditory Perception of English Minimal Pairs by Taiwan University Students[J].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2004,(33) .
[8]洪明.英汉语音差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的母语负迁移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2).
[9]Celce-Murica,M.Pronunciation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