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升级和中高职人才教育

2012-09-12郇淑萍贾亚莉

锻造与冲压 2012年9期
关键词:机械战略人才

文/郇淑萍,贾亚莉

转型升级和中高职人才教育

文/郇淑萍,贾亚莉

中国锻压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机械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韩木林

锻造行业是机械工业的基础行业,锻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军工、能源、船舶和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和新兴产业,因此,锻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锻造行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是产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这是因为锻造技术工艺的特殊性,锻造企业的许多操作工是“放下锄头、拿起榔头”,另外许多企业存在人才紧缺、人员不稳定的状态。为改变这种现状,近几年中国锻压协会致力于行业教育培训工作,并于2008年成立了中国机械中等专业学校和中国锻压协会教育培训基地,为行业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产业转型升级已成行业共识,机械工业的十二五规划、锻造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目标都已明确,如何为行业转型提供人才保证,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FM杂志对锻造行业十二五规划参与制定者、中国锻压协会副秘书长和中国机械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韩木林进行了采访。请他为行业读者介绍机械工业的十二五规划的五大战略和中高职教育人才发展的相关情况。:

锻造行业是机械行业的基础,机械工业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请您为行业读者详细解读五大战略及其产生的背景。

韩木林: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分为五大战略,第一个战略是高端战略。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等。为什么这次将其单独列出来?这是基于发展战略需要。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国家都有专门的大型机构在研发,但是进入市场经济后,重点放在了市场所关心的机械。所以机械工业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把这个高端战略提出来,就是要力促产业结构高端化,要致力于传统产品向精品的升级。

第二个战略是创新驱动战略。“十二五” 机械工业包括锻造行业必须从过度依赖于能源、资源等要素投入驱动发展,转向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和人员素质提高驱动发展。实现“创新驱动”,不仅需要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加强行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涉及到最基层的、高素质的技师队伍的建设,包括现场的技术人员。这是我们职业教育的重点。再往上是研发队伍建设。还有一个就是人才培训也提到创新教育这一条,这是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一个软肋。教育部、科委和发改委都有专门的立项。

第三个战略是强化基础战略。强化基础主要是强化关键的材料、部件、信息化等产品和系统部件。近三十年的发展,我们的主机在国产化的进程中,实行了先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系统集成以满足用户需求。这成就了主机产业的高速成长。但随着高端主机产业规模的迅速发展,无论是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数量、水平还是交货期,都已感受到国际竞争伙伴越来越强烈的有意制约。“十二五”机械工业必须千方百计地强化基础件、基础技术和基础工艺等共性基础领域。在这方面拥有自主权,不受发达国家制约。

第四个战略是两化融合战略。两化就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这是重点领域,要把信息化融入工业化体系中。随着新型工业化发展,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仅考虑自动化,包括一些高端产品的制造,如果不靠信息化将其连成网络,是不能达到国际水平的。所以这方面国家也投入了很多资金,促进其研发能力、产品水平、市场模式和服务体系。

第五个战略是绿色战略。绿色战略有三个方面,一是绿色概念涉及各个行业,所有的活动都要节能。二是减少排放。三是环境友好,以人为本落到实处,“高效、低污染、能回收、资源可重复利用”等因素必须置于优先位置。绿色的概念是全方位的,体现在我们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工位,都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考虑。

结合机械工业的五大战略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中高职教育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韩木林:五大战略和中高职教育密切相关,行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把十二五规划中相关的政策内容吃透,才能做好职业教育。我们国家只重视学历教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发现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理论,但是技能方面非常欠缺。尽管我们有好的想法,但是具体操作还是不能准确到位。研究日本、德国之所以在二战后能很快发展起来,是因为他们有一大批高水平的技师队伍。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普遍重视教育的超前性,注重研究国际新技术,以及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中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就像一个大厦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其他的高端都是虚有。十二五规划,真正意义上将中高等职业教育提上一个高度。在十二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而且要快速发展,我们国家的发展才能可持续性、有后劲。

现在国家有两个计划,一个是百万高职技师计划。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后简称人社部)已经有文,就是要在国内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培养一百万名以上的高级技师。我们行业已经在做这个工作。另一个是知识更新计划。我前些日子去重庆,重庆的一所理工类大学跟当地政府联合,对重庆的青年人才集中培训,每天培训六个小时,形成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集团,为行业企业培养实用性、高素质人才。

汽车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锻造行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对锻造行业提出了哪些要求?

韩木林:近几年汽车的井喷式发展带动了锻造行业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以及能源的紧张,汽车的发展将回归理性,具体到汽车零部件,又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规则:

一是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行业,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提高精度。

二是由粗放型生产向高精度生产转变。精度要提高几个档次,并且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是把精益生产体系贯彻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精益生产的效益是很明显的,这两年我们去日本交流学习,发现日本企业对每个操作者工作时的动作、时间都有详细的规定,不是说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样规范每个动作,然后再从人性化管理上美化环境,让员工在高效率的基础上保持心情舒畅,良性循环,把精益生产发挥到极致。

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机械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模式特点以及中国锻压协会在办学方面的优势?

韩木林:十二五规划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高校加上行业协会、加上骨干企业这种模式,我觉得应该是最成功的行业模式,因为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单靠学校办职业教育,难度非常大,资源和力量都不够。

首先,普通学校学生去见习,在工厂只是走马观花,工厂不会让学生去深度实习。如果高校、行业和企业都融进来,形成一个集团或联盟,那么所有事情都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学生进来以后,要先向其介绍国内外行业的背景材料,让他们有感性认识,再去现场见习。

第二,从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角度讲,所有的企业也会深度配合我们的工作,并且在分配上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那么这些企业会非常认真地制定具体措施。之后我们回来再学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这个阶段由高校的文化课老师来承担。学完以后,我们又回到工厂去,深入生产实习。生产实习回来以后,我们会调度整个行业里面一线的专家和高级技师来讲课,这时候讲的是专业课。因为职业教育必须有基础课和专业课。行业协会在协调行业专家方面有很大优势,如果学校去请专家,难度非常大。所以我觉得高校加行业协会加企业这种模式,符合中国体制,也适合职业教育。

第三是教材。现在的教材比较落后。我们的职业教育一定要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甚至借助协会国际交流的机会,要注重教育的超前性。我们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应该是同步的、甚至是超前的。因为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上岗后熟练地操作生产外,还要具备很快地掌握不断出现的新生产技术的能力。我们组织行业内的一批专家根据国内和国外最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编写教材。这样学生到了企业能够很快融入生产,很快适应。企业也欢迎这样的学生。行业协会的优势是,我们有多个专家委员会,包括航空、航天、造船和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材料基础研究的有一百多位专家,在专业教师提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第四,优化环境。中国机械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享受高校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种软环境不可忽视。让学生融入到大学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学生上进心和整体文化素养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营造高校的氛围非常重要。

采访后记

古有“安在得人,危在失事”,足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综观发达国家,无不把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战略。我们国家也把人才战略提到重要日程,在2010年5月召开的全国人才会议上,国务院公布了人才发展总体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优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才的成功升级。正如韩木林所言,中国机械中等专业学校要在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做到真正的务实,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充分发挥高校、协会和企业相联合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资源,打造有特色的教育联盟和集团,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

猜你喜欢

机械战略人才
人才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调试机械臂
战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简单机械
战略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