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
2012-09-12杜奇平张川
杜奇平 张川 吴 清 田 其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营销处,四川 成都 610051;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华油集团,四川 成都 610017)
0 引言
在21世纪信息时代,营销管理专业化的实施需要有能及时、简便和准确地反映营销业务管理成效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在国内油气行业没有相应管理系统建设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油气田”)营销部门将营销业务管理需求与IT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油气田特有的油气营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1-3]。该系统在近12年的油气田营销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已经成为油气田营销部门管理日常营销业务不可缺少的工具。笔者拟就油气田营销管理信息化设计与应用作一介绍。
1 油气田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油气产品具备特殊的自然和产业属性,在油气田产销平衡和市场平衡难度越来越大的管理背景下,油气田营销管理难点主要有5个方面:① 营销管理业务多元、复杂和琐碎化,形成了市场、合同、用户、计划、供应、销售、价格与收款等业务管理类型;② 营销管理理念随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和变化;③ 营销部门管理的数据与信息堆积如山,难以及时共享和访问,造成对市场的反应滞后;④ 手工处理大量报表和资料的时间过长,效率低且出错率高;⑤ 国内同行业基本无成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与应用经验可借鉴。要解决上述难题并提高油气营销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油气田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
油气田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达到以下要求:① 有效规范与统一营销业务管理标准;②搜集各类营销管理数据;③ 有效管理与应用营销业务数据;④ 将营销数据转化为管理知识与成果。
2 油气田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油气田营销管理机构设为三级,即公司、厂矿以及作业区营销部门。日常营销业务运营模式是三级运作,公司级营销部门集中管理,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业务需求、软硬件网络、系统结构与服务支持4个方面考虑,适合油气田营销业务三级运营模式的系统架构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架构设计
企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一般采用3种业务架构设计原理,一是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二是三层(N层)结构,三是基于Web的三层(N层)结构。油气田营销管理体系分为三级,具体为公司级营销部门1个、二级营销部门11个和三级营销部门40多个,还有500多个井站等现场作业单元。
结合油气田营销业务和管理体系特点,油气田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选用了基于Web的三层(N层)结构的系统体系架构设计原理。运用基于NET技术的Web三层技术架构,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减少系统维护的工作量,降低系统建设总体投资水平和运行维护费用。整个系统采用三层结构,具体由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3部分组成。同时,应用系统的层次结构又划分为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服务层。业务逻辑层与用户表示层、数据服务层完全分离。业务逻辑层被所有客户端共享。中间层(应用服务器和业务逻辑层的中间组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为系统提供事务处理、安全控制服务,为满足不同数量客户端的请求而进行性能调整。不同的业务逻辑封装为不同的应用组件,从而使客户端在请求某种应用服务时,只需与Web应用服务器上封装的这个业务逻辑的应用组件通信。
系统业务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业务架构设计示意图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设计
油气田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以事前计划到事中控制再到事后分析(PCA)为设计的核心思想,构建了以公司级营销部门为中心的多层次营销管理应用架构,通过丰富的工具和方法的有机整合并提供贯穿油气营销管理全过程所需的信息,使油气田对所属各单位的油气产、购、输、销情况与货款回收状况了如指掌,实时在线分析和系统运作提高了营销业务整体的运作效率。
系统应用架构的3个层面见图2。
图2 系统应用架构设计示意图
图2表明,从上往下,是营销决策和管理的分解过程,确保营销管理任务有效而快速地执行;从下往上,通过基于数据的实时采集、汇总与上报,发现营销日常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时对营销决策和管理目标进行调整,确保营销日常管理能够快速地作出反应。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油气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涵盖用户管理、计划管理、监控管理、销售管理、收款管理、市场开发管理、合同管理等20多个管理模块,子功能项达到79项,日处理营销数据193万多条,月处理营销数据5 805万多条,年处理营销数据70 630万余条;并能自动生成报表14大类70余张,还能按照系统用户要求组合生成需要的报表。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功能架构示意图
3 油气田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油气田特有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营销部门、营销业务人员及其管理者有效的管理工具与助手,方便了营销业务,其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3.1 营销业务全面信息化,系统功能实现了集成化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集客户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销售管理、收款管理、营销监控、营销分析、市场开发、终端销售、客户关系管理、价格管理与综合文档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于一身,大量的业务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操作过程方便和简洁。
3.2 统一了信息数据采集源头
各项业务数据构成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信息源,信息源混乱,信息系统功能将成为摆设。因此,信息系统从开始建设就抓住营销业务数据的源头出处,规范数据采集职能,使其分工明确。如日产与月产气量数据由作业区采集,厂矿单位审核上报,公司级营销部门作最后汇总。同时,为了解决数据重复录入的问题,系统建立了数据采集平台,各类数据只需录入一次即可,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
3.3 销售计划管理功能实现了流程化
销售计划管理是油气田营销管理工作中优化油气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按照科学和严谨的油气销售计划管理流程,系统从计划制定→计划上报→正式计划拟定→计划下达→执行监控→执行情况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功能管理。如建立计划编制流程,计划由作业区填写,厂矿级销售部门上报,公司级营销部门自动接收建议计划并编制正式计划,完成后下发到各厂矿单位和作业区,其销售计划报表自动生成,无须再重新录入。同时,系统提供销售计划中长期和短期预测的多种算法,协助管理人员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调控能力,以优化配置油气资源。
3.4 全天候监控预警,提高了销售行为和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度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决定营销成败的因素在于重新审视、设计和管理本单位的核心业务。系统监控功能可以对销售过程中的计划、合同、销售、收款等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和预警,帮助用户寻求达到销售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协助用户科学调整营销策略和措施,增强营销业务“敏捷处理”能力,通过油气最优分配方案提供的分配算法,可以为营销管理者提供最佳的销售方式,从而使营销行为和效益达到最优化。
3.5 灵活编制和定制报表的功能,体现了营销业务报表的易用性
系统在营销报表编制方面表现的功能非常强大与灵活,建立了计划、合同、销售、收款、监控等几十类报表供管理者使用。同时,提供特有的报表定制功能,管理者不仅可以对报表的外观进行设计,还可以设定报表内部数据的计算方法。另外,所有的系统报表和资料均可导入Excel进行个性化分析与再加工,以满足用户的更多要求。如此丰富的报表管理功能,使管理者对营销情况一目了然,并可对各业务环节实时进行严格控制。
4 结束语
基于油气营销业务管理流程化和量化的油气田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后,实时业务信息的触角延伸至作业区和站场,每天的计划、销售、收款等业务情况得以及时反馈,极大地提高了油气田营销部门业务管理的水平。
[1]张增轩.天然气营销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06(9):51-53.
[2]唐宗文,刘巍.实现川渝地区天然气产运销协调管理的主要措施[J]. 天然气工业,2009,29(3):110-113.
[3]陈竞.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零售业精确营销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0(1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