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测定站在猪育种中的作用

2012-09-12丁向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猪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种猪场种猪公猪

丁向东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中心测定站在猪育种中的作用

丁向东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1 生产性能测定是遗传评估的基础

育种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生产性能优良的猪,既要求种猪的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利用率高,繁殖性能好,也要求其肉质好,抗病性强,使用寿命长。而猪的生长性能受到种、料、病、管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研究机构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美国猪这些年在生产水平的提高上种的贡献率最大,占到40%,其次是料和管理,各占20%,病占15%,其它因素占5%。因此,种是获得优良生产性能最重要的制约因素。通过选择可以实现种的遗传改良,如美国长白猪经过长期的持续选育,达到100kg体重日龄由1980年的185天降低到2000年的155天。而遗传改良即遗传进展受到选择强度、选择的准确性、遗传变异和世代间隔的影响,其中选择的准确性受到选种方法的影响。

选种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利用血统和系谱进行选种,但亲本优良后代不一定优良。第二种是根据外貌进行选种,但仅看外貌,无法预测后代是否优良。第三种是根据遗传评估结果进行选种。遗传评估即对个体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获得个体在有关性状上的表型数据,然后利用测定数据并结合系谱信息,利用软件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方法计算出个体在各个性状上的估计育种值(EBV),再对这些EBV加权获得个体在多个性状上的综合育种值即综合选择指数。通过遗传评估可以评定个体作为种猪的种用价值,可以为选种选配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遗传评估是育种工作的中心任务,而生产性能测定是遗传评估的基础。

2 生产性能测定的形式

生产性能测定有中心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两种。中心测定站测定由于测定的环境条件相对一致,结果的可比性较高,而且结果较公正。但成本较高,建站和购买设备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而且测定规模有限,河北省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一批只能测定200头猪。只对公猪进行测定,因而不能对繁殖性能进行测定。场内测定则相反,测定费用较低,测定规模较大,可以对繁殖性能进行测定,但当场间缺乏遗传联系时,各场的测定结果不具可比性。

3 养猪发达国家的中心测定站运作情况

丹麦的中心测定站运作方式包含以下内容。从育种场选出5500头公猪,在隔离区饲养一段时间后淘汰300头不合格的公猪,剩下的5200头进入测定站进行测定。同时利用育种场的场内测定结果选出2250头种公猪,与测定站选出的750头公猪一起经过检疫合格后,送到人工授精站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

在丹麦,由于测定站的选择强度非常大 (5500∶750),而且多年坚持选育,其种猪育种水平非常高,已建立相当完备的种猪育种体系。其中核心群9200头,包含大白、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4个品种,扩繁群46000头,生产群1150000头,商品群24700000头。

世界上第一个猪性能测定站于1907年在丹麦建立,加拿大、美国和日本分别在1934年、1954年和1960年建立了本国的第一个猪性能测定站。这些国家在测定站的推动下,全国各个场都是某几头公猪的后代,各场间的遗传联系非常紧密,全国范围场内测定结果可以放在一起进行遗传评估。因此,在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前测定站测定是比较不同猪场种公猪的主要方式,随着BLUP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场内测定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4 我国的中心测定站运作情况

中心测定站测定仍是目前我国比较不同猪场种公猪的主要方式。但测定站测定在育种上还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没有融入联合育种体系,主要服务于种公猪的展示和拍卖,商业效应大于育种效应。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测定规模较小,无法制定适合我国的选择指数。由于疫病控制不力,在测定站疫病存在交叉感染,生产性能优良的公猪很难返回育种群。因而,我国的种猪育种主要依赖于进口。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明确了性能测定站在育种体系中的地位,希望通过中心测定站测定加大各种猪场间的遗传联系,提高我国种猪的整体性能,结束我国长期依赖于外国种猪育种公司的局面。即在全国畜牧总站引导下,成立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由省市畜牧主管部门配合,由联合育种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各种猪场在进行场内测定同时将一部分种公猪送到测定站进行测定,将场内测定和测定站测定的数据上传到区域性的种猪遗传评估中心进行评估,非常优秀的公猪进入公猪站,利用人工授精将这些公猪的优良基因分配到各个种猪场。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通过收集各区域性的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的测定数据,对全国的种猪进行遗传评估,加大我国种猪的选择强度,提高遗传进展。

种猪场引进测定站测定公猪可以提高本场猪群的遗传水平,降低本场猪群的近交风险。选购种猪时可以依据生产性能测定结果也可以根据体型外貌评定结果进行选择。利用生产性能结果进行选择时对综合性能根据综合性能指数进行选择。也可以针对本场的猪群特点,根据综合性能指数及某一性状的测定值进行选择。如猪场的饲料报酬较低,可以选择综合性能较高,但饲料转化率成绩非常优秀的种公猪,这样,花适当的钱,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益。体型外貌的选择主要包括肢蹄的健壮程度,背腹基本平直,无凹陷;有效乳头数6对以上,排列均匀;睾丸足够大,对称,固定性好。

猜你喜欢

种猪场种猪公猪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