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中牟县生猪养殖环境保护模式探索

2012-09-12张小婷

中国猪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牟县养猪场无害化

张小婷

(河南省中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省中牟县 451450)

河南省中牟县生猪养殖环境保护模式探索

张小婷

(河南省中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省中牟县 451450)

河南省中牟县在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同时,积极开展生猪养殖小区标准化建设,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加强投入品监测管理,积极探索生猪养殖的环境保护模式。

中牟县;生猪养殖;环境保护;模式

1 生猪养殖基本情况

生猪养殖在中牟县畜牧业生产中始终保持较大优势,2011年,中牟县生猪存栏47万头,出栏62万头,有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36家,10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2家,全县生猪年总产值达到9.3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2.3%。生猪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猪肉食品的需求,还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 实施生猪养殖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在生猪产业发展的同时,中牟县也面临着生猪养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现实问题。据调查,全县大约10%的养猪场 (户)由于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健全,猪粪露天堆放,猪尿、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农田。按1头猪日排粪尿量6kg、每年排粪尿量约2.5吨计算,全县生猪日排粪尿量可达6540吨,年排粪尿2725000吨。生猪粪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为氨、胺、硫化氢、甲烷和硝酸盐等,严重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同时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有些病原微生物可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导致疫病的传播,给我国的经济、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危害。为实现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猪场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

3 实施生猪养殖环境保护的措施

为加强生猪养殖环境保护,减少粪尿等污染物的危害,中牟县多年来不断探索新模式,总结出以下经验。

3.1 加强养猪小区标准化建设

养猪小区是指在规划好的区域内,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和规范化的养殖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管理比较规范的专一养猪园区。中牟县坚持推动生猪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养猪场 (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图 1)。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县畜牧局成立养猪小区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小区规划,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养猪场 (户)开展标准化生猪生产,指导开展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服务和标准化项目的申报。二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每年邀请大专院校专家对养猪场 (户)进行培训,学习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提高养猪场 (户)的生产管理能力。三是对全县养猪小区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选址,统一规划,为养猪场 (户)制定防疫程序、消毒方案,帮助建立养殖档案等。养猪小区采取统一供种、统一配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办法,提高生猪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四是加强小区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对旧小区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小区无害化处理设施按照无公害养殖环境技术标准建设,由县畜牧局统一验收,不达标者不能养殖。仅2011年,县畜牧局就对全县16个养猪小区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设施验收。五是县畜牧局把项目支持和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国家财政补贴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养猪小区开展污染物治理。每年县畜牧局都筛选一些基础设施好、养殖环境优的养猪小区作为补助对象,优先发展。目前中牟县已建成白沙镇、郑庵镇、张庄镇、黄店镇等2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

3.2 积极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制度

无公害生猪生产是指养猪场 (户)从场址规划、环境控制、投入品使用、科学饲养、疫病防治、消毒免疫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按照国家无公害畜禽技术标准进行生猪生产。中牟县把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作为促进生猪无公害养殖的载体,按照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一体化”实施要求,加大无公害畜产品一体化认证工作力度,强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积极宣传无公害畜产品申报的重大意义,切实落实“认前指导、认中把关和认后监管”的认定与认证工作方针,协助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整理申报材料和复查换证材料。每年定期进行2次全县养猪场无害化处理设施使用情况调查,对没有很好利用项目资金的收回资金,今后3年不再考虑资金支持。近年来,中牟县逐步搬迁场址布局不合理、场址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养猪场4家;对不符合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的养猪场取消认证称号,限期治理整顿。每年设置无公害养殖奖励,对开展无公害养殖技术工作显著的养猪场给予1~3万元奖励。目前,全县已有26家生猪养殖企业通过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

3.3 加强投入品质量监管

中牟县有饲料、兽药经营门市15家。近年来,中牟县加强饲料、兽药投入品市场管理,严格监管养猪场的投入品使用环节。对全县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畜禽养殖一体化企业统一登记造册,逐一签订《质量承诺书》和《安全用药责任书》;加强对饲料、兽药生产企业从原料购入、生产过程到产品质量的监管,督促饲料、兽药生产企业把好原料进货关,做好生产纪录,建立进出货台帐;加强对畜牧养殖环节的监管,由县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牵头,村级防疫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规模养殖场购进料和自配料的使用情况,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尤其是重点监管养猪场 (户)的投入品购进、使用管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和执行休药期制度等关键环节。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中牟县着重推广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安全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开展饲料调制技术培训。如优化饲料的蛋白质结构,采用添加合成氨基酸的方法,降低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以减少生猪粪尿中氮的排出;使用酶制剂提高饲料中能量的利用率和蛋白质、植酸磷的消化率,饲料中添加能够分解纤维性饲料原料的纤维素酶、阿拉伯木聚糖酶及可促进蛋白质原料分解、提高氮的利用率的蛋白酶等;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 (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和抗生素残留)。鼓励猪场使用能有效降低猪场环境污染的益生素 (EM制剂)、酸化剂和除臭剂等。

3.4 全面推进猪—沼—果 (蔬)生态模式

中牟县以生猪养殖为主体,沼气工程为纽带,实行 “猪-沼-作物 (果、蔬)”生态养殖模式,把 “猪-沼-果(蔬)”生态模式作为生猪养殖环境保护、生猪养殖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手段。目前,中牟县所有规模猪场都建设了沼气池,粪便、污水实行固液分离,无害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这一生态模式在全县大力推广实施后,生猪养殖环境大为改观,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据测算,一个10m3的沼气池,可年产沼气800~1000m3,年产沼渣、沼液25吨。全县已建成沼气池176个(合计3520m3),年产沼液8800吨 (沼液是优质有机肥,可供农作物有效利用)。通过发展沼气池,猪场粪便、污水被厌氧发酵处理,粪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猪场环境明显改善;且利用沼气能节约煤、电能源,降低猪场生产成本。

X713(261ZM)

C

1673-4645(2012)05-0052-02

猜你喜欢

中牟县养猪场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规模养猪场必备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分析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牟县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中牟县廊道建设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
河南省中牟县农村初中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