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乙素抗大鼠血栓作用研究
2012-09-12张莉蓉
杨 娟 ,张莉蓉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1
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气滞血瘀等证[1]。延胡索乙素是从罂粟科植物延胡索中提取的20余种活性生物碱之一[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该药的药理作用也不断有新的认识。由于其良好的镇痛[3]、抗脑缺血[4]、抗心律失常[5]、抗心肌缺血[6]等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重点研究延胡索乙素的抗血栓作用。
1 材 料
1.1 药物与试剂
阿司匹林泡腾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4017);延胡索乙素(江苏省南京市药材公司,纯度>95%);注射用生理盐水(郑州永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90528);乌拉坦(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80411);枸橼酸钠(北京化工厂,批号:07082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批号:111208)。
1.2 仪器
DS-671分析天平(日本寺冈);TG 16-WS高速离心机(南赛特仪器有限公司)。
1.3 动物
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50 g,购自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合格证号:SCXK(豫)2005-0001。
2 方 法
2.1 大鼠结扎下腔静脉致成血栓模型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延胡索乙素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1)、阿司匹林组(40 mg·kg-1),每组 8 只。各组动物每天灌胃一次,连续7 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末次灌胃给药后2 h,腹腔注射20%乌拉坦(5 mL·kg-1)麻醉,打开腹腔在左肾下方手术结扎大鼠下腔静脉,缝合腹壁,造成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4 h后重新打开腹腔,在结扎下方2 cm处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将该段血管内血液吸尽,然后纵行剪开管腔,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如有即取出血栓,用滤纸沾去血栓表面的浮血,置60℃烤箱烤20 h,冷却后称血栓干重[7]。
药物对血栓抑制率(%)=(空白组血栓重量-给药组血栓重量)/空白组血栓重量×100%。
2.2 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
各组给药同前,大鼠用乌拉坦麻醉,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及左颈外静脉,在三段聚乙烯管的中段放入一根长8 cm的丝线,将肝素生理盐水溶液(5 U·mL-1)充满聚乙烯管,将其一端插入右侧颈总动脉,另一端插入左颈外静脉,打开动脉夹,血液从右颈总动脉经聚乙烯管返回左颈外静脉。开放血流20 min后,中断血流,迅速取出丝线称重,总重量减去丝线重量,即为血栓湿重[8]。然后放入烤箱于60℃烤20 h,冷却后立即称重,即为血栓干重。
2.3 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9-10]
大鼠20%乌拉坦5 mL·kg-1腹腔注射麻醉后,沿颈正中线切开,钝性分离右侧颈动脉1 cm长,放入0.6 cm宽的封口胶条,再用浸有20%FeCl3溶液的滤纸条(1.0 cm×0.5 cm)环裹分离备用的颈动脉段,并用封口胶条封住,15 min后,取下滤纸条。40 min后,结扎滤纸条两端血管,精确剪下滤纸条包裹的血管段,用洁净滤纸吸干血管内余血,取出血栓后放入烤箱60℃烤20 h,冷却后立即称重,即为血栓干重。
2.4 PT、APTT 测定
各组大鼠给药后2 h取静脉血,全血按9∶1加入3.8%抗凝剂枸橼酸钠,混匀,3000r·min-1离心 10min,得贫血小板血浆(PPP)。样品于37℃预温区预温1 min,加入PT或APTT试剂混匀,37℃预温1 min,按试剂盒说明书及仪器使用要求测定APTT、PT。
2.5 数据处理
3 结 果
3.1 延胡索乙素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血栓形成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延胡索乙素各剂量组均可抑制大鼠静脉结扎血栓的形成,且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延胡索乙素低剂量组较空白组血栓重量虽有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组较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延胡索乙素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致血栓形成影响(±s,n=8)
表1 延胡索乙素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致血栓形成影响(±s,n=8)
注:与空白组相比 *P<0.05,**P<0.01
延胡索乙素802.7±0.5**54.2
3.2 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延胡索乙素可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延胡索乙素低剂量组较空白组血栓重量虽有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组较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表2 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致血栓形成影响(±s,n=8)
表2 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致血栓形成影响(±s,n=8)
注:与空白组相比 *P<0.05,**P<0.01
延胡索乙素组802.7±0.6**43.7
3.3 延胡索乙素对FeCl3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造模实验表明,FeCl3使动脉产生血栓,而延胡索乙素各剂量组对动脉血栓能有效地产生抑制作用;低剂量组减少血栓形成但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中、高剂量组则有效地减轻血栓重量,且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延胡索乙素对FeCl3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s,n=8)
表3 延胡索乙素对FeCl3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s,n=8)
注:与空白组相比 *P<0.05,**P<0.01
3.4 延胡索乙素对PT、APTT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延胡索乙素各剂量组均能使大鼠血浆的PT、APTT明显延长,且中、高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延胡索乙素对大鼠PT、APTT的影响(±s,n=8)
表4 延胡索乙素对大鼠PT、APTT的影响(±s,n=8)
注:与空白组相比 *P<0.05,**P<0.01
4 讨 论
虽然近年来介入式医药疗法对预防和治疗大范围的血栓事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因此仍亟需更安全、更有效的抗血栓治疗药物。静脉血栓性和动脉血栓性疾病常被认为是不同发病机制和不同临床特征的疾病,但静脉血栓性疾病与动脉血栓性疾病有许多共同的致病因子[11];而且两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互相促进[12-13]。基于这一事实,本实验从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及动静脉旁路血栓综合检验延胡索乙素的抗血栓活性。
FeCl3血栓模型就是通过刺激内皮损伤激活凝血通路造成血栓[14];诱导的动脉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15],模拟临床动脉血栓疾病;而下腔静脉结扎模型和动静脉旁路模型分别模拟临床上静脉血栓和混合血栓疾病。实验表明,延胡索乙素对大鼠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及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均有较好作用,并能有效延长PT和APTT指标,且对PT的延长更为显著,提示延胡索乙素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外源性途径来抑制血栓的形成。更深入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吕清文,丛雅琴.延胡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浅议[J].内蒙古中医药,2005,26(1):26.
[2]丁兆梦.中药药效学与临床[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67-9.
[3]Hu JY,Jin GZ.Effect of tetrahydropalmatine analogues on Fos expression induced by formalin-pain [J].Acta Pharmacol Sin,1999,20(3)∶193-200.
[4]梁 健,王富强,郑平香,等.延胡索乙素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与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及病理改变的保护[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2):167-9.
[5]Huang K,Dai GZ,Li XH,et al.Blocking L-calcium current by l-tetrahydropalmatine in single ventricular myocyte of guinea pigs[J].Acta Pharmacol Sin,1999,20(10)∶907-11.
[6]汪永孝,郑云敏,谭月华.四氢巴马汀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理 [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9(5):358-61.
[7]包玉龙,杜佳林,李显华,等.丹龙胶囊抗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2010,27(3):19-21.
[8]陈云华,张硕峰,孙建宁,等.血塞通滴丸抗大鼠血栓形成及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3):253-6.
[9]夏红梅,高云华,卞爱娜,等.动脉血栓模型建立的方法学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13-6.
[10]Wang X,Xu L.An optimized murlne model of ferricchloride induced arterial thrombosis for thrombosis research[J].Thromb Res,2005,115(1-2)∶95-100.
[11]Walker ID,Greaves M,Preston FE.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eritable thrombophilia[J].Br J Haematol,2001,114(3)∶512-28.
[12]Prandoni P,Bilora F,Marchiori A,et al.An association between atheroslerosis and venous thrombosis[J].N Engl J Med,2003,348(10)∶1435-41.
[13]Eliasson A,Bergqvist D,Bjorck M,et al.Incidence and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verified arterial thrombosis∶a population study based on 23,796 consecutive autopsies[J].J Thromb Haemost,2006,4(9)∶1897-902.
[14]郭朝锋.三氯化铁动物血栓模型方法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6):537-9.
[15]Wong PC,Crain EJ,Xin B,et al.Apixaban,an oral,direct and highly selective factor Xa inhibitor∶in vitro,antithrombotic and antihemostatic studies [J].J Thromb Haemost,2008,6(5)∶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