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利好,绿建走向何方

2012-09-11

中国房地产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能耗

○ 本刊记者 凤 鸣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其基本功能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环境,因此其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材料、能源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随着我国城乡建筑规划的日益发展,建筑能耗总量也必然呈现出刚性增长的局面。中国能源整体消费状况调查显示,在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高能耗领域中,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方面占据50%,已然成为了节能减排的核心领域。严峻的事实表明,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建筑亟须由传统、高耗的发展模式向高效、环保的发展模式转变,推行绿色建筑迫在眉睫。因此,如何转变建筑模式、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产业发展的紧迫课题,也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建筑节能现状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0%上升到现在的28%以上。在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均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按照国际经验和我国目前建筑用能水平发展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超越工业用能,成为用能的第一领域。推行建筑节能由此成为“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头戏。

中国对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探索已逾十年,有关部门还提出过“四节一环保”的建筑理念,但是由于受到政府运行、产业技术、设计能力、成本投资等因素不足的制约,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步伐略显缓慢。但可喜的是,当前全社会对于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共识已经形成,绿色建筑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如果说萌动期的绿色建筑带着“贵族化”的倾向,那么已经进入发展期的绿色建筑将呈现出标准化、产业化、系统化的特点。专家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各项建筑节能的标准累积,以及人们对节能建筑、节能材料认识的观念累积到了一个程度;其次是在新农村建设、保障房建设等批量项目中,人们对节能建筑的选择越来越多;此外,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中,开始注重绿色低碳技术带来的高附加值。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估算,如果维持每年新增绿色建筑项目300个,“十二五”期间我国仅建筑方面就将节能25.5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9.8万吨。如果对目前城市中不符合节能标准的既有建筑实行节能改造,每年即可节约3500万吨左右的标煤,且如果仅对既有建筑中近20亿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全面的节能改造,即可带动形成近4000亿元的建筑节能产业链。而实际上当前中国有400亿平方米既有的建筑,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约130多亿平方米)需要进行节能改造,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任重而道远,中国绿色建筑前景广阔,预计今后10年产值可以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此外,标准体系的逐步建立,太阳能光伏、LED价格的逐步下降都为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时机已经成熟,接下来就需多措并举来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

政策利好剑指绿建

节能减排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作为该工作的重要一环,建筑节能领域的成效不容忽视。作为“十二五”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近期建筑节能领域获得的政策推动力度空前。随着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相关工作计划与规划的出炉,今年建筑节能必将大有作为。

今年1月9日,住建部发布了《“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3月6日,住建部下发《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该通知透露,今年将制定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积极促进新型材料推广应用和绿色照明推广应用。

具体而言,今年要加大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力度,启动1.9亿平方米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在重点市县推动实施“节能暖房工程”;启动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对于绿色建筑发展,《通知》要求,深入研究制定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研究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财税政策。推动有条件地区开展强制性推广绿色建筑试点,启动绿色建筑区域推广示范工作。

3月19日,住建部公布《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指南》,要求从外墙屋面、采暖系统、供热管网、综合节能等四方面进行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

在地方层面,由于节能减排被作为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施行目标问责制,各地对建筑节能领域的贯彻力度持续加大。从2011年年底到2012年一季度,全国共有20余个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和地方性规范,对建筑节能提出具体要求,有的甚至明确如果建筑节能设计要求不达标就不得施工、不得验收的硬标准。

业内认为,建筑节能产业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意味着建筑节能的巨大市场已徐徐开启,这无疑将成为节能行业最扎实的发展助推力。

各地建筑节能目标一览

北京:保障房建设将强制使用太阳能设备。考虑到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还处于发展推广阶段,北京并不会通过立法强制规定新建保障性住房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太阳能设备,但不装用热计量装置新建建筑不能竣工验收。

天津:2012年天津要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2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天津今年将重点开展节能建筑结构体系和单一保温体材料研究,大力推广砂加气等墙体保温材料应用,实施400万平方米四步节能住宅试点。

到2015年年底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

四川:3月初出台了《“十二五”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明确城市规划区内城镇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含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必须全面严格执行国家节能50%的设计标准,鼓励农村建筑参照执行国家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到2015年年底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全省实现全面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实心页岩砖的使用量不超过25%,全省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比例平均达到75%的目标。

深圳:深圳市建设局推出多项措施推进绿色节能建筑,其中民用建筑设计施工图将全部严格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设计图纸不达标的,一律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工程项目,一律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合肥:今年2月合肥开始施行的《合肥市促进建筑节能发展若干规定》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宾馆、酒店、医院等有生活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新建大型公共、民用以及政府投资建筑项目,如不符合节能强制标准,将不得颁发规划许可证、不得交付使用。

因地制宜发展绿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曾捷认为,绿色节能建筑首先应该是好的建筑,它应该负担得起、维持得起,而并不一定是高科技和高成本的。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绿色建筑没有固定的模式。比如我国南方中小城镇的沼气技术、太阳能热水技术,农村的秸秆压缩技术,都有很好的创造。如何进一步推动实现建筑节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八届绿色建筑大会上做出了回答。

他表示,加快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有六大推动力:一是提高新建建筑的绿色建筑比率。依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城市强制实施绿色建筑;依托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实施绿色建筑。二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速。2011年开始启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首批深圳、重庆、天津3个城市共获得2.4亿元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改造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力争到2015年,重点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下降30%以上。三是加快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改造。四是保障房建设率先执行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目前,深圳、厦门等地已率先提出新建保障房全部为绿色建筑。五是绿色小城镇计划。绿色小城镇试点示范重点支持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等。六是绿色建筑新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国家有关部门将设立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加强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规范研究;开展绿色建筑产品的集成示范;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加快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能耗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