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伤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2012-09-11许伟娟徐向鸣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器材体育教师

许伟娟,徐向鸣

(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江苏 无锡 214107)

例析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伤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许伟娟,徐向鸣

(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江苏 无锡 214107)

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但随之而来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对伤害的预防愈发显得重要。笔者根据调查数据与实例,从分析伤害的成因入手,提出了提高安全意识等预防措施,以期与同行们共勉。

体育活动;伤害成因;伤害预防

近几年来,因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而因此出现的利害纠纷也越来越多,体育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许多学校不敢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性强的体育比赛,体育课中,教师也不愿上危险性大的教材,这样的现象,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为此,2002年6月25日,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起草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规章形式即教育部令第12号正式颁布,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在此之前,国家也曾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厅[1995]2号)。这都说明我国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学生合法权益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首当其冲,为此做出努力。于是,笔者做了一些调查。

1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容易出现的伤害种类分析

体育活动因其自身的特点,成为校园内伤害事故高发的诱因。笔者走访了周边的10所学校,收集了2010~2011下学期内的一些案例,并进行了简单统计见表1。

表1的统计并不完全,只是凭体育教师和其他老师的确切记忆提供的人次,现实数据绝对比这些数据要大(数据中不包括学生在校园外发生的伤害事件)。10所学校一学期内在体育活动中共发生确切的伤害事件236次,平均每所学校一学期发生了近24次,下学期学生共上学约20周。也就是说,每周都有至少一所学校发生了伤害事件。

从表1的统计也可以看出,前4种伤害非常容易发生,较严重的脱臼和骨折数量不多,但据同行描述,很多学校几乎每学期都有,并不罕见。

2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出现伤害成因分析

体育活动中的伤害有其偶然性,但偶然中也透视着一些必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伤害的成因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去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总体来说,意外伤害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它的规律性是和学生活动的规律性密切相关的,像扭伤、擦伤通常与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相关;而撞伤之类的,通常与教师活动组织不严谨相关;还有一些挫伤,是学生在完成动作时自身技术不过关造成的。学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认真程度和运动能力是造成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发生的主因,占了48.7%,为总数的近一半比例;而指导方法不当及学生能力不够导致发生伤害事件的比例是66.5%。由此可见,如何从师生两方面来指导我们的校园体育活动,是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对体育教师在思想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表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有17.8%的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指导方法提出了看法,这也就从另一个层面使我们知道,教师的业务水平急待提高;另外,场地、器材等客观原因占14%;其他原因,如同伴间追逐打闹等,所占的比例有近20个百分点,也都是不容忽视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上学期一些活动中伤害事故的典型实例。

表1 本校及周边10所学校体育活动伤害统计(不完全统计,人/次)

表2 体育活动中伤害事件发生原因统计

案例一:去年9月,我区某校七年级的一节体育课中,在开课不久的准备活动时,教师安排进行负重搬运的3人一组椅式抬人比赛,两名同学在快速抬一名较胖同学跑进时,突然脱手,不小心将这名同学摔在地上,造成尾椎骨裂。后来家长找学校理论,要求索赔治疗费用,学校为此进行了调查,认为体育老师应该负一定的责任,其理由有三:一是因为体育教师没有强调安全;二是体育教师没有讲清抬人时的手法;三是该教师教案中没有对这项活动的详细要求。

从该事例中,笔者认为学校的分析很对,而且我们不难看出,体育教师在本课中疏忽了一个重要环节: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促使学生血液循环加快,使肌肉及各关节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动作协调性。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目标达成。在本案例中,教师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准备部分就直接进行合作抬人的比赛活动,是这次事件的诱因之一。

案例二:上学期笔者学校的一节常规的障碍跑课中,一名学生在教师还没有要求大家练习的时候,就擅自去尝试难度较高的障碍物,谁知就跳了一次,腿就严重扭伤了,造成关节轻微错位,打上了石膏固定,给这名同学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显然,这一伤害事件的发生和体育教师的组织不严谨有关。体育课是在室外进行的,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在体育教师的主导之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教师在课堂之上,应该练就一双千里眼、打造一副顺风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动向,甚至还要去揣摩学生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与未然。

案例三:某校在上学期发生了一起眼部挫伤事件,相当危险。原因很简单,课外活动中,该班是羽毛球活动,两名同学在打羽毛球时,一名同学挥拍杀球,谁知拍柄突然断裂并飞出,正好打在对方眼框下面一点,幸好只是轻微的挫伤。

事件发生得太偶然了,我们在庆幸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的同时,更需要反思,是不是我们忽略了场地、器材的安全?如果我们体育教师在提供器材给学生前,先检查了器材的安全,是不是能避免这样的事件发生呢?这样的事件给我们体育教师提了一个醒,器材的安全是疏忽不得的。

3 体育活动中伤害的预防

3.1 师生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教师要规范课堂的组织。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法则。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体育教师要提出本节课中的安全组织要求,向学生宣布课堂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学生进行常规检查(服装、鞋子、身体状况等)。在提醒学生的同时,也是强化自身安全意识的过程。而课中,教师可借课堂上的各种偶发事件,及时地教育学生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每堂课的常抓不懈,久而久之,教师就能形成有自身特点的一套切实可行的、严谨的体育课堂组织规范,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

3.2 体育教师要有责任感

规范的体育课教学,来源于体育教师的责任感。责任感体现在教师课前的认真钻研教材,课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上。备课不仅要备教法、学法,还要备安全,对上课所要用的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安全。针对每堂课教材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体育老师在组织活动前,应该把不良体质所产生的恶性后果主动告知学生。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特别是有器械的上课内容,如跳箱、投掷、竞速游戏等项目,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学生心态的调节,教育学生们做动作时要胆大心细,同时要强调自我保护及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以便有效预防突发性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当发现练习中有安全隐患时,绝不能不负责任地任其存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3.3 体育教师要有预见性

体育老师要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安排不同运动量的项目,绝不能“一视同仁”。建议身体欠佳者见习或小运动量练习与活动,确保运动安全。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应认真检查有关活动器材是否安全,严禁使用已损坏的可能导致学生意外伤害的器材,如有器材破损应提前通知学校予以修理或更新。组织活动之前,体育教师一定要对活动有一个评估,了解活动的特点,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设,这样才能在活动中做到不慌、不乱,会观察、会避免,很好地处理好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4 结 语

对学生伤害事件要立足于预防,不仅要从多方面强化教师自我的安全意识,还应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说,体育教师是预防学生伤害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教师严格履行职责是预防伤害事件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起足够的重视,我们一定可以把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危害性减少到最小。

[ 1 ] 教育部.学生伤害处理办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 2 ] 骆钢强.意外伤害自防自救[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G806

A

1674-151X(2012)05-11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5.057

投稿日期:2012-03-11

许伟娟(1979 ~),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器材体育教师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