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定向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2-09-11齐爱丽
齐爱丽 徐 峰
(1.贵州毕节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毕节 551700)
1 前言
“定向”一词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越过不被人所知的地带[1]。定向运动就是利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2]。定向运动是一种体能与智能相结合的项目,可适合不同年龄和群体。
定向运动是融体育、军事、娱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智力角逐、体能的较量、意志品质的考验,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3],符合和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和身心发展特征[4],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5]。贵州省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开展定向运动,这个新兴项目在贵州省高等院校存在着不平衡性;对贵州省高等院校定向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影响定向运动开展的因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0年参加贵州省定向越野锦标赛的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定向协会官方网、中国学生定向官方网、国际定向官方网以及大量的专箸文献资料,借鉴有关理论、方法进行研究设计。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电话交流等方式向资深定向专家(定向教练、教师、优秀运动员、裁判员、有关管理人员等)征询了意见,获取了大量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
2.2.3 问卷调查法
在大量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在贵州省2010年定向锦标赛的比赛现场发放和邮寄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发放340份,回收315份,回收率92.6%,有效问卷92.6%。
2.2.4 数理统计法
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结论与分析
3.1 运动员的基本信息
表1 运动员的基本信息
由表1可知,在所调查的所有315名参与定向运动的学生中,男生占54.3%;女生占45.7%,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定向运动对男生吸引力大于女生,一是由于男女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男生更倾向于冒险,而女生表现出的畏难情绪更多一些;其二是由于初期侧重男性,使女生在这个项目上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在专业结构上,理工科的学生占41.9%;文科的学生占58.1%。随着定向运动科学体系的完善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这项运动必将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和认可。
3.2 运动员获取定向运动知识的主要途径
表2 运动员获取定向运动知识的主要途径
由表2可知,运动员获取定向运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传授和比赛交流,其次是从媒体、书籍、报纸上自学,再次是听朋友介绍和培训班授课,最后是其它途径。
3.3 定向运动训练场所
表3 定向运动训练场所
场地是进行定向运动教学的基本条件,在定向运动教学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外、城市公园和大学校园里进行[2]。由表3可知,定向运动场地首先选择野外森林、郊外;其次是校园,再次是公园。贵州省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其独特的卡斯特地貌山脉众多,有着丰富的田野、山地、森林、河流等地形。[6]贵州校园环境和周边区域可开展不同级别及水平的定向训练和比赛。[7]贵州省有充分的自然资源作为场地的保障,解决了贵州省学校体育经费少,活动场地紧张,运动器材不足的矛盾。但是学校距离野外森林、郊外及大的公园等相对比较远,无形中加大了训练时间和经费的消耗。
3.4 定向运动器材的来源
表4 定向运动器材的来源
通过调查发现,运动员使用器材的来源是:到正规商店购买的占多数;其次是不使用器材用其它方法代替;再次是一物多用的器材;由其他项目的器材改造而来和完全是自己制作的较少。相当数量的运动员使用自制简易器材,标准器材不足和贵重。
3.5 运动员的入队年限和训练时间
表5 运动员的入队年限
通过调查发现,运动员入队1年和2年占多数, 其次是入队1年以下和3年,入队4年和5年的极少,可见运动员参加定向运动的运动年限相对较短。运动员每年训练时间以1-3个月和4-6个月的占多数,训练7-10个月和全年训练的较少。
3.6 开展定向运动的普及程度和形式
表6 开展定向运动的普及程度
由表6可知,贵州省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普及程度是:只局限于训练部分运动员为参加比赛做准备占多数;开展比较普及教学与训练已开展的较少;除教学与训练外俱乐部的活动已开展得比较好的极少。贵州省高校定向运动的普及程度相对不高,并且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对于已经开展定向运动的本科院校来说,其开展目的很大程度上是训练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各种比赛,为校争光。
表7 开展定向运动的形式
由表7可知,贵州省高校开展定向运动主要形式是公共体育选修课,其次是参加各种竞赛,再次是必修课和定向运动协会或俱乐部的交流活动。而学校社团形式、学生自发组织和其它形式没有开展。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定向运动教学主要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开展,在体育院校中,基本上没有开设定向运动专业课程。现阶段在贵州省高校中处于起步阶段的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随着定向运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将形成以选修课、俱乐部、必修课为系列的课程教学体系。
3.7 参加定向运动的原因
表8 参加定向运动的原因
由表8可知,运动员参加定向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和满足自己业余爱好,其次是为学校争光,再次减轻学习压力,最后是为以后更好的找工作、获得训练金费和比赛奖金和其它目的。
良好动机是运动员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只有在良好动机的支持下才可提高兴趣和能力,鼓励其在定向比赛时争取好成绩。要教育运动员相互团结、共同协作,把每次训练或比赛都有看作是锻炼自己、培养能力、积累比赛经验的机会。良好的动机主要是靠教练员平时在训练中的思想教育和参与者自己的感悟。
3.8 开展定向运动教学训练中需提高的方面
表9 开展定向运动教学训练中需提高的方面
由表9可知,开展定向运动学习或训练中需提高的方面主要有上课时数、比赛次数少和定向场地器材问题,其次是经费不足和宣传的力度不够,再次是没有专职的定向教师、政策的保证不够和领导不重视,最后是缺乏观赏性和裁判的执法不严;还有其它原因比如裁判的培训少和所学课程与训练时间冲突等。
国内制约定向运动发展主要是国家政策、宣传、经费、师资、场地、器材、教材等问题[5][8][10],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定向运动。
3.9 深入开展定向运动的主要因素
表10 深入开展定向运动的主要因素
由表10可知,推动贵州省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大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其次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参与意识;再次是大学校园比中、小学校园开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最后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不断拓展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空间,以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
标,充分开发自然资源,把新兴的、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纳入大学体育课程之中。学生兴趣也是制约高校定向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对定向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愿意学,主动地学,所以我国高校要加强学生对定向运动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定向运动中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定向运动员中男生参与比例略高于女生。运动员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传授和比赛交流。
4.1.2 定向运动场地主要是是野外森林、郊外和校园。器材的主要来源是到正规商店购买。
4.1.3 大多数定向运动员入队年限是1-2年,一年的训练时间是1-3个月或4-6个月。定向运动普及主要是训练部分运动员为参加比赛做准备;其开展的主要形式是公共体育选修课和参加各种竞赛。运动员参与定向运动的主要原因是锻炼身体和满足业余爱好。
4.1.4 开展定向运动学习或训练中需提高的方面主要有上课时数、比赛次数少和定向场地器材问题,其次是经费不足和宣传的力度不够。深入开展定向运动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大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其次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参与意识。
4.2 建议
4.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定向运动的认知与参与程度
贵州各贵校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加大对定向运动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定向运动的意义和操作过程,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定向运动,享受定向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在普及中提高定向运动的水平。
4.2.2 加强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大力加强定向运动师资的选拔和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定向运动专项教师,吸引从事定向运动的专业人才来校讲学、任教。还可以聘请校外定向运动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学和训练工作,解决定向运动师资不足的问题,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
4.2.3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专项经费
由于开展定向运动在贵州省部分高校正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尚未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应依托体育部,成立定向运动教研室,明确课程负责人,制定定向运动的开展方案,为定向运动的开展在组织和经费方面得到较好的落实。
4.2.4 因地制宜,重视定向场地、器材建设
定向运动对自然地形、地物、地貌的要求较高,因此各高校开展定向运动应充分利用大学校园,场地选择可以由易到难,充分利用自然障碍物和人工设施,也可利用周边的公园开展定向运动。各高校在开展定向运动的起步阶段,可不使用专业器材而以其他器材代替,如电子打卡可以用针式手工打孔代替,计时用秒表代替等。教师应灵活使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多样化开展定向运动的教学,以此引导学生了解定向运动,参与定向运动,增强学生参与定向运动的兴趣,推动定向运动的开展。
4.2.5 增加定向运动赛事,加强交流,建立贵州高校、测绘部门及户外俱乐部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贵州各高校体育部应积极争取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比赛。比赛是最好的宣传介质,有利于定向运动的普及和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及比赛经验的积累。定期组织定向运动学术探讨等活动,获取更多的国内外信息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加强各个部门的横向联系,实现多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1 姚国应.定向运动必备[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2 何晓知.定向运动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体育学刊,2001,8(6)::68-69
3 陈文胜,罗智波.定向运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3):11-12
4 何晓知.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看定向运动的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4):37-38
5 钞飞侠.定向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5):99-100
6 古鸿宇。贵州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及可行性探讨[J].科教导刊,2011,3:173-174
7 刘炜,谭永昌。贵州高校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4,12(4):7-8
8 赵开尔.浙江省高校定向运动发展策略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3):100-105
9 何晓知.湖南省推广普及定向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