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
2012-09-10沈逢春
沈逢春,范 瑞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笔者以彭黔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中的Y标段焦家滩隧道为例,介绍了在石灰岩地区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该隧道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境内,全长885m,地形为山岭重丘区,地貌起伏大且复杂,岩性为石灰岩。
1 施工方案
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台阶法或全断面法进行施工。
开挖掘进采用钻爆法光面爆破、多功能钻孔台架钻孔、装载机装渣、大型自卸汽车运输。隧道衬砌采用液压台车从进、出口向贯通面方向衬砌,月进尺160m。拌合站自动计量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
(1)洞口段施工。隧道洞口拉槽开挖前,结合路基情况先期作好洞口环形截水沟排水工作。
隧道进、出口段30m采用偏压衬砌支护结构形式,采用20m长的超前管棚支护进洞,初期支护采用喷混凝土、锚、网支护,辅以工字钢作加劲措施。开挖采用导坑法进洞,进洞后根据地质情况变为台阶法施工。
(2)断层破碎带及软弱结构面洞段施工。采用微台阶法开挖,上台阶超前约3~5m,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对破碎岩层进行预加固,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并辅以钢格栅拱架作加劲措施。开挖进尺遵循“弱爆破、短进尺”的原则,将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8~1.6m;开挖下台阶时,仰拱施工紧随开挖进行。遇破碎或软弱夹层严重洞段,可采用中隔墙法施工。
(3)隧道岩溶段处理。进入该段施工时,采用下导坑超前开挖方法进行探水、探洞、放水卸压工作,根据所探明的溶洞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跨越(梁跨、板跨、拱跨)、堵塞(回填封闭、注浆加固、支承墙嵌补加固)或工字钢拱加锚、喷、网、小导管注浆等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岩溶水的处理宜排不宜堵,在查明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位置的关系后,采用暗管、盲沟等将岩溶水引入隧道排水沟内。
对于溶洞段的开挖爆破,应尽量做到多打眼、打浅眼并控制药量。因隧洞出口施工处于反坡地段,应备足够数量的排水设备以防备溶洞涌突水。
(4)Ⅲ类围岩洞段施工。采用正台阶法施工,加强对围岩的监控量测。必要时,采取格栅拱架及超前小导管进行加固处理。
(5)IV、V类围岩洞段施工。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多功能台架车配合风钻打眼、光面爆破、机械装运渣。
2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1)施工循环工艺。隧道开挖与初期支护施工循环作业工艺流程见图1。
(2)隧道开挖作业。
①爆破参数的选取:采用三层复合式楔型掏槽,非电毫秒雷管分段分层光面爆破,每循环进尺1.5~2m(视围岩实际变化和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因地制宜选用合理的进尺),其光爆参数为:
周边眼间距:60~70cm,围岩差时取小值;
相对间距系数:0.8~1,围岩较破碎时取低值;
周边眼装药密度:200~300g/m;
炮眼利用率:0.8 ~0.9;
炸药单耗量为:1.2 ~1.8kg/m3。
图1 隧道开挖与初期支护施工循环作业工艺流程图
间隔装药,所有爆破孔孔口用黄泥或砂袋堵塞,其堵塞长度不小于15cm,爆破后炮眼半孔残留率III类围岩大于70%、IV类围岩大于80%。
②钻孔:采用多功能台架车配合风钻按爆破设计布孔位置钻孔。
③装渣及运输:采用装载机装渣,大型自卸汽车运输。
(3)喷混凝土施工工艺。从下至上一排排喷压,喷嘴距被喷岩面0.8~1.2m,每次喷层厚度拱顶为3~5cm,边墙为5~8cm,喷嘴大致垂直岩面,尽可能减少回弹。当喷层混凝土较厚时分层喷,当前一层已终凝时,即可进行下一层的喷射。有钢筋网时,喷混凝土应覆盖钢筋2cm以上;有钢格栅时,喷混凝土将格栅覆盖,并确保有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
(4)锚杆施工。锚杆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5 cm,孔深误差不得大于10cm;锚杆杆体、露出岩面的长度不大于喷层厚度,锚杆采用锚固剂进行锚固,锚固剂加入长度应达孔深的80%以上。
(5)钢筋网施工。钢筋网按设计编制、接头采用点焊或绑扎,尽可能采用现场绑扎网筋,网筋与岩面尽量密贴,利用锚杆端部定位。两片网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钢筋网与岩面距离不得大于30mm。
(6)管棚施工。采用热轧无缝钢管超前支护,钢管采用丝扣联接,钢管前端呈尖锥状,管壁四周钻两排φ20压浆孔。施工时钢管沿隧道周边1°插角打入围岩,插入钢筋笼后再灌注30号水泥砂浆。
(7)工字钢拱架及钢格栅施工。相邻工字钢拱架或格栅焊接纵向联接钢筋,使其成为一整体,工字钢或格栅施工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由于局部超挖,工字钢拱架或格栅个别地方未能紧贴岩面,应以适当的间距在其后垫入混凝土块,使其与围岩抵紧,每一榀格栅至少有16个点与围岩紧密接触。
②工字钢或钢格栅必须与超前支护小导管尾部焊接牢固,与接触的锚杆端部焊接牢固,以此来加强联合支护的整体性。
③工字钢架应在初喷5.5cm厚喷射混凝土后架设,架设完成后再喷射混凝土。
(8)小导管注浆:采用5m长、φ42无缝钢管(壁厚4mm)、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超前支护。
(9)防水板施工:防水板在二衬前1~2d内施工完一个衬砌环。施工方法:作业平台就位,清除工作面外露的锚杆头和钢筋头;对漏水部位采取引排。按设计要求埋设盲沟管或增加盲沟管。防水板接头处应干净,搭接宽度为10cm,两侧焊缝宽度不小于2.5cm(粘缝宽不小于5cm)。防水层沿拱部边墙环状铺设,从下至上用垫圈和绳吊挂在固定点上,其固定点的间距拱部为0.5~0.7m,侧墙为1~1.2m,凸凹处应增加固定点,点间不得绷紧。无纺布和防水板应紧密切叠合、整体铺挂。
(10)隧道衬砌:拱墙衬砌采用钢模台车泵送入模整体浇注混凝土工艺施工。混凝土洞外生产供应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衬砌台车上设窗口用于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脱模,脱模时间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11)检底铺底施工。
①隧道检底前,人工配合风镐(或小炮)凿、清除多余的岩石、松渣并运出洞外。
②垫层C15混凝土和有仰拱段C15回填混凝土施工按设计配合比配料,根据垫层面标高立模、现场浇灌并摊铺找平捣实。
(12)隧道路面施工。
①安装模板:槽钢作边模,按测量放线位置设置于基底面上,在槽钢板内外侧旁打入钢筋固定钢模,固定筋间距为0.5~1m,模板内侧涂脱模剂并标示横向接缝的位置记号。
②设置胀缝、缩缝、嵌条和传力杆及边缘角隅钢筋:胀缝处嵌条用木丝板制作,长度与路面同宽。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加传力杆型,假缝采用切缝法施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 ~50%时,用混凝土切缝机切割成缝。
③摊平捣实:摊铺应比模板略高,确保捣实后符合设计厚度要求。混凝土摊铺平整后,先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然后用平板振动器在模板上来回振捣两遍,以其表面有5~10mm厚砂浆为宜。
④压痕、养生:初凝后用压痕器将混凝土表面压出槽痕以增加抗滑力,然后立即进行覆盖养生。
⑤拆模填缝: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伸缩缝用沥青填塞。
3 结语
隧道的施工方法直接影响隧道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隧道施工前,一定要重视施工前地质调查的作用并做好施工中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支护类型,对围岩较差洞段采取锚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撑、快封闭的方法进行施工,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