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身体素质训练对中专生体育成绩的影响
2012-09-10陈建华
陈建华
1 前言
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小学追求的仍然是升学率,忽视学生体质的增强,对体育不重视,致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
吉安师范学校2007级新生入学时,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测试,不合格率高达34.7%,男生女生分别为27.2%和42.2%。针对这种现状,为了给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好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其体育能力,笔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自己任课的3个班新生共143名学生进行短期健身集训。它对改变中师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将会产生如何的效果呢?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为此,本课题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测试
研究对象:吉安师范学校2007级普教(一)(二)(三)班共143名学生,其中男生26人,女生117人。在集中训练前和训练后都按1995年全国体质调研统一规定的器材和测试方法,对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女)、1 000米跑和800米跑(女)进行测试,观察一个月共15次训练效果。
2.2 研究方法和训练步骤
1)研究方法:采用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
2)训练步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施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及训练的形式和方法。训练时间安排:每隔一天训练一次,每次训练1个半小时。训练教师:笔者任教,并请学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高级讲师和江西省吉安市体校专业教练员指导。训练内容:以速度、力量、耐力为主,兼顾柔韧、灵敏。训练形式和方法:采用学练结合及游戏和比赛方式。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2009年9月24~26日和2010年11月15~16日两次测试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身体形态和脉搏变化不大,而身体素质指标有明显的变化。
1)从速度看,根据50米跑训练前后统计数据,发现男女生训练后较训练前均有明显的提高,男生平均值提高0.29秒,女生平均值提高0.27秒,提高显著(P<0.05,见表1)。
2)从力量和柔韧性看,立定跑远、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训练前后的统计数据表明,均有明显变化,立定跳远训练后比训练前平均值男女生分别提高14 cm和13 cm,素质提高非常显著(P<0.01,见表2);引体向上平均值提高4.3个/分,仰卧起坐平均值提高14.6次/分,提高也非常显著(P<0.01,见表3)。
3)从耐力看,1 000米和800米跑训练后较训练前平均值男生提高11秒,女生提高16秒,耐力提高非常显著(P<0.01,见表4)。
其中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女生800米跑和仰卧起坐,分别是16秒和14.6次/分。
表1 50米跑成绩(秒)训练前后对照表
表2 立定跳远成绩(cm)训练前后对照表
表3 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成绩(个、次/分)训练前后对照表
表4 1 000米、800米跑成绩(秒)训练前后对照表
4 小结
本研究证明,根据青少年中师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和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采用灵活和科学的健身训练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因人因地施教,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较短训练时间内,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平均值都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说明当今中师生身体素质差、体育能力弱主要是因为缺少体育锻炼造成的。通过训练后的学生身体素质均值指数和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相比较,许多学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中可以说明,本地区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吃苦精神不够,今后学校体育工作应抓好中师生的课外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