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企业融资风险亟待直面的现实问题

2012-09-10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郭伊楠

中国商论 2012年33期
关键词:债券融资资金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郭伊楠

企业融资是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这是十分困难和超常艰辛的过程。一个谋求立足、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当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当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这是企业发展的理想愿景和价值取向。融资作为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这个企业可持续发展别无选择的理财行为过程,当前亟待直面困境,化解风险。

1 当前企业融资顽强循守传统渠道的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融资跟以前相比,融资渠道已经得到扩展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但企业在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上还很欠缺,问题多多,融资渠道狭窄,很多企业现在仍然顽强坚守传统的融资渠道,面临的融资风险,仍然有不断加大的趋势。

1.1 银行借款仍然是我国企业最重要的“单一”资金来源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对银行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其一,与我国体制和经济历史的长期沉淀有关,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两权不分,导致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企业长期低效运营,缺乏自主融资的压力与动力,资本积累较少,难以靠企业自身的留存利润、折旧基金来增加投资。其二,从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来看,银行存款较之于股票和债券投资仍旧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企业的资金来源也仍旧以银行为主,非股份公司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的比例很高,形成了居民储蓄集。

1.2 股票融资成为上市公司融资重要手段过程“重挫”连连

股票融资作为一种非银行的直接融资方式,可以将信用风险和责任由单一的银行体系向社会或广大投资者(社会公众)转移,实现风险的分散。我国政府正逐渐扩大股份公司的上市规模,把发行股票作为增加企业资本金,降低资产负债率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送股和配股来增加资本金也是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向社会再融资的重要手段。

1.3 债券融资利用仍然明显处于低谷备受“选择”冷落

股票和债券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两大渠道,近几年来,股票融资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成为股份公司融资的首选方式。而债券融资则一直处于低谷之中,颇受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冷落。当前我国企业债券规模远远落后于股票和国债,同国际上债券融资兴起,股权融资衰落的局面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债券融资己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在融资市场所占的比例正在不断扩大。现在美国债市规模大约为股市规模的5倍,而在亚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债券融资也日益红火起来。今后企业如何拓展企业债券融资将是争夺融资市场的关键步骤。

2 企业融资风险化解亟待仍然坚守的两大组合法

企业的融资要求及时地筹集到充足的资金量,“及时”指企业融资时必须保证资金供给的时间,避免融资滞后的生产损失和融资提前的资金浪费。“充足”指资金的筹集数量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但也要避免资金过盛而增加成本。防范风险的关键在于融资方案的选择,企业在选择融资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其经济性、可行性和安全性问题。方案的可行性是指融资方案所选择的融资渠道有无问题,特别是国家严格控制的涉外融资和股票融资。方案的安全性是指按融资方案进行资金筹集时,融资风险对融资目标和项目建设的影响程度,重点是分析风险潜在的危险,确定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项目延期、停建或完全失败的可能性。对于一个融资方案的抉择,应首先考虑融资方案的安全性,其次是可行性,最后是融资方案的经济性(融资成本)。企业实际融资决策时必须综合分析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期限以及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才能找到相对较安全可行的融资组合,和谐融资[2]。从融资成本、融资期限结构、融资方式的组合等方面能够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2.1 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融资期限组合法

企业的总资金需求可分为短期资金需求和长期资金需求,企业的资金资源也可分为短期资金来源和长期资金来源,不同偿债期限的资金来源的不同组合,构成企业不同的融资期限结构。一般来说,短期融资成本较低,风险较大,长期融资则相反。

(1) “执两用中”融资。这是经常用到的融资方法,是指企业根据资产的变现日期,安排相应的融资期限结构,使资产的偿付日期与资产的变现日期相匹配。在采用中庸融资方法的情况下,企业流动资产的短期性变动部分与季节性变动部分用短期负债筹措资金,长期性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则通过长期负债、股东权益等长期性资金予以解决。企业在采用中庸融资法时,在当年,除安排长期借款外,就无需在淡季进行短期借款了,短期借款将用多余的现金偿还。当企业经营进入旺季需要资金时,可以进行短期借款,这样企业只有在需要资金的场合才去融资。采用此种融资政策,可使企业降低其无法偿还即将到期负债的风险。

(2) “坚守安全”融资。采用安全保守融资法,企业不但以长期资金来满足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而且还以长期资金来满足由于季节性或循环性波动而产生的部分或全部暂时性资产的资金需求。这样,企业在淡季时,由于对资金的需求下降,可以将闲置的资金投到短期有价证券上。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但可以赚到若干报酬,还可以将其部分变现,储存起来以备旺季时使用。但在旺季时,资金需求增加,因此,这时除了出售企业所储存的有价证券外,仍然还要使用少量的短期信用才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以满足其临时性资金的需求。

2.2 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融资方式组合法

对于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是存在融资偏好的。债务融资,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多创经济效益,而且它还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而采用股票融资方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其作为股本不必偿还本息的好处。一般说来,当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企业总是首先求助于内部融资,然后才是求助于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方式中,债务融资优先于股票融资。不同的融资组合方式决定了企业不同的融资结构,不同的融资结构必然产生不同的融资风险,所以可以通过不同的融资方式组合来达到防范融资风险的目的。融资方式组合主要探讨的就是融资结构问题,融资结构主要是指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例。在外部融资中,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观念严重偏离,重股轻债的倾向之严重,折射出我国股份公司融资结构的弊端与不合理。可见,我国企业债券将是未来的融资发展的方向。

3 企业融资风险过程中亟待着力优化融资结构

扭转企业重股轻债的融资观念,加大债权融资必须还本付息的刚性约束力,其重要性与迫切性己显而易见。为了实现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由外部间接融资向内部直接融资方式的转变,化解融资风险,企业在综合考虑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资金流动性以及融资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要着力优化融资结构。

3.1 选择留存盈余融资

留存盈利融资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市场经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留存盈余是留在企业内部,以供企业生产经营用的一部分税后利润,是股东对企业的再投资,是企业的资本积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应逐渐增加企业留存盈余融资的比例。政府可以从政策上引导和刺激企业首先选择留存盈余融资。比如可以着手内部盈余投资免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强我国企业自身资本积累的压力与动力,提高企业自我投资意识,从宏观上引导并调整融资结构。

3.2 提高债券融资比重

因为债券融资方式是企业最佳的外部融资方式。目前我国企业债券与股票相比差距很大,“重股轻债”现象严重,今后应促使债市和股市同时发展,“两条腿”走路,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利用债券还本付息的刚性压力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完善治理结构。为保证债市的发展,应尽快建立企业债券的监控系统,改进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偿债基金制度,保证企业到期还付息,加强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投资兴趣与信心。并逐步发展债券的交易市场,提高企业债券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为企业发行债券创造条件。

3.3 创新企业融资方式

目前企业融资方式大致有银行存款、发行股票债券、扩股配股等。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上市规模的日益增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客观上要求融资方式的创新。融资方式的创新一方面包括融资品种的创新,如股票品种的创新,债券品种的创新(发行贴现债券、浮动利率债、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外币债券等);另一方面包括融资体制的创新,除去规范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银行贷款市场以外,还需要发展非市场性的融资体制。新的资本市场的开拓,以及融资方式的创新对发展多元化的资本结构,让企业从过分倚重银行或股票融资的误区中走出来,从而化解企业融资风险。

[1]陈芳.农资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财会通讯,2011(29).

[2]侯华庆.企业和谐融资战略探讨[J].财政监督,2010(10).

[3]冯阳.基于资本市场的创新型企业融资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07).

猜你喜欢

债券融资资金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融资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