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合金高强度钢中铌的析出对高温塑性的影响

2012-09-07范植金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晶界奥氏体塑性

徐 志 范植金 黄 静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 湖北 武汉:430080)

0 引 言

铌是一种微合金元素,常应用在低合金高强度钢中。采用TMCP技术生产含铌钢,钢中析出的微小铌的碳(氮)化物,可细化钢的组织,获得强度高韧性好的钢材。但在连铸过程中,由于钢中细小的碳氮化物析出,使钢的高温塑性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导致铸坯表面的裂纹缺陷,尤其是横裂纹、角横裂极易发生,严重影响铸坯的表面质量。

有研究[1]指出,含铌钢在连铸过程中,0.01%的铌就会诱发裂纹的出现。在连铸过程中,NbN、Nb(C,N)的析出引起钢组织的脆化,是铸坯易产生裂纹的内在原因,而在钢的脆性温度区间对铸坯进行矫直是造成裂纹的直接原因。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铌微合金化低合金高强度钢中的碳(氮)化物析出与高温塑性的关系。

1 实验室试验及结果

1.1 拉伸试验

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试样取自方坯,化学成分见表1,试样规格Φ6mm×140mm。首先将试样加热到1300℃保温5min,然后每间隔50℃冷却到不同的温度、并以0.01/s变形速率进行拉伸,直到将试样拉断。拉伸完成后将试样冷却至室温,然后观察试样断口并计算断裂后的横截面积和断面收缩率。

表1 试样化学成分(wt%)

图1 高温拉伸变形面缩率

1.2 加热温度对铌析出物的影响

对表1成分的钢试样进行奥氏体化,先将试样加热到1300℃保温5分钟,然后以5℃/s的冷却速度分别冷却到900℃、1000℃、1100℃、1200℃,保温5min后水淬。然后采用二次复型法,在JEM-2000FXⅡ型透射电镜观察析出相,分析结果见表2和图2。

表2 铌的析出物

图2 析出物电镜照片

2 分析与讨论

(1)从图1曲线看到,在1050~1200℃温度范围内,铌钢的拉伸性能曲线呈现为一个平台,面缩率数值大于90%,塑性值很高。当温度区间向两边扩展到950℃和1250℃时,面缩率稍有降低(到80%)仍然良好。当温度继续下降t<950℃时,面缩率曲线加速下降,在t<900℃时曲线呈现一个75°的陡峭坡度。在800℃时面缩率下降到最低20%。在高温端,当加热温度大于1250℃时,含铌钢的面缩率开始下降,1300℃时面缩率下降到45%。

这种情形与一些学者的研究[1](见图3)是一致的。与C-Mn钢相比,含铌钢的延展槽形状加宽加深,即塑性(面缩率)降低,延展槽的位置向高温端扩展。

图3 铌钢热塑性曲线

(2)电镜观察发现,温度从高到低(1300℃降至900℃),Nb的析出物从无到有,逐渐长大,数量逐渐增多(见表2)。采用INCA能谱仪对析出相进行分析发现,在1250℃时析出的为TiNb(CN)细小颗粒物(见图4)。它的形状为方形,数量很少,尺寸小于50nm。在温度t≤1150℃时析出的是NbC(见图5)。从1150℃降至900℃,NbC析出物颗粒逐渐长大,尺寸从40nm长大到200nm以上,颗粒形状呈球状。

观察发现,当温度从1100℃升至1250℃,析出物分布在晶粒内部。当降低到1000℃以后,析出物有少量沿晶界分布。900℃时,析出物大量沿晶界均匀分布。

由于Ti在钢中的固溶度最小,通常在较高温度率先析出。实验中在1250℃观察有TiNb(CN)的析出,形状呈立方形。这种析出物,应是在早先析出的TiN立方体的核心颗粒表面上,附着析出NbC形成的。由于钢中Ti的含量极少,因此它的析出物很少。当温度继续下降,随后析出的是呈球状的NbC,数量大幅增加。这种情形与文献[2]的介绍是一致,温度低于950℃时,有大量的Nb(CN)析出,900℃时析出量达到最大,析出物的形貌为点状或球状。

(3)钢的高温塑性,与组织的特征有关[3]。当加热温度t≥1300℃时,钢中的铌几乎全部固溶在奥氏体中。这时奥氏体晶界处低熔点组元偏析大,奥氏体晶粒粗大,晶界应力集中,使钢的变形能力降低。在1250℃~1000℃区间,铌在奥氏体中的析出逐渐增加,析出物尺寸小(小于100nm)且分布在晶粒内部,这时钢的塑性良好。当温度下降低于1000℃后,析出物沿奥氏体晶界分布,尺寸长大最大可达到300nm。它削弱了晶粒之间的联系,形成了薄弱的沿晶低强度相,降低了钢的塑性。

图6是钢中铌的析出物尺寸与高温性能的关系。

图6 析出物尺寸与高温性能

3 结 论

(1)在950℃~1250℃温度范围,含铌钢的面缩率高,塑性很好。当温度降低到950℃以下,含铌钢面缩率开始下降,到800℃时面缩率下降到20%,塑性很差。在高温端,当加热温度大于1250℃时,含铌钢面缩率开始下降,在1300℃时面缩率下降到<50%。

(2)温度为1300℃时,钢中的铌全部固溶在奥氏体中,没有铌的析出。当温度下降到1250℃时,钢中开始有铌的析出,析出物尺寸20nm。随着温度的下降,钢中铌的析出物不断增加,颗粒尺寸逐渐长大。当温度下降到900℃时,析出物数量最多,粗大颗粒尺寸可达到300nm。

(3)在1000℃~1250℃温度范围,铌的析出物分布主要在晶粒内部,它对钢的组织没有损害,这时钢的塑性很好。当温度降低到1000℃后,有少量析出物沿晶界分布,塑性略有下降。在900℃时铌的析出物沿晶界大量分布,这时钢的塑性显著下降。

[1]宋海武,艾星辉,齐长发,等.20MnSiNb钢高温塑性及其与Nb(C,N)析出的关系[J].热加工工艺,2007,36(20):27-31.

[2]付俊岩,C.I.Garcia,A.J.DeArdo.连铸低碳微合金化钢热塑性的研究[J].微合金化技术,2003,(1).

[3]付俊岩,尚成嘉编译.如何用铌改善钢的性能——含铌钢生产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晶界奥氏体塑性
晶界工程对316L不锈钢晶界形貌影响的三维研究
基于截断球状模型的Fe扭转晶界的能量计算
超临界水中新型奥氏体耐热钢HR80耐腐蚀性能研究
基于应变梯度的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研究
运动晶界与调幅分解相互作用过程的相场法研究*
硬脆材料的塑性域加工
铍材料塑性域加工可行性研究
GGG-NiMn13 7无磁奥氏体球墨铸铁熔炼工艺研究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 i 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石英玻璃的热辅助高效塑性域干磨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