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备制造业产品的成套性问题分析
2012-09-07周长英
周长英
(唐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河北唐山063000)
基于装备制造业产品的成套性问题分析
周长英
(唐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河北唐山063000)
现实生产管理中,企业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都可能导致计划脱离于实际,从而使产品的成套性无法得到根本保障。文章针对此问题展开分析,以ERP系统为模型提出了更加切合装备制造业生产管理实际的产品成套性保障措施。
装备制造业;产品成套;ERP
0 引言
装备制造业企业都是典型的按单设计、按单生产的离散制造型企业(ETO生产模式),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所有的经营活动都围绕产品生产来展开,因此,对于这种企业实施ERP的关键是生产管理环节,而ERP生产管理成功实施的核心问题又是产品成套性如何保障。通常装备制造业产品构成比较复杂,一台产品、装置涉及上万个零部件,生产过程中这些零部件需要在不同的作业区、不同的生产单元之间流转加工,所有零部件散落在不同的物理位置,而配套物资的情况则更加错综复杂,如果筹措不利,同样会严重制约产品成套。生产管理中仅仅由于一个零件生产不及时或者采购未到货导致产品无法装配试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占据生产现场工作面积,而且产品无法及时发运,对客户的承诺无法及时兑现,严重影响企业信誉,同时货款也因此无法及时划回。因此,这类企业的ERP系统建设需要紧紧围绕产品的生产进度跟踪追溯这一主线,抓住产品成套这一核心问题,才能在生产管理实务中取得成功,ERP信息化建设项目才有可能成功上线运行。
1 产品成套性概念
现代装备制造业中的ERP应支持企业三层价值链(决策性价值链、支持性价值链和主价值链)的运行[1]。ERP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2]。实施通常的ERP系统并没有产品成套这一概念,这是因为ERP系统认为只要按照MRP原理进行生产和采购计划的编排,只要严格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生产和采购的组织,最终的结果是产品必然成套。图1即为该原理。
以每月30个工作日为例,假设,合同约定产品A的交付日期为2010年12月30日,则依据产品BOM表和物料的提前期(LT:Lead Time),ERP系统将自动推算产品A所隶属的各种零部件的开工日和完工日。举例来说,如果产品A的装配试验周期为15天,则它必须在2010年12月15日开始装配,才能保障2010年12月30准时交付给客户。如果产品A要在2010年12月15日开始装配,则零部件B和C必须在这一天到货或完工,由于B的采购周期为50天,因此倒推50天,也就是说B必须在2010年10月25日对供应商下达采购通知,对于部件C倒推20天,也就是说必须在2010年11月25日开工。同理可以通过倒推方式推导出物料D和E的开工日和完工日,如表1所示。
图1 ERP系统原理
表1 物料完工日和开工日推导表
通过上面的推导试验可以得出:
S=F-LT(其中S:开工日,F:完工日,LT:提前期Lead Time)
F子=S父(即:子项完工日=父项开工日)
ERP系统将使用以上的推导公式进行MRP运算(递归算法),从而计算出产品以及所有隶属零部件的工期,这将作为产生管理和物料准备的依据(即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显然,如果各项任务按照以上推算的开工日、完工日来进行,且进展顺利的话,产品成套性不会出现问题,到了合同交付日产品必然是成套的。但是通过程序化自动计算出来的计划能否用于指导生产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无论是从企业内部还是从企业外部两方面的因素来看,目前企业生产管理还远远没有达到计划指导生产的水平。从企业内部来说,期量标准不准确、设备故障、人为干预、生产质量事故、紧急插单、资金紧缺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计划失去可行性或者计划不能按期执行;从企业外部来说,客户需求变更、政府干预、供货质量、交通运输、供方生产能力等因素也同样会造成计划脱离实际。因此,在此内外交困、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之下计划通常都缺乏可行性,不能生硬用于指导生产。
2 成套性问题分析
目前,对于装备制造型企业来说,计划加调度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不失为一种更加切合实际的选择,同时,ERP系统应该通过开发配备相应的产品成套性分析功能,让生产管理者可以通过一个工作入口实时查看到他所关注的所有信息,从而随时了解目前的产品生产进度,对产品生产过程及物流过程实施有效跟踪,这样,产品目前是否成套,有哪些零部件还没有完工,目前正在什么设备上加工,配套物资是否已经入库,是否已计划,是否已订货,是否已到货等等,信息都将一目了然,这样就实现了真正的可视化管理,产品成套性必然会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ERP系统建设应该着重考虑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多维度的产品跟踪追溯
根据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投放到车间的生产任务要具有良好的可追溯性,生产任务隶属于哪个合同、哪个产品、哪个出厂编号都要在ERP系统中能够清晰反映,否则,车间生产组织和管理就比较混乱,产品的成套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对于重点专项物资的采购,也要实现追溯管理,从而有效跟踪物资采购的执行状态。传统的ERP功能无法实现这种追溯管理,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开发。
2.2 基于状态变迁的任务控制
对于生产和采购的业务执行依据,我们这里都统称为“任务”。ERP系统要对任务从产生到终止的所有过程状态变迁实施有效控制。生产任务的执行状态应该包括:计划(Planed)、已下达(Released)、已领料(Issued)、加工中(In-Process)、已完工(Completed)、已关闭(Finished),采购任务的执行状态应该包括:已计划(Planed)、已下单(Ordered)、已到货(Received)、已检验(Inspected)、已入库(Receipt)、已关闭(Finished)。对于每一个状态变化都由相应的宿主程序实施控制管理,当达到状态变迁条件时,程序自动对任务状态实施修改。ERP任务状态变迁图如图2所示。
图2 ERP任务状态变迁图
任务状态管理要重点关注实时性:对任务状态的实时控制管理是实现产品成套的重要保障措施,只有实现了它,企业管理者才能定性地对产品生产过程及物料准备过程实施有效监控,才能对预计将要拖期的任务进行适时的调度安排,对将要影响产品成套的任务指派专人进行后续跟踪管理,最终实现产品按期成套。
2.3 可视化的成套分析工具
可视化的产品成套分析工具也是实现产品进度跟踪和产品成套的重要保障,直白一些说就是能够在一个工作界面上就可以监控到产品的全部生产执行过程、物资准备过程以及任务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异常。可视化的成套分析工具的开发有赖于前面提到的两点内容。该程序将读取MRP所形成的各项任务数据,并从WIP模块读取生产任务信息,包括任务的下达过程、定额供料、完工报告等信息,还需要从PO模块读取采购任务信息,包括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到货接收、检验,还需要从INV模块读取库存信息,主要包括库存数量,库存事务信息,以这些信息为依据,进行有效的信息组织即可实现可视化的产品成套分析工具开发。生产任务状态表见表2。
从中可以看出产品哪些任务已完工,哪些任务未完工,未完工的任务执行到什么工序了,这样为生产管理者提供了最直接的生产进度信息,从而为后期的生产进度安排提供最直观的信息依据。
3 结语
产品成套性问题是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此这个问题的破解能够实实在在解决这类企业生产管理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和困扰,帮助企业切切实实改善和提升管理水平。
表2 生产任务状态表
[1] 李林.ERP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4(4):21-25.
[2] 边丽战.企业ERP进销存管理系统[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9(5):30-33.
(责任编校:白丽娟)
Study on the Product Wholeness Based on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ZHOU Chang-y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College,Tangshan 063000,China)
When it comes to product wholeness,plans are not completely in accordance with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corporations in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As a result,the product wholeness would be short of corresponding fundamental guarantee.The problem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Meanwhile,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which are based on ERP model,on product wholeness to correspond with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product wholeness;ERP
book=27,ebook=27
TP315
A
1672-349X(2012)03-0090-03
2012-03-16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12135103)
周长英(1976-),女,河北唐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