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对学习”教学方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2-09-07刘淑芝靳继红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分组基础计算机

刘淑芝 靳继红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焦作 454000)

“结对学习”教学方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刘淑芝 靳继红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焦作 454000)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结对学习”,并对“结对学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结对学习;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方法

“结对学习”教学方法的应用意义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社会各专业对高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很大难度。由于高校毕业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的高低已逐渐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的一个侧重点,相应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变得势在必行。与其他传统基础教育相比,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有: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的课程,教学体系相对不够稳定,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较大等。

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大,每班的人数多达60人左右,最突出的问题包括:(1)新入校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而有些学生却因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而对使用、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抵触、胆怯情绪。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抓住学生的共同兴趣点,教材、大纲等教学内容也难以统一。(2)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数据缺少有效的采集、管理和分析手段,例如,每次上机作业成绩的评定、保存乃至最终的统计分析,目前还是主要依靠教师手工操作、记录,缺乏一个信息化、自动化的方法或工具使教师的课堂管理变得轻松、有效。(3)由于教学内容缺乏实际应用,造成学生上课时积极主动性较差,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为此,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结对学习”。“结对学习”的方法源自“极限编程”方法中的“结对编程”思想。结对编程技术是一个非常简单和直观的概念:两位程序员肩并肩地坐在同一台电脑前合作完成同一个设计、同一段代码。一个称为驾驶者,负责具体细节,另外一个称为领航员,负责关注整体、盯紧可能出现的错误,这两个角色可以随时交换。“结对编程”是一种效率极高的编程方法,更是一种“有效传播知识的方式”。把“结对”的方法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结对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三个维度组成:课堂教学组织的创新、课堂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分组、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的有机结合:(1)课堂教学组织的创新。两两学生结合在一起,包括上机操作可以共用一台电脑,合作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生间“形成积极的依赖”,“更好地传播了知识”。(2)课堂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研制开发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管理软件,填补了教学过程中基本数据采集信息化方法的空白。(3)与其他教学方法(分组、任务驱动、案例等)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各自方法的优势,如分组方法的引入,可以使教师课堂辅导的任务减轻;与实际应用结合良好的案例及驱动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更好地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结对学习”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结对编程”、“构建主义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结对编程”的思想已经很成熟,“构建主义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结对学习”教学理论应用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上,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新理念,在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调动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结对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

1.理论研究与学习,探讨“结对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结对学习”与分组教学的结合:在两人结对的基础上,再每6~8人分组,选出组长辅助教师课堂教学、作业评分等。人数多于40人的班,可以选出一个助教来,这样就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学生梯队:助教→分组大组长→结对小组长→成员,有效减轻了教师课堂上机辅导的压力。“结对学习”与“任务驱动”教学的结合:针对不同情况的结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以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结对学习”与案例教学结合:对于适合案例教学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贴近实际应用、能够引发学生浓厚兴趣的案例来。

2.教学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把班级分成三类:文科类、理科类、音体美类,从每类挑选出典型的班级再分为实施“结对”的班级和未实施“结对”的班级,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实验。在进行教学实验过程中注意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及时进行点评,特别是通过让课堂任务完成效果好的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记录平时成绩等方式,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应及时总结“结对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与方法,分析“结对”与“未结对”的区别与各自的优势及劣势。

图1 文科班结对与未结对班级上机成绩比较图

图2 理科班结对与未结对班级上机成绩比较图

图3 “音体美”班级结对与未结对班级上机成绩图较图

3.课堂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开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管理软件,以帮助采集课堂上的基础数据(如每次课的课堂成绩、分组、结对情况等)、分析“结对学习”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成效,还可把此类软件推广应用到其他实践性强的科目中。

4.数据分析。分别对三类班级(文科类、理科类、音体美类)中的“结对”和“未结对”班进行平时成绩和上机考试成绩的分析,分析图举例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大量实践数据分析来看,“结对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班级的整体水平,大大降低不及格率,在这一点上,教学效果是不分专业的。但同时也能看出,此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精英”学生率的效果不是太明显,尤其对于偏文科的专业更是如此,这也是我们以后在教学方法实施中改进的重点。

5.教学反思与交流提高。有效地组织实施“结对学习”教学方法的教师团队,每次课堂教学后写好教学日志,认真坚持做好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拿出改进方案。定期组织集体听课,交流实施过程中的心得,经验。以论文的形式对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进行总结,为该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对学习”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和探索,在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主要解决了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更有效地传播知识,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中计算机水平高低有别的问题。我校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对于教师讲授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该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学习起来明显感到吃力,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按照“结对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势必形成“赶帮带”的局面,从整体上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解决了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学生多,教师教学辅导、考评任务重的矛盾。该课程教学时出现的教师辅导任务大,作业批改量大,教学任务过重等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互助精神,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水平与技能。通过“结对”、“分组”以及让操作熟练的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对课堂任务完成好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小组讨论、学生互相帮助等方式进行学生之间学习交流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团结互助和协作能力。

总结和展望

笔者及相关的教学团队经过三年的“结对学习”教学方法的实践,总结出“结对学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施的方法、经验及意义。对“结对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这种新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相关教学中有着良好的效果,其相关理论和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有许多方面可做进一步改革和探索,比如课堂教学管理软件的继续完善与升级;“结对学习”教学理论的更深入探讨与在计算机专业课中的推广使用等。

[1]周世兵.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究[J].江南大学学报,2008(6):64-66.

[2]Laurie Williams,Robert Kessler,etc.Pair Programming Illuminated[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William C.Wake.探索极限编程XP系列丛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4]李德春.高等职业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

[5]张翠英.学分制条件下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6]葛文英.基于网络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4).

[7]冯凯.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资讯,2010(24).

(本栏责任编辑:郑晶)

G712

A

1672-5727(2012)07-0119-02

刘淑芝(1978—),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与数据仓库。

猜你喜欢

分组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