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γ-氨基丁酸茶鲜叶提取温度的工艺研究

2012-09-06邹锋扬岳鹏翔王淑凤王文娇

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23期
关键词:氨基丁酸鲜叶成品

邹锋扬,岳鹏翔,王淑凤,王文娇,吴 桢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福建漳州363000)

茶叶[1]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茶色素、茶皂素、咖啡碱、γ-氨基丁酸(GABA)、茶蛋白、维生素、脂肪、微量元素、芳香物质、酶类等活性成分,γ-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抗惊厥、镇痛、改善脑机能、精神安定、促进长期记忆、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肾功能活化、肝功能活化等生理活性作用,因此,γ-氨基丁酸茶不仅具有γ-氨基丁酸的多种保健功效,同时具有茶叶的诸多保健功效。速溶茶的一般工艺流程是:原料-水处理-提取-过滤-浓缩-干燥-包装。提取工序是速溶茶生产中的首要工艺环节,提取温度、料水比、时间、pH等严重影响速溶茶的风味、理化及汤色因子[2-3]。茶叶提取液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茶叶的表皮,由它决定最终速溶茶的色泽、口感和香味;另一部分来自于茶叶内部,它主要决定茶饮料的特征和涩味。目前,国内外对茶叶富含γ-氨基丁酸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茶叶初加工工艺研究上,例如对茶鲜叶进行真空厌氧处理、充氮气、微波和红外线照射等胁迫环境处理[4-11],研制γ-氨基丁酸茶等。但由于γ-氨基丁酸茶难以作为天然功能性添加剂添加到食品中,使γ-氨基丁酸茶的开发利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速溶茶具有饮用方便、快捷、易作为食品天然添加剂的特点,是生产茶饮料、茶食品、茶用品等人类健康产品的主要原料。因此开发一种高γ-氨基丁酸速溶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及广阔市场应用前景。本文利用不同提取温度提取高γ-氨基丁酸茶鲜叶中的γ-氨基丁酸,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含量比重,为这一新型速溶茶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高γ-氨基丁酸茶鲜叶(189.52mg/100g)作为γ-氨基丁酸速溶茶的提取原料;醋酸钠、乙二醇、甲醚、茚三酮、硼氢化钠、苯甲醇、硫二甘醇、十二烷基聚乙二醇醚(BRIJ-35)、正辛酸 均为分析纯;冰醋酸、氯化钠、无水乙醇 均为色谱纯;γ-氨基丁酸 美国Sigma,99.9%。

日立835-5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日本日立公司;Simplicity型超纯水系统 美国Millipore公司;KQ2200DE型数控超声波振荡器 中国昆山仪器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条件

1.2.1.1 γ-氨基丁酸速溶茶的提取方法 称取样品0.1g(精确至0.0001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0.02mol/L盐酸溶液30mL,超声振荡10min,定容,用0.45μm过滤器将样品过滤,转移至上机瓶中,上机待测。

表1 不同提取温度的提取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差分析Table 1 The variance analysis on GABA content using different extraction temperature

1.2.1.2 分析条件 缓冲溶液:按仪器原有1、2、3、4、6号配方进行配制[12];茚三酮溶液:按仪器原有配方进行配制[12];色谱柱:(2.6 ×150mm,5μm)日本日立2619型树脂;除氨柱:(4×50mm,3μm)日本日立2650型树脂;泵流量:A泵缓冲液流速0.425mL/min;B泵茚三酮溶液流速0.300mL/min;柱温53℃;进样量50μL。

1.2.2 速溶茶的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揉切→提取→过滤→浓缩→干燥。

1.2.3 操作要点 选择高 γ-氨基丁酸茶鲜叶(189.52mg/100g)作为原料,处理量为6kg。用揉切机进行揉切 1遍。温度采用 3个水平(40、60、100℃)进行处理,茶水比为 1∶6,时间 30min,pH6.5~7.0进行提取。提取后用400目滤布进行过滤。滤液采用离心式降膜蒸发器,浓缩温度为(44±0.3)℃,时间20min。浓缩后用真空冷冻干燥。

1.2.4 检测方法

1.2.4.1 γ-氨基丁酸计算公式

式中:X:样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g/100g;C:样品测定中γ-氨基丁酸含量,nmol/50μL;1/50:折算成每毫升测得γ-氨基丁酸含量,nmol/mL;F:样品稀释倍数;V:水解后样品定容体积,mL;M:γ-氨基丁酸分子量;m:样品质量,g;109:将样品含量由ng换算成g的系数。

1.2.4.2 γ-氨基丁酸标准样的图谱制定 准确称取40.40mg的γ-氨基丁酸标准样,用超纯水定容至250mL,吸取5mL,定容至50mL,吸取5μL 标准样,上机检测得图谱,见图1。测得γ-氨基丁酸含量为772.60mg/100g。

图1 γ-氨基丁酸标准品的色谱图Fig.1 Chromatograms of standard GABA sample

1.2.4.3 感官审评方法 速溶茶感官审评方法采用密码审评法[12],外观10%,汤色20%,香气35%,滋味35%。

1.2.5 数据处理 统计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DPS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提取温度对提取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3种不同温度的提取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见图2。

图2 不同提取温度的提取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对比Fig.2 The comparation of GABA content using different extraction temperature

由图2可知,处理B提取温度60℃的提取液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3种不同提取温度的提取液的γ-氨基丁酸含量的顺序为60℃ >40℃ >100℃。表1表明,不同提取温度之间提取液的γ-氨基丁酸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进一步对不同温度提取处理间产生的差异进行了新复极差分析发现,提取温度处理为60℃时提取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其次是提取温度为40℃,不同温度提取的两个水平间相互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了不同温度对提取茶鲜叶中γ-氨基丁酸影响很大。在相同的茶水比、提取时间和pH下,在40~60℃范围,γ-氨基丁酸含量随提取温度的上升而增加,而在100℃这一时段从鲜叶中提取的γ-氨基丁酸含量急剧下降,降至37.90mg/100g。这说明γ-氨基丁酸在100℃的温度下不稳定。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为提取温度为60℃,茶水比为1∶6,提取时间为30min,pH 为6.5~7.0。

2.2 不同处理步骤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不同处理步骤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变化规律趋势,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在低温提取阶段下,提取液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随提取温度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γ-氨基丁酸在低温条件下比较稳定的缘故。在高温提取阶段下,提取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下降,这是因为γ-氨基丁酸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分解了部分含量。还可以从图中得到3种不同提取温度处理在过滤、浓缩加工流程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下降趋势相当,说明这两个不同提取温度对后阶段的γ-氨基丁酸含量变化未造成影响。

图3 不同提取温度γ-氨基丁酸含量的动态变化Fig.3 The variation of GABA content during the processing procedure

根据日本学者提出的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超过150mg/100g。从图3中可知,40℃和60℃中的速溶茶粉成品的γ-氨基丁酸含量均达到200mg/100g以上,可称为高γ-氨基丁酸茶,因此,该成品茶可称为高γ-氨基丁酸速溶茶。

经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分析,不同提取温度处理间的成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不同温度提取工艺对茶鲜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提取有明显的差异。

提取温度60℃得到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达到255.80mg/100g,而且提取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在3个处理中是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在温度为60℃时,茶青叶提取得比较充分。

提取温度40℃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为233.00mg/100g,比提取温度60℃提取量低,但比提取温度100℃明显高出很多。这说明提取温度对富含γ-氨基丁酸茶青叶提取有明显的影响。

综上说明了提取温度是整个制备γ-氨基丁酸速溶茶加工过程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了最终成品的γ-氨基丁酸含量。

2.3 速溶茶粉成品的γ-氨基丁酸图谱

3种提取温度的速溶茶粉成品的γ-氨基丁酸图谱分别见图4。

由图4可知,三个处理的速溶茶粉成品中功能活性成分γ-氨基丁酸含量的峰面积为60℃ >40℃>100℃,提取温度40℃为233.00mg/100g,保留时间8.301min;提取温度60℃为255.80mg/100g,保留时间8.263min;提取温度100℃为27.27mg/100g,保留时间8.275min。

与提取温度100℃相比,提取温度40℃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8.5倍,提取温度60℃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9.4倍,而且提取温度60℃的含量比较明显的高于提取温度40℃。

表2 γ-氨基丁酸速溶茶成品感官审评表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 of instant GABA tea powder

图4 3个不同处理速溶茶粉成品中的γ-氨基丁酸检测图谱Fig.4 The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 tea powder products of GABA detection map

综上说明了不同提取温度对功能活性成分的提取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表明了测定的γ-氨基丁酸含量保留时间稳定,保留时间在8.263~8.301min。

2.4 γ-氨基丁酸速溶茶成品感官审评

γ-氨基丁酸速溶茶成品感官审评及成品图见表2。

γ-氨基丁酸速溶茶成品感官审评表明(表2),处理B的得分最高,87.1分,处理A得分83.5分,处理C得分81.2分,说明了提取温度60℃对茶鲜叶的提取是较佳的。

3 结论

通过3种不同提取温度工艺实验,结果说明,提取温度60℃时,提取液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最多,达到320.58mg/100g,不同提取温度的提取液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得到速溶茶成品的γ-氨基丁酸含量超过150mg/100g(高γ-氨基丁酸茶指标)且感官审评品质较好的是处理B。综上,本实验制备高γ-氨基丁酸速溶茶的工艺为:60℃提取30min,茶水比 1∶6,pH6.5~7.0。

[1]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欧阳晓江.冷溶速溶红茶粉的工艺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3]翁淑燚,欧阳晓江,陈添顺,等.三级逆流提取茶叶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9):256-258.

[4]王芳,郑德勇,杨江帆 .γ-氨基丁酸茶的研究进展[J].武夷学院学报,2009,5:10-12.

[5]Yoshiya S.Method for Accumul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in Tea:JPO 926189,Kanagana Pretecture[P].Japan.1997,22.

[6]Alan MK,Frank JT.Gamma Aminobutyric(GABA)and plant responses to stress[J].Crc Crit Rev Plant Sc,2000,19(4):479-509.

[7]Marta P,Olga I,Juan MR,et al.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he seagrass Posidonia oceanica to elevate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sediments:An experimental assessment[J].Environ Exp Bot,2007,60(2):193-201.

[8]白木与志也.γ-ァミノ酪酸の效率的蓄积方法のガぃはつ[J].茶叶研究报告,1998,87(增刊):130-131.

[9]许建军.γ-氨基丁酸--一种新型的功能食品因子[J].食品工业科技,2003,24(1):42,109-110.

[10]杨昌军,宛晓春,黄继珍.γ-氨基丁酸茶的研究现状[J].茶业通报,2004,26:13-15.

[11]林智,林钟鸣,尹军峰.厌氧处理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4,25:35-39.

[12]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S].

猜你喜欢

氨基丁酸鲜叶成品
氨基丁酸对畜禽应激影响的研究进展
真空处理对发芽稻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7.0 T MR γ-氨基丁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的新技术研究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