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2012-09-06张文仙董军梅
张文仙,董军梅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新乡453002)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2010年2月—2010年1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45例,女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29 a;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复合性溃疡7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44例,女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26 a;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复合性溃疡5例。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内科学》[1]中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①临床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发作时呈节律性、周期性;②溃疡活动时,剑突下可触及一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缓解时无明显体征;③幽门螺杆菌检测、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均可确诊。
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治疗前均采用质子泵离子抑制剂加抗生素治疗,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胶囊(由上海信宜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00709)每次20 mg,每日2次;克拉霉素缓释片(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510)每次0.5 g,每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由哈药集团三精明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1070)每次0.5 g,每日2次。2组治疗2周后均停用克拉霉素缓释片和阿莫西林胶囊。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愈疡汤,药物组成:黄芪30 g,丹参12 g,黄芩12 g,陈皮、海螵蛸、炙甘草、白茯苓、焦白术、白及、延胡索各10 g。加减:中焦虚寒,加干姜、饴糖各10 g;胃阴不足,加麦冬、石斛各10 g;肝郁不舒,加炒柴胡、香附各10 g;血瘀络损,加三七、阿胶(烊化)各10 g。每日1剂,水煎,于早晚饭前温服。
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常见病症治疗常规》[2]相关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提示溃疡愈合。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提示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胃镜复查提示溃疡面积无缩小或增大。
5 结果
5.1 2组疗效对比
见表1。2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62,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疗效对比 例
5.2 2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腹泻1例,恶心2例,因患者均可耐受并能自行缓解,故未终止治疗。
6 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吞酸”范畴。该病多由外感寒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导致气虚运化无力,血瘀内阻,瘀久络伤,肉腐成疡而痛。中医学认为,该病乃本虚表实,虚实加杂;治宜益气健脾,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标本兼顾。中药愈疡汤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健脾生血,可改善微循环,既能促进病灶愈合,又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陈皮理气开胃,调整胃肠蠕动;海螵蛸制酸止痛,中和胃酸,可防止氢离子反渗,对黏膜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其所含甘草酸、甘草黄苷能增强胃肠黏膜细胞己糖胺成分,吸附胃酸,降低胃酸浓度,使受损的黏膜不被侵袭,从而增强黏膜屏障功能;黄芩可增强胃肠黏膜的防御功能;丹参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茯苓、焦白术补益脾气,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白及制酸止痛,收敛生肌;延胡索理气止痛,活血化瘀,其所含延胡索碱可抑制胃酸分泌,促使胃组织中的儿茶酚胺增加。现代实验研究表明,丹参可改善胃肠黏膜血液循环,增强溃疡病灶营养,促进病灶周围炎症吸收,加快胃肠黏膜生长与上皮细胞修复,对溃疡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生肌愈疡之效,可增加胃肠黏膜自身的抗溃疡能力,防止溃疡复发。
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是由于攻击因子(胃酸和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胃动力异常)过强或保护因子(黏液、黏膜屏障、黏膜血流等)减弱而形成。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能非竞争性和不可逆地抑制H+-K+-ATP酶,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阶段,对解除疼痛和愈合溃疡非常有效。而益气健脾、理气开胃、活血化瘀、收敛生肌之中药可以增强胃肠黏膜的保护作用,促进胃黏膜血液循环及免疫功能,改善胃的内环境,调整全身脏腑功能和气血阴阳的平衡,使溃疡复发率降低。中西结合,切中病机,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能够减少溃疡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1]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2.
[2]庞春生.中医常见病症治疗常规[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8.
[3]赵传昌,张化雄,王淑英,等.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