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及其现实意义
——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2012-09-06□邵天
□ 邵 天
“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及其现实意义
——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 邵 天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显得益发尖锐,商品的让渡出现了种种困难,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也概莫能外。本文就“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一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从其含义、困难和本质来分析探讨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劳动力商品,其让渡的困难,也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而,对大学生如何培养自身,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提出意见和建议。
惊险的跳跃 含义 困难 本质 大学生就业
一、商品W—G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的含义及其存在形式
(一)商品W—G是商品惊险的跳跃的含义。马克思指出:“W—G。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其含义为,商品无法转化为货币,商品所有者不仅无法实现其目的,也无法使自己的生产活动进行下去。
以大学生为例,也就是大学生要能够实现其价值,就必须实现自身的惊险的一跃,也就是找到工作。不仅仅是要找到工作, 还要找到能够完全实现其价值的工作。如果这一过程失败,那么大学生将无法实现其自身目的:养家糊口、建功立业,抑或其他。同时,也使得自身的学习、培养无法为继(父母毕竟不可能一直为你负担,而学习必然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即便是吃饭、休息,即自身劳动力的再生产,也会成为问题。
(二)商品W—G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的存在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惊险的跳跃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实体经济。无论是街头的小摊小贩,还是工厂的场主,抑或是实体企业的业主,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将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转化为货币。其二,是虚拟经济。它与实体经济的不同在于它的商品是虚拟的,是概念上的,可以是信息,可以是金融产品,也可以是其他的一系列抽象的事物。尽管商品无法在具象上被人们所感知,但是其所有者依然需要完成这个惊险的跳跃,将商品转化为货币。其三,是非经济。所谓的非经济,就是指除经济以外的其他置换活动,例如:政治上的利益交换。由于这非本文重点,笔者略过不谈。
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同时具备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让渡的可能。即大学生本身年富力强的身体使得他可以进行体力劳动,通过出卖劳动力,从而获取货币报酬,实现自身价值,完成自身的让渡。另一方面,大学生丰富的知识,使得他可以通过脑力劳动,出卖概念、信息、想法、意见、建议等等抽象的商品,来实现这一惊险的跳跃。
二、“商品的惊险的跳跃”的困难
(一)困难的基本原因。就总体而言,商品能否实现这一跳跃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为社会需要。
社会分工使得商品所有者的劳动具有专业性,但他的需要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商品所有者只有把他的产品卖出去,取得货币,才能用货币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因此,商品对它的所有者仅仅是交换价值,他把商品卖出去,换取货币,才取得了社会公认。但是,货币是在别人的口袋里,为了把货币从别人的口袋里吸引出来,商品必须对货币所有者有使用价值,就是说,耗费在商品上的劳动应是对社会有用的,从而证明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
而对于大学生,其身体的力量,其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需要,都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关键。如果一个大学生体弱多病,那么他就很难为社会所需要,至少会被一些需要体力的行业所拒绝。而现在的行业本身是很需要年轻人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即便是金融或者是经济这一类经常坐办公室的职业,也需要你能在某些时间夜以继日地工作。而大学生自身所学习的知识,更是为社会所重视。因而学习系统的、专业的知识,将为你完成这一跨越提供重要的保证。同时,你在学习锻炼中,也必须去关注社会的动向,了解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学习锻炼的方向,否则你可能落伍于社会。
(二)困难的具体形式。马克思认为,在实践中,商品的让渡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以至于商品无法实现其惊险的一跃:
一是“商品可能是一种新的劳动方式的产品,它声称要去满足一种新产生的需要,或者想靠它自己去唤起一种需要。”对于大学生而言,这告诉我们,在应聘时要勇于同时智于表现自己,来唤起社会的需要。而在这基础上,我们就要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 如一份优秀的简历、一段精彩的自我介绍等等,这些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二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操作,昨天还是同一个商品生产者许多职能中的一种职能,今天就可能脱离这种联系,独立起来,从而把它的局部产品当作独立商品送到市场上去。这个分离过程的条件可能已经成熟,或者可能尚未成熟。”这是在告诉大学生,自身所不成熟的想法、自身不够完善的知识体系都会阻碍我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是“某种产品今天满足一种社会需要,明天就可能全部地或部分地被一种类似的产品排挤掉。”因而商品所有者要考虑自己的商品的替代性问题。要考虑到我的竞职者们对我的替代作用,我要使自己变得无可替代,这样才能完美地实现自身使用价值的让渡。这可以通过现在的学习历练来为未来做准备,例如双学位、大学工作经历、实习经历,或者是特技特长等等。
四是即使商品生产者生产的某种商品是社会所需要的,但是供给超过了需求,必然有一部分产品成为多余的、过剩的,卖不出去,因为“他的竞争者已经满足了这种需要”。现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人才的供给超过了岗位的需求,以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不少人选择了待业、考研、创业或者是出国。这正是由于同类的或者说同质的商品竞争成为部分商品使用价值不为社会需要,商品无法让渡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学生不要拘泥于就业这一发展前景,还可以选择其他的发展道路。
三、“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产生的本质
商品让渡的困难本质上是社会分工所引致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社会分工的发展,要求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专业性。商品生产者由此必须实现商品的让渡,来获得其必须的生活生产资料。但是,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商品生产者对市场的认知程度等等原因,使得其劳动被社会所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一件偶然的事情,这也就使得私人劳动转变为社会劳动成为偶然。正如马克思所说:“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因而使它转化为货币成为必然的事情。同时,分工使这种转化能否成功成为偶然的事情。”因此,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由于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是导致产生“商品的惊险的跳跃”的根本原因,只有商品所有者把商品成功地销售出去,他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才能表现为社会劳动。
因此,就根本上来说,大学生如何实现自身的“生产”这一私人劳动到社会劳动的转化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键。
四、大学生就业建议
(一)大学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弹性就业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稀缺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弹性就业观。大学生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再则,就业也不是大学生唯一的出路,也不是大学生惊险一跃的唯一途径。创业、考研、出国,甚至回家种田、摆摊,都可以是大学生的选择。
(二)大学生应理性培养自身,理性选择就业岗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就应该从社会的需求出发,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自身培养,从而使自身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在就业过程中也应理性选择就业岗位,树立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机会和平台的理念,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三)大学生应有重点地培养自身,做好就业准备。机会只能给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大学生应时刻准备着,当你踏入大学校门之时,就应为将来的择业、就业做好远景规划,明确奋斗的目标和实现的路径。然后,围绕既定的目标,重点培养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储备比其他竞职者更高的职业素养,才能在茫茫竞职队伍中脱颖而出。同时,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可以学到学校中不可学到的知识,通过初次就业,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
作者邵天,男,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厦门 361005)。
责任编辑:孙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