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能否斩断『有偿删帖』产业链
2012-09-06舒锐
刑法能否斩断『有偿删帖』产业链
最近,百度公司4名员工涉嫌与外部人员勾结,对外部人员所提的删帖请求,私下进行了违规的有偿操作。其中3名员工已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依法刑事拘留。(8月6日《第一财经日报》)
网络时代的兴起,使得搜索市场风起云涌,“有偿删帖”、“职业删帖”便“应运而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里,大大小小的职业删帖公司纷纷涌现,“删除网帖”成为其生财之道,美其名曰“网络危机公关”。百度员工有偿删帖被拘,让这个产业被猛地撞了一下“腰”。其实,有偿删帖早就该刑法伺候了!
“有偿删帖”,就像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企业在报摊恶意收购刊登对其批评报道的报纸,是一种对舆论监督的干扰和对抗,同时也侵害了广大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要求删帖者付钱,互联网内部人员则收钱替人消灾,互联网里“演绎”的腐败,同样弥漫着黑金交易的铜臭气息。
“有偿删帖”既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经营范围,更违犯了国家相关法律。消费者将言论以帖子的形式表现出来,事实上已与网站形成了一种契约。如果消费者并没有虚构事实侮辱、诽谤商家,则帖子自发布时起,消费者就享有了著作权,同时衍生出合理修改作品、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今年3月15日施行的《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更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法律支持: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无正当理由擅自修改或者删除用户上载信息。不经允许贸然删除帖子,自然侵犯了消费者的著作权。
“职业删帖”还侵犯了公共信息的安全性、中立性及无偿性,甚至触犯刑律。从理论上看,删帖公司不外乎通过两种途径强行删帖:一种是通过黑客侵入网站后台。删帖公司如果采用这种形式对众多网站的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将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应受法律的严惩。另一种可能则是删帖公司通过所谓“公关”与网站合作,“掐死”了帖子。收取费用,通过公关对网站舆论“消音”,违背了网站发布公共信息的中立性和无偿性,也违反了《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的要求,公关公司可能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而网站人员则可能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文/舒 锐 据半月谈网)
book=363,ebook=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