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照亮“穴居部落”
——贵州电网倾情服务中洞苗寨
2012-09-06文Ⅰ杨彬
文Ⅰ杨 彬
电灯照亮“穴居部落”
——贵州电网倾情服务中洞苗寨
文Ⅰ杨 彬
“猪草可用电来剁,磨面自有电来磨,坐在家中观千里,洞里人家幸福多”。“穴居部落”仍在“穴居”,但他们的生活方式早已慢慢改变。
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水塘镇格丼村海拔1800多米的丛山之间,有三个大山洞,上下两个溶洞犹如巨大的天桥,中洞则是一个深230米、宽115米、高近50米的山洞。在这座洞穴里,住着21户苗族人家共80余口人。由于长期穴居山洞,外界称他们为“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洞里的大多数人家也有电视机、洗衣机这样的现代化家电。究竟他们从何而来,以何为生,而电又是如何照亮这一方洞天?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进了神秘的中洞。
2012年3月初的一天,笔者从紫云自治县城出发,近一个小时后,抵达一个叫穿洞电站的地方,再沿着石阶攀爬40多分钟后,终于来到了翠竹遮掩的苗寨洞口。
自洞口始,洞壁两边有序地分布着村民的居处。清一色竹制房、牲畜棚圈和厕所,洞中央的平地居然还有一个篮球场,一个篮球安静地躺在地上。
笔者走进村民王启学家中,王启学的女儿王艳正在看电视学街舞,见到人来就跑了。祖母罗老太热情地招呼客人,并介绍起中洞苗寨的历史。
64年清贫乐“桃源”
这个“穴居部落”是紫云县水塘镇格丼村的村民小组,称为中洞组。王启学是中洞组的组长。中洞组村民属苗族中的岩山苗,分王、吴、梁、罗四姓,共21户人家,80余口。他们的服饰与布依族接近,在婚俗上,保留了周朝的“纳彩、问名、纳言、请期、迎亲”六礼,媳妇有从外面娶的,也有洞内通婚的。洞中人去世,要请鬼师来唱歌。
“我小时候住在下洞,5岁时和父母一起搬来这里,一住就是64年。”据罗老太介绍,当年下洞土匪横行,村里经常有少女莫名失踪,而且每到刮风下雨,家里就没法住人。搬到中洞既为避祸,也为找个更好的栖息之所。
虽然不再风吹日晒,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典型地区,土地十分贫瘠。苗家人再勤劳,也只能在山坡石缝里,掏出57亩旱地,种些玉米、红薯、土豆和白菜,充作一年的粮食。过去的50多年,他们一直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桃源”生活,农闲时纺纱织布、推磨碾谷,晚上男人们围着篝火喝着自酿的土酒,女人们则聚在一起聊家长里短。尽管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大水缸或大铁锅,尽管人均年收入仅200元,一年有10个月吃玉米饭,日子虽拮据却也安逸。
为了21户苗家兄弟
2003年,央视西部频道播出了一部讲述中洞苗寨的纪录片,中洞组村民的生活因此进入了大众的眼球。当年9月,河南姑娘王东灵跟单位请了长假,带上自己多年的积蓄、几件衣服和课本,瞒着家人千里迢迢来到中洞苗寨支教,一待就是3年。当年年底,洞里又来了一位叫胡兰克·博德的美国老先生。他见到王东灵后深感意外,拉着她的手说:“在美国志愿者很普遍,在中国却很少。你的手很凉,可你的心却热。”受到触动的老人从那年起,每月给中洞学校的教师资助400元,每年圣诞节给洞里的每户人家资助800元。
2003年底,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中洞村告别了无电的日子。
2003年中洞组通电,紫云供电局免费为村民安装了一台30千伏的变压器,当时供电局十几名员工和村民一起,爬了两公里山路才送到位。
为保障中洞组村民的安全平稳用电,紫云供电局做了很多工作。2008年冰灾,通往中洞的10千伏水中线打扰支线被冰压断。水塘供电所的岑勇回忆说,当时听到村民在电话里焦急地讲述全洞都已停电,家里又黑又冷时,十分着急,最后连抄表班的人员也加入到抢修队伍。
“整整三天,我们吃住在现场。路上全是‘桐油凝’,走都走不稳,山上又冷,也不好歇。但是看到通电后洞里人由衷的笑,就觉得都值了。”第一次参加抢修的抄表员吴红华回忆说。
抄表十年亲如一家
“这里会滴水,插座上面一定要隔离,要么放在别的地方,不然不安全。”笔者见到抄表员刘正毕时,他正在王启国家检查线路。从中洞通电起,他就一直负责这里的抄表收费工作,至今差不多10年了。他每月如期前来,风雨无阻,除了抄表收费,还会帮村民检查线路。因为洞里房屋全是木制结构,老刘经常给村民讲解安全用电知识。洞里居民读过书的少,他还会顺带教授洞里的孩子们一些基本知识。
在村民眼里,这个外界与中洞联系最紧密的人,就是他们全洞人的“亲戚”。村民罗登光说,不光是用电的事,但凡我们有红白喜事,或是哪家出了大事,都少不了老刘。
通电改变生活
通电后,村民们用上了磨面机,看上了电视,办起了养殖业。王启国一家是洞穴里生活条件最好、观念最超前的一户。几年前,王启国花了近两万元,在洞口盖了座两层高的木楼,里面放了8张客床,办起了洞内第一家旅馆。王启国家的客厅可以看到电视、VCD、冰柜和电磁炉,现在家里养了二十几只羊和5头猪。王启国说,年收入3万没问题。
村民王恒的媳妇是外来的,自己也表示想出去闯闯。王恒说,现在洞里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去了,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比如村民王凤清的大儿子到外地去学了技术,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裁缝店,而小女儿在山西读书,毕业后留在了那里。
“猪草可用电来剁,磨面自有电来磨,坐在家中观千里,洞里人家幸福多”。“穴居部落”仍在“穴居”,但他们的生活方式早已慢慢改变。(责任编辑/彭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