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振精气神 踏上新征程

2012-09-06文Ⅰ李

当代贵州 2012年15期
关键词:境界干部

文Ⅰ李 裴

提振精气神 踏上新征程

文Ⅰ李 裴

2011年4月24日,作者在金沙酒厂调研。(本刊记者 杨 舰/摄)

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栗战书指出:有精神才会有力量。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奋力冲出“经济洼地”。贵州条件艰苦,做成一件事,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更需要有一种在逆境中求崛起的精气神。在贵州,作为“决定因素”的干部,面对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以新的姿态踏上实现“同步小康”新征程。

紧绷政治这根“弦”

政治这根弦是党的干部的灵魂,不绷紧不行。党的干部无论是在思想上、理论上,还是在纪律上、程序上、言行上都要讲政治,全力提高政治修养,矢志不渝坚定马列信念,自强不息追求人生理想。哲学家萨特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我们头顶的日月星辰,一是我们内心高贵的信仰”。方志敏在狱中写道,“敌人可以砍下我的头,绝不能动摇我的信仰”(《可爱的中国》);叶挺写道,“我只期待着,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我渴望着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囚歌》)。革命先烈们以信仰的力量谱写了一曲曲大义凛然、义薄云天的慷慨悲歌。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是总开关,政治立场的动摇祸害无穷、理想信念的偏离灵魂无归。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我们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作为全省党建的主题和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那些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不干事光整人、拉帮派结团伙、不团结搞内耗、能力差无作为的,坚决及时果断进行调整”。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正事、不要沾染邪气,确保先进性、纯洁性,在政治上做精神的富人,做出正确的人生价值判断。

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一言一行才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是第一政治品格。作为一名干部,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忠诚也是一个人能办成大事的品质支撑。讲党性,对党的忠诚是关键。党性在每个细节里,忠诚也在每个细节里。一项任务交办下来,有的人不是考虑如何完成任务,而是考虑如何把事情推掉,不是论证它的可行性,而是寻找它的不可行性,这连忠于职守都说不上,更何谈忠于党?纪律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保证,纪律的问题得下点功夫,要明了什么是纪律。纪律是经集体讨论制定的,是由工作实践决定的,是党的事业的动力而不是阻力,面对具体事,该不该说?该不该传?该不该听?该不该信?始终要以党性为标准,作出正确的判断。

古人尚且终生修炼,共产党人当甚古人。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同样需要终生修炼。历史上,凡担大任者,无一不经艰苦的锻炼、考验和修炼,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的修养。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人的修养》中说:我们共产党人是近代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担当者和推动者,在改造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我们共产党人要担当起空前的改造社会历史和世界的重任,更要注意自己的修养,特别是政治修养,把政治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

牢抓学习这条“绳”

我们平时在评价优秀干部时,往往会说,那人懂政治、有水平、有能力。而一个人的政治水平、业务能力、文化底蕴从哪里来?说到底别无他途要靠学习。一个坚持学习的人和疏于学习的人,气质和层次是大不一样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治学之道,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君子不可以不学。谚曰:长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中,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种不懈的追求,是一方纯洁的境界。学习是支撑人生大树枝繁叶茂的根系!

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主流媒体的重要文章和重要新闻。关键在于熟能生巧,学以致用,运用自如。凡重要文件,无论哪个方面的内容都要学习,看得懂多看看,一时看不懂也要认真看,慢慢地就懂了,要培养一种感觉,尽量烂熟于心,能够信手拈来。在一系列文件中,对我们过去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重点是什么、主要方面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困难,主要问题是什么、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要做些什么,可找到答案,所谓温故而知新,也同样温新而知故。从主流媒体的重要文章和重要新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尤其是政治信息和实践信息,丰富我们的思想,开阔我们的视野,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做好党的工作。

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领导讲话中的重要观点,是依据于当前实践和发展阶段,大量信息、各种思想进行对接、碰撞、交流、论辩,然后找到恰如其分的科学的表述,从根底上讲,它是从群众中来的,从历史中来的,从实践中来的,的确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应注意的是,文件中往往是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而在讲话里则多有就文件的源起、来历、产生过程、包括当时的形势等最具准确性、权威性的阐述。我们要下功夫深刻领会领导同志讲话中的判断、观点,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结合工作实际,消化吸收,融汇贯通,指导实践,见到成效。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个友。

读万卷书晓天下事,知地厚天高,兴衰成败,万物轮回,自然有底气。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使眼界越来越开阔,思想越来越充实,境界越来越高远,有更大的作为。所谓行万里路,就是“开眼界、见世面”,经大事件考验、大风浪搏击、大场面熏陶。看一个人的能力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潜质看他的朋友。要多与有鸿鹄之志的大手笔、大气魄、大视野的人交往,做朋友,潜移默化。张之洞因“处乡僻,不见胜己”而担心“志气何由激发?”(《张文襄公全集·輶轩语》)。通过结交智慧和能力超群的人,学其所处,定会有较快的进步。

要注重学习方法。选择好的方法,可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特别是领导的综合性讲话,要多读,反复读。“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当下,有一种不太好的风气,遇到什么就“百度”一下、“谷歌”一下,随手下载一些东西来填充完事,这样不好。在写作时,一些方式、方法和工具的运用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有时也还“管用”,但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还应提倡多用“笨”办法,就是下真功夫、硬功夫、死功夫,做到“四勤”:勤动笔、勤动手、勤动脑、勤动口。现代社会,信息量很大很多,一个要注意的方面是不要简单地被这些信息所困扰。信息只是知识层面上最浅的东西,过多、甚至狂轰烂炸,未必学到真知识。要学会取舍,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取舍的过程。舍得舍得,先舍后得。学问无止境,在入门时务必把方向找准、目标看好、基础概念理解透彻、根基扎正,根深而树大,当会有很好的发展。

要注重读原文,反复读、反复思考。对中央的文件、中央领导的讲话和省里的文件、省领导的讲话要反复读、深入思考。这里学原文很重要,因为原文集中了实践中方方面面的情况以及实际遇到的问题,也集中了各级干部群众的想法和愿望。同时也是对社会各方面矛盾问题集中进行研究分析,综合性提出指导方方面面工作的指针。通过读原文,把自己放到“原文”的高度上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读原文、反复读、反复学,经历一个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后,看似零零碎碎的东西就会越来越系统化、越来越具有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厚度,自己都会发现,在交谈、做事时,常有高人一筹的见解。

要努力做“多能一专”干部。

“多能”指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问策能对、遇事能办;“一专”指有一门理论功底,有一门学问作为立身之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应做一门学问,有时间就多下功夫。经济学、政治学、文学、法学、历史学等等都可以,有一门擅长,这是“根”。净空大法师说“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是要在深入和熏修当中拓展思想、精神的境界。

要努力做学习型思考型写作型干部。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动态发展、生生不息的过程。养成日常学习习惯,比什么都重要。可采取集中一段时间,时刻坚持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养成学习习惯。西谚:“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有研究表明,坚持21天,每天坚持做一件事,不一定太复杂,但一定要坚持,这样就能养成一种习惯。这里的关键是“坚持”,坚持才能出水平、出事业,盘活知识存量,提升水平增量。坚持就是要持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增强能力。权力理论认为,后一个职位发挥的作用是前一个职位的积累。长期坚持,量变会发生质变,追求会结出硕果。要特别注意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切忌“搏二兔”。要习惯于思考,遇到问题时,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敢于突破,寻求新路,做出闪光的业绩。要习惯于笔耕,文章非天成,妙手靠勤练。“文贵于精,精在于练”。练笔,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参谋能力和决策能力,是干部成长的必备。

高奏奋斗这个“调”

奋斗是时代强音,我们要始终在“奋斗”的风口浪尖上舞蹈,奋斗、奋斗、再奋斗,做到艰苦奋斗、长期奋斗、不懈奋斗!

坚定信心,凝聚力量,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在贵州,当年红军用坚定的步伐走出了“长征精神”;如今,冷洞人用永不退缩的精神战胜了特大旱灾,敦操乡“背篼干部”谱写着鱼水情深。在他们身上,我们既感受到沉下身子捧出真心服务群众的真挚情怀,也看到高高飘扬的艰苦奋斗的旗帜。这些不畏劳苦,在崇山峻岭深处挺起的铮铮脊梁,展现了贵州人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树起了一道道精神的丰碑。我们要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肩扛起重于泰山般的富民兴黔使命,树立起坚如磐石般的后发赶超信心,振作起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万众一心、攻难克坚、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后发赶超、奋力跨越。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长期奋斗,持之以恒,以思想的高度统一确保行动的绝对统一。统一思想绝非一朝一夕,艰苦奋斗岂可一蹴而就,要牢固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贵州要撕掉贫困标签,彻底清除无奈,必须经过长期奋斗才能逐步实现。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振奋人心,美好未来催人奋进。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任务上来,长期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三化”同步;长期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既提速发展,又保持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蓝天常现;长期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坚韧不拔,永不停步,勇创惠民于民的宏图大业。通过不断增强思想精神动力,长期奋斗不止,奋力追、全力赶、努力超,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转变作风,“干”字当头,不懈奋斗,锲而不舍,形成强大合力,推动赶超跨越。要实现赶超跨越,我们必须不懈奋斗,锲而不舍,积小力成大力,积小业成大业,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才有可能。首当其冲的是转变作风、“干”字当头,动真碰硬,抓重点、抓苗头、抓要害。高扬不懈奋斗的精神,“干”字当头,可改变面貌;憋足不懈奋斗的韧劲,拼搏奋进,可后发赶超;奋起不懈奋斗的强力,风气正、作风实、干部干,可实现跨越。艰苦、长期、不懈、顽强奋斗,把压力变成动力,形成强大合力,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拼”出一片新天地。

诚供奉献这尊“神”

“干部要干”,“干”就是奉献,不干就不是奉献,不干也无法奉献。奉献是干部本色,没有奉献精神的干部决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奉献”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的“神”和“魂”。要守住“魂”,供好“神”。在救亡图存的历史时期,多少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理想信念奉献出宝贵的生命;在建设改革的奋进年代,多少优秀党员、普通干部不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奉献出青春的岁月,用汗水和心血描绘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宏图。奉献是德,德高才能望重。德成于积善,积善而成德,“积小德而成大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终成大德。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辈子的好事相加即是大德大贡献。

不伸手就是奉献。陈毅告诫:“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权位,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人民的事业,决不能搞腐败。腐败是党内祸害最大、为害最烈的“毒瘤”,是对纯洁肌体最危险的侵蚀。不长“毒瘤”,对躯体就是奉献。要正确把握和驾驭“欲望”。欲望是个中性词,加不同前缀,可有“天使”、“魔鬼”之别,比如,创新的欲望、奉献的欲望、奋斗的欲望,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完美人生的极大动力;若是贪欲、权欲、色欲、名欲,就会把凡人变成“魔鬼”。要给欲望设置底线,时时“修剪”自身的欲望:“知耻而却步”,“知足而常乐”。

爱岗敬业是奉献。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爱岗敬业具体说就是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抓牢。把做好每一件事都当成一次尝试、一次创举。从小事做起,从细处入手,保持每一件事都值得去做并且应该用心去做的态度,集中精力、尽职尽责,力求成功。古人说:“能周小事,然后能成大事;能积小物,然后能成大物”(《关尹子·九药篇》)。做小事的过程就是为成大事而实践的过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就是永不停息的奉献。

吃苦耐劳是奉献。做工作首要的是能吃苦。吃苦耐劳是一个人、尤其是党的干部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优良品质。从现实生活看,大凡受到重视、得到尊重、在事业上有大发展的,莫不是那些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实干苦干者。作风漂浮、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越来越没有市场。吃苦耐劳精神永远不能丢。把流汗水,费脑髓,喝墨水,作为常态,不仅要把吃苦耐劳作为宝贵财富永远记在心上,更要将其落实到工作中,沉下心来,从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干起,从办好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上做起,必会大受其益。主动吃苦、其乐无穷,被动吃苦、十分闷郁。

讲奉献需要有境界。有境界的人才能干有境界的事。“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要树正气,养大气,海纳百川容天地。要有大境界,大境界才能养大气养浩然之气。“大气”是一种素质,一种胸怀,更是一种修养和智慧。“大气”要靠养,养成一种人生追求,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境界。只有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拓展胸襟,最终才会有大的建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愉快地工作,愉快地生活。要多从正面和善良的一面去看人看事看问题,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从境界上想、从道理上走。要雅量大器一些,克服安于现状,安于小圈子,沾沾自喜的小家子气。鱼缸里的鱼再大也不可能超过鱼缸,唯有江河海洋才有鱼龙变幻,何不汇入江河海洋?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才成长的“鱼缸理论”。要包容谦让一些,明白“立己者立人,怨人者人怨”的道理。全身是花的不是人,而是神;全身是刺,也不是人,而是鬼。要学会相互欣赏,取长补短,人尽其才,共创大业。(作者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戴 聪)

猜你喜欢

境界干部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五拍”干部
品“境界”
有的在“悬浮”,有的在“游走” 挂职干部如何摆脱“挂职的烦恼”
对付小偷的境界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