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316个手印
——六盘水市钟山区干部驻村活动观察

2012-09-06唐福敬龚俊宁

当代贵州 2012年15期
关键词:钟山区洞村支书

文Ⅰ本刊记者 唐福敬 龚俊宁

读懂316个手印
——六盘水市钟山区干部驻村活动观察

文Ⅰ本刊记者 唐福敬 龚俊宁

仁活洞村的316个手印,是村民对驻村支书寇强的深情挽留;独山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是驻村干部彭爱克为村民描绘的致富蓝图;艺奇村的两年巨变,则来自第一支书吴俊的点滴付出。

仁活洞村葡萄苗示范基地建成后,驻村干部寇强(前右)请来专家为村民讲解葡萄植株培育技术。(杜涓涓 /摄)

仁活洞村的316个手印

今年3月,陈顺达起头,花了20多天时间,和村支两委忙活出一件事,这事后来全省闻名。

他们征集了316个村民的手印,作为一份报告的特别附件,递交给镇党委,请求把原定一个月后要离开的驻村干部寇强留下 。

寇强是六盘水市钟山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干部,2010年4月被派驻到钟山区老鹰山镇仁活洞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原定今年4月期满后回原单位。

71岁的陈顺达,是仁活洞村的老支书。两年来,寇强这个第一支书在村里干成的事,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让他这个老党员看到了年轻驻村干部的作风和面貌——干部要干,作风要实。

仁活洞村水资源紧缺,耕作条件恶劣,全村耕地少、地块小,690多名青壮年大多在镇内矿山打工,人均年收入仅为钟山区平均水平的一半。

说到穷,村支部委员黄昌华念起了当地的“言子儿”:“雅鹊无尾马无鬃,人无穿戴不威风。”

寇强来驻村以前,村支两委的很多工作都处于停顿状态。仁活洞村严家地组组长罗剑说:“以前我们觉得干也干不出名堂,寇强驻村两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希望是什么?

是寇强身体力行、干字当头,积极协调争取资金,修建了8个垃圾池和1个文体活动场地,环境卫生大改观;是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使村民无需再走5小时山路去镇上办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医疗救助等手续;是协调资金将村中3.3公里的通组毛路全部贯通后,又申请到省财政奖补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26.97万元,修建通组公路4.5公里;是村委会办公地点的饮水都未解决的前提下,先为村民修建水窖40余个,铺设管道20多公里;是灾毁40多年后正在得到恢复的50多亩稻田……

寇强说:“老百姓需要的不是大话,是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如今,在仁活洞村一千多年矿产开采形成的采空区上,黑山羊养殖项目推进顺利,1100株梨树苗长势正常,7600株耐旱的葡萄苗示范基地已建成,预计两年后挂果。

群众想让寇强留下来,因为仁活洞还有几个正在谋划中的项目。

“山上到处都可以种魔芋,我们已经种了五千斤,还可以再种。”

“我们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还要再增加,搞经果林一举两得。加上原有的两公里长的杜鹃花林和几个溶洞,今后乡村旅游的收入肯定超过那几个水果钱。”

这些话,寇强刚来时说,没人信;现在,没人不信。村民们态度几乎一致:“我们都愿意跟着他干!”

4月17日,钟山区委组织部再次任命寇强为仁活洞村第一书记,任期一年。

独山村的乡村旅游梦

钟山区月照乡独山村位于阿勒河畔,与水城县保华乡奢旮村隔河相对,仅有一座铁索小桥连通两岸。

如今,阿勒河峡谷间,一座桥梁正在施工。建成后,将惠及两岸三千多名群众。目前绕道的若干车辆,今后将从这里进入六盘水市区和不久将通航的六盘水机场。

积极协调促成建桥的人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独山村驻村干部、第一支书彭爱克。

按省里确定的标准,独山是一类贫困村,多年来一直是钟山区政府办的帮扶点。

2010年,钟山区政府办副主任科员彭爱克到独山村驻村。

独山村得名,源于曲线粗犷的屏障般群山前一座独立石笋峰,峰后大山,峭壁和若干溶洞,宛如巨幅泼墨山水画。多年来,不同时节,一直有零星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探访。

到独山村驻村后,彭爱克积极走访调研,问需问计,也开始琢磨起村里的乡村旅游来。

但如同“围点打援”,他主要的心思还是花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上。

“彭支书来以后,协调争取到财政奖补资金,先抓了村里的2.93公里入户硬化路,”村委会主任李永发说,“现在已经通到阿勒河边。”

村里的便民服务站也建起来,每逢周三、周五,村干部到各村民组搜集资料,返回后为村民代办农村养老、低保、医疗等事项手续。

“村里的工作很琐碎,很具体。但只有把村里的工作做好了,国家的工作才能做好。” 彭爱克说。

独山村是个纯农业村,主产包谷、洋芋,村里没有特色、优势产业,农民脱贫、增收乏力。全村461户中,青壮年大多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至今只有1人考取中专,3人高中毕业。要调整种植、养殖产业结构,缺乏领头人。

去年,省环保厅到村里搞帮扶。座谈中,有干部建议村里搞乡村旅游,彭爱克心里的一根弦被拨动了:如果搞起来,这将是村里最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啊。

但他首先动手的却是另一件事:推动土地流转,引进公司建蔬菜基地,让村民看到比种包谷、洋芋更实惠的种植模式。

通过多方协调,他最终促成了一家公司到独山村建蔬菜基地进行规模化蔬菜种植。

说服村民流转土地,动员村民到蔬菜基地打工,都费了点周章。“村民们要看到别人得到实惠了,才会跟进。”彭爱克说,“今后,只要涉及到全村种植、养殖的推广,两委成员都要先带头才行。”

独山村502口沼气池的池液,是优质肥料,搞无公害蔬菜有优势。但村里大部分地是坡地,水源条件受限。“所以,因地制宜搞乡村旅游、搞‘农家乐’,更能大范围促进农民增收。”彭爱克说。

目前,村里有两户农家建起了乡村旅舍。彭爱克说:“我们准备搞70户。搞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是综合性的。”

与寇强一样,彭爱克的第一村支书任期也延长一年。

艺奇村的两年巨变

5月初,艺奇村的第一支书吴俊要走了。村里的群众和村支两委成员都有些舍不得。这和两年前他来时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

吴俊,是钟山区政法委干部,2010年4月被派驻到汪家寨镇艺奇村任第一支书。上任第一天,他给自己定位:我不再是机关上的干部了,而是艺奇村的一员。当时的艺奇村两委,原班子成员绝大部分自动离职,村集体经济家底只有5.8元。

当时,大旱当头,每天到村委会找他解决饮水困难的村民都有三四十人。吴俊带领他们上山,找水源点,间歇时间里,大量走访,摸清了全村九个组八百多户的基本情况。

此后,吴俊开始谋划村里的发展思路和主要工作:抓班子、抓抗旱救灾、抓惠民政策落实、抓民生项目建设……

针对以往班子不强的问题,他主动向老党员学习了解、征求意见,在两委换届时,通过村选举大会吸收优秀青年充实队伍,选出30多岁的女支书和28岁的村主任,调动了一班人的积极性和群众发展的信心。

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不少,为什么在落实时群众积极性不高?吴俊发现,除了群众认识上的偏差,还有基层组织宣传、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为此,入户宣传、搜集资料,组织村干部帮助群众填报等工作很快开展起来。如今,艺奇村新农保参保率达99%。

艺奇村紧邻汪家寨煤矿,有3个村民组位于采煤沉陷治理区,最严重的一个组,除饮水困难外,还有大范围的农房因采掘引起开裂,曾经引发村民阻工堵路。吴俊利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一面疏导村民,一面与有关单位协调、交涉,最终圆满解决了问题。艺奇村四组组长谢贤毕说:“我们几十家的墙和窗子被破坏,能得到圆满解决,必须感谢吴支书。”

这件事后,抓民生项目建设成了吴俊的重点。他多方协调争取,除“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外,还争取到煤炭企业支持农村公益建设资金共100多万元,为几个村民组建起了进村水泥路、串户路和小水厂。

“吴支书来之前,我们村有十年没有争取到上级给的项目。”村主任刘维孟说,“那些部门对我们的信任度不高。”对于争取项目,刘维孟感觉“很难”,除了以往的信任度问题外,还有申报文本的撰写等,犹如拦路虎。但当他和其他村干部看到吴俊加班加点赶出规范的申报文本,看到吴俊和项目审批部门频繁有效地沟通,看到项目一个个从纸上变成现实,他们从心里服了这个第一支书。

两年前,艺奇村九个村民组只有一条通组路,如今,通组路全部建成;两年前,艺奇村饮水困难,如今,小水厂修到了村民组……

“路通了,项目来了,群众的信心也有了。”刘维孟说,“有时我想,吴支书能做到的,也许我还做不到,他是榜样。”(责任编辑/任玉梅)

猜你喜欢

钟山区洞村支书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十八洞村:苗寨风光惹人醉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首倡地
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花垣县十八洞村为例
十八洞村的大变化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到钟山区考察“少年硅谷”创客教育公益项目
沈腾香:让“难坑”变“富谷”的好支书
钟山区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