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盯”中国令德付出代价

2012-09-05

环球时报 2012-09-05
关键词:默克尔危机德国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9月4日文章,原题:聚焦中国令德国付出代价 宝迪公司是德国锅具产品的最大制造商之一。由于产品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公司几年前将很大一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不过去年,宝迪公司又搬回德国。

其他德国公司也在离开中国。他们声称不满腐败、糟糕的质量控制、知识产权偷窃、不透明的投资管理和隐秘的国家补贴。对于一些德国中小企业来说,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攀升,在中国生产的价格优势已经消失。

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此并不陌生。她在上周对中国的两天访问时就提出一些此类问题。不过,默克尔的重心是加强两国经济和政治关系。她的代表团包括8名正副部长(实为9名———编者注)及20多名公司高管。这表明柏林和北京十分看重对方,特别是在当前欧债危机时期。

当危机拖累大多数欧洲经济体时,德国的出口型经济一直是例外,因为中国需要德国的高质量产品。去年两国贸易达到1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但这种不断扩大的关系可能会有不利的方面。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新发布的一份有关中德关系的报告称:“由于欧洲需求冷淡,德国公司日益依赖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但中国经济也在减速。德国经济部预计,今年中国的增长率可能是8%,而2011年为9.2%。德国经济可能会感到刺痛。

对中国的依赖还有其他更长远的影响。德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都属于被中国领导层看重的战略产业。北京现在大力投资这些领域。分析人士称,由此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大。巴黎政治学院政治学教授弗朗索瓦·戈德芒表示:“中国公司在价值链上攀升,正日益成为竞争对手。”

早在欧债危机前,德外交专家就警告,德国不要过于关注中国,忽视其他亚洲国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副教授塞贝尔斯克表示,现在“对德国来说,把对华关系发展到疏远其他欧盟成员的程度,那是不明智的”。他还认为,德国应该与亚洲多国打交道,“平衡以中国为中心的政策”。

猜你喜欢

默克尔危机德国
“梦梦”“娇庆”德国行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新中国科技60年(3)
默克尔即将访美
开始敲门
危机来袭/等
非常演奏家